餐厨垃圾好氧堆肥参数优化与反应器设计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meizhujiul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中国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的丰富以及中国餐饮业的迅猛发展,各类餐厨垃圾产生量逐年增长。不当处理的餐厨垃圾对自然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但是餐厨垃圾本身具有相当高的经济价值,经过适当预处理后可以用于好氧堆肥而产生有机肥料,预处理产生的油料又可以制成生物柴油进一步利用。为了研究出合适的预处理措施以及高效的堆肥反应器,本论文进行了如下研究工作:
  利用蒸煮法对餐厨垃圾进行脱油处理,以脱油量和脱盐量为考察指标,考察在不同蒸煮温度、不同蒸煮水量、不同蒸煮时间条件对餐厨垃圾预处理的影响,进而确定餐厨垃圾的最佳预处理条件。脱油处理的蒸煮时间为20min,餐厨垃圾与蒸煮水量质量比为1∶2,温度为80℃时,餐厨垃圾的出油量为6.35mL,除盐率为68.4%,具有最好的预处理效果。为了明确餐厨垃圾的预处理过程中油分的浸出状态,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建立了餐厨垃圾出油过程的一级动力学方程,使用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浸出速率常数,。然后,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餐厨垃圾预处理的成本核算,进行油脂提取的经济效益估算,并且进行回收油脂后的环境影响的分析,结果表明在蒸煮时间超过20min后,通过回收蒸煮产生的油脂即可获得经济收益。
  针对餐厨垃圾好氧堆肥反应器运行中需要确定的环境温度、曝气量、初始含水率、初始pH以及调理剂和碳氮比等各项条件,采用小型好氧堆肥反应器进行了初步的实验,分别设定三个实验组对以上各条件进行单因素实验进行条件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好氧堆肥的最优发酵环境温度为50℃;最优曝气量为0.14m3·h-1;初始含水率为60%时堆肥效能最佳。初始pH值分别为6、7、8好氧堆肥效能各项指标较为接近,可以认为初始pH值对好氧堆肥没有明显的影响。
  采用锯木屑、秸秆粉末和活性炭三种常见的调理剂进行餐厨垃圾好氧堆肥实验,发现锯木屑具有最佳的反应结果,秸秆次之,活性炭基本不适用与好氧堆肥。虽然锯木屑具有最佳的堆肥效果,但考虑到在农村地区的秸秆处理困难,通过好氧堆肥回收利用可以减少秸秆燃烧造成空气污染,因此最终选择使用秸秆做为堆肥调理剂。调理剂的添加量会影响堆肥的碳氮比,对比三种不同添加量(秸秆与餐厨垃圾的质量比分别为1∶0.5、1∶1和1∶2)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秸秆与餐厨垃圾质量比为1∶1时升温迅速,总氮和总碳降解率分别为53.67%和32.49%,具有最佳的堆肥效率。对好氧堆肥得到的有机的肥料进行安全性,
  以小白菜的发芽率为主要考察指标,考察施加三种调理剂以及不同施加量下小白菜发芽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锯木屑和秸秆作为调理剂均可提高小白菜的发芽率,施用餐厨垃圾与秸秆质量比为1∶2时小白菜发芽率最高,为80%。而施用餐厨垃圾与锯木屑质量比为1∶1时发酵所得的堆肥时小白菜株高最高,长度达到7.025cm。
  在确定好氧堆肥反应器设计所需条件后,对好氧堆肥反应器的热平衡进行衡算,通过对好氧堆肥实验数据进行物料平衡分析计算三日降解率,进一步通过三日降解率计算好氧堆肥过程的产热量,最终进行反应器的热量衡算。为了加速反应器堆肥过程,反应器的加热系统至关重要,加热系统由加热器和加热盘管组成,热介质为导热油,配合堆肥过程中放出的热量,足以使反应器在40℃温度下运行。反应器核心是一个中空的半圆柱型筒体,筒体内部是螺旋搅拌桨叶,通过外部传动齿轮驱动。在螺旋搅拌桨叶的导向作用下,物料与鼓入的空气充分翻滚接触,保证餐厨垃圾和空气可以充分接触。
其他文献
连续钢桁梁桥因其承载能力强、跨越能力大、空间布置灵活的优点在公铁两用桥梁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由于公铁两用钢桁梁桥荷载等级高,铁路行车线形要求严格的特点,钢桁梁悬臂施工控制和跨中精确合龙一直是连续钢桁梁桥施工中的重难点。本文以某大跨度公铁两用连续钢桁梁桥(主跨175m)为工程背景,以该桥的悬臂施工过程控制和跨中合龙方法为研究课题,针对该桥施工过程中的调梁合龙方法、施工过程仿真分析、钢桁梁线形控制等问
硫酸盐废水具有来源广、种类多、成分复杂和危害较大等特点,厌氧硫酸盐还原是一种可有效处理高浓度硫酸盐废水的生物技术,近年来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但其仍存在系统酸化、稳定性不高等诸多问题。据此,本文以提升升流式厌氧反应器的运行稳定性为目的,研究了填料(椰壳活性炭和D201大孔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添加对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确定填料的种类和最佳投加量;然后在传统厌氧反应器的基础上增加光照,并设置非光
能源是社会不断发展的动力,更是维护国家稳定与安全的基石。水电作为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关键一环,担负着电力供给与调峰调频的重任。长期以来,水电站采用的传统检修方式存在维修不足与维修过剩的弊端。状态检修技术克服了传统检修方式的不足,有效地降低了水电站发生事故的可能,并且提高了电站的经济效益。  本文致力于水轮机调速器监测与诊断系统研发,重点研究了系统数据库与客户端。首先,确立了系统的总体结构,详细划分了系
学位
近年来南方季节性干旱严重威胁并影响着当地农业生产,四川蒲江地区作为中国猕猴桃种植的重要基地,季节性干旱问题已经严重的威胁着当地猕猴桃种植户的生产生活。本研究针对现阶段南方地区季节性干旱等问题,以“翠玉”猕猴桃为研究对象,采用大棚实验,研究三种不同微灌方式(滴灌、小管出流、微喷灌)和四种水分亏缺(85%、70%、55%、40%)条件下猕猴桃的土壤重量含水率、生长特性、生理特性(光合特性、叶绿素、相关
学位
乙烯、丙烯等低碳烯烃作为石油化工的重要基础原料,在石油化学工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乙烯和丙烯主要来自于各种碳氢化合物在高温条件下蒸汽热裂解和直接脱氢,由于反应温度高、能耗大、催化剂易结焦失活等原因,使其在工业生产中受到很大限制。与乙烷和丙烷直接脱氢制乙烯和丙烯相比,乙烷和丙烷的CO2氧化脱氢制乙烯和丙烯在热力学上更为有利。采用CO2作为温和氧化剂参与反应,不仅可以提高烯烃的选择性,还可以减少
学位
如何在超声速气流中组织稳定高效的燃烧是研制超燃冲压发动机所面临的核心技术难题之一。传统的凹腔火焰稳定器在宽飞行马赫数及高当量比条件下呈现出诸多弊端,为此,后缘突扩这一构型优化方案被提出并使用于凹腔火焰稳定器上。本文以应用于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中的后缘突扩型凹腔火焰稳定器为研究对象,以进一步明晰其流动模式与稳焰机理为研究目标,综合采用数值仿真、实验观测与理论建模的方法,对超声速气流中后缘突扩型凹腔的
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对空间探索和利用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密封技术的水平制约着航天器运行的可靠性、对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工作寿命,因此密封结构是航天器技术发展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文以航天器中常见的接触式密封结构为研究目标,基于分形理论、接触理论和流体动力学理论,对航天器接触式密封结构的界面建模与泄漏机理展开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如下几点:  (1)基于分形理论的密封表面形貌表征研究。根据分形
学位
冲压型无翼超声速导弹作为新时代国防重要兵器之一,其控制系统以高精度、高鲁棒性、高生存性、低成本引领了未来导弹系统发展方向。本文以冲压型无翼超声速导弹为对象,针对其飞行任务所面临的复杂内外扰动和不确定性,以及执行机构可能发生的部分失效和完全失效故障,根据其动态特性和相关约束,深入研究了基于扰动抑制和容错重构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建立了针对冲压型无翼超声速导弹控制问题的导弹对称串联结构模型。根据导弹
将激光技术应用于电磁加速推力器中,研制了一种新型的激光烧蚀磁等离子体推力器(Laser Ablation Magnetoplasmadynamic Thruster,LA-MPDT),可为我国未来深空探测、载人登月、火星开发等空间任务提供一种高效、先进的推进系统。论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仿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深入地开展了推力器电源设计与仿真、推进性能理论预估、工质烧蚀和烧蚀羽流运动的建模与仿真
激波/边界层干扰是高超声速进气道流场中难以避免的流动现象。激波诱导的边界层分离会严重恶化进气道的流场品质,在低马赫数和高反压情况下还会导致进气道不启动。相比于二维激波/边界层干扰,三维激波/边界层干扰对进气道的影响更显著,流动机理更加复杂。本文运用理论、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后掠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SIOS/TBLI)的三维复杂流场进行了研究。  研究了无粘流动中后掠入射斜激波(简称为后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