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与运动冲动性的关系及其神经机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gs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动冲动性(Motor Impulsivity)是指个体受到外部刺激,立马做出行为反应的倾向性,它是各种不良行为的成因之一,比如暴力犯罪、攻击性行为和自杀等。而焦虑(Anxiety)作为最常见的负面情绪状态之一,影响了个体的运动冲动性。虽然已经有研究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探索,但有关焦虑对运动冲动性影响的心理机制和神经机制探究仍不充分。本研究主要假设为:随着焦虑水平升高,个体的运动冲动性也会随之升高,并且焦虑通过影响个体的右侧执行控制网络(Right Executive-control Network)进一步影响个体的运动冲动性。本文由三个系列研究组成:首先,采用自我报告的测量方法,探究焦虑对于运动冲动性的影响;其次,采用控制个体的焦虑水平的方法进行行为实验,比较不同焦虑水平的个体的运动冲动性;最后,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探究个体的右侧执行控制网络连接强度是否中介了焦虑对于运动冲动性的影响。为了探究个体焦虑水平和运动冲动性的关系,研究一采用自我报告的测量方法,对442名大学本科生的焦虑水平和运动冲动性进行测量。研究一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作为测量个体焦虑的工具,采用了巴瑞特冲动量表第十一版(Barratt Impulsiveness Scale,BIS-11)量表和简式UPPS-P量表测量个体的运动冲动性。研究结果表明,无论采用哪种自我报告的方式对个体的运动冲动性进行测量,焦虑与个体运动冲动性都表现出了显著的正相关。研究一进一步进行了回归分析,将焦虑作为自变量,将个体的运动冲动性作为因变量,控制了个体的年龄、性别和抑郁对于个体运动冲动性的影响。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年龄、性别和抑郁对于运动冲动性的影响之后,焦虑仍能有效预测个体的运动冲性。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运动冲动性会随着个体焦虑水平的升高而升高。但是,研究一采用的是自我报告的测量方法,缺乏对于自变量的操纵,故在研究二中,进一步增加了对于个体焦虑水平的控制,以探究个体焦虑程度对于运动冲动性的影响。研究二主要目的是比较高低焦虑组被试之间运动冲动性的差异。该研究以232名大学本科生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为依据,从中筛选高焦虑和低焦虑的个体。共有37名低焦虑个体和33名高焦虑个体被纳入该研究,研究二对这两组被试的运动冲动性进行了测量。研究二除了采用BIS-11冲动性量表测量个体的运动冲动性以外,还采用了Go/Nogo任务和双选择oddball任务对个体的运动冲动性进行测量。在Go/Nogo任务中,以个体对于“go”刺激的反应正确率和“Nogo”刺激正确率差值作为衡量个体运动冲动性的指标;在双选择oddball任务中,除了以标准刺激的正确率减去偏差刺激的正确率的值作为表征个体运动冲动性的指标以外,还采用了个体对偏差刺激的反应时和对标准刺激的反应时间的差值来表征个体的运动冲动性。结果显示,高焦虑组的大学生在BIS冲动性量表运动冲动性分量表得分更高,而且在双选择oddball任务中的准确率差值和反应时代价也表现出了显著的差异,高焦虑组的大学生的反应正确率相比低焦虑组的大学生更低,反应时代价更长。此外,本研究根据分析个体BIS冲动性量表运动冲动性分量表的得分和行为实验指标的相关性,还发现双选择oddball任务中的反应时代价相比于传统的正确率指标,更能准确地反应个体的运动冲动性。研究二通过操纵个体的焦虑水平,发现不同焦虑水平的个体的运动冲动性存在差异,证实了焦虑水平对于个体运动冲动性的影响。研究三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方法,探究焦虑是否通过影响个体右侧执行控制网络进一步影响个体的运动冲动性。研究三采用西门子3T磁共振成像设备对134名大学本科生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影像数据进行收集。该研究在左右半脑的执行控制网络内,各选取了六个左右对称的坐标,生成了六个半径为6毫米的球形区域,采用静息态功能连接的方法计算左右侧执行控制网络的功能连接强度。结果发现,焦虑与个体的运动冲动性呈现显著的正相关;焦虑与个体的右侧执行控制网络的功能连接强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右侧执行控制网络的功能连接强度和个体的运动冲动性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结果说明,随着焦虑水平的升高,个体的右侧执行控制网络的功能连接强度呈现下降的趋势;而随着个体右侧执行控制网络的下降,个体的运动冲动性会随之上升。研究三进一步以焦虑水平为自变量,以个体右侧的执行控制网络连接强作为中介变量,以运动冲动性作为因变量进行了中介分析。为了控制性别和年龄的影响,研究三将年龄和性别作为控制变量纳入中介模型分析。中介分析的结果表明,个体右侧执行控制网络功能连接强度中介了焦虑对于运动冲动性的影响。焦虑水平上升会导致个体右侧执行控制网络功能连接强度减弱,进而导致个体的运动冲动性上升。本研究认为随着个体焦虑水平的上升,个体的运动冲动性也会随之上升。研究一、二分别通过自我报告的方法和行为实验的方法,都证明了焦虑与运动冲动性存在相关。此外研究三发现,焦虑通过降低个体右侧执行控制网络的功能连接强度,使得个体的运动冲动性升高。本研究通过自我报告、行为实验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研究方法,探究了焦虑对于个体运动冲动性的影响及其脑机制。研究结论能进一步运用到高校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对预防个体产生攻击性行为、暴力犯罪和自杀等行为有着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源头活水。师范院校承担着培育未来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的高低是评价师范院校所培养的师范生质量的重要标尺。当前,由于没有国家层面统一的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指导性评价指标体系,使得各高校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评价标准参差不齐,进而使得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尚不能完全适应中小学的需要,凸显出构建一个普适性的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现实必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亲自出席少先队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少先队辅导员作为学校少先队工作的直接承担者,是集教育、管理和服务于一身的工作者,更是少先队员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其专业能力和专业化发展程度与少先队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建设一支政治素质硬、专业素养高、综合能力强少先队辅
自尊是指个人对自我价值感的评估,是自我概念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心理学界一直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根据三重自我建构理论,自我由个体自我、关系自我和集体自我三方面组成。因此,自尊也相应被划分为了个体自尊、关系自尊和集体自尊。其中,个体自尊主要指个体基于自身特质(如品质、能力)所获取的整体自我价值感,具有稳定性,例如总的来说,我对自己持有一种肯定的态度;关系自尊主要指个体在与重要他人(如家人和朋友)的关系
2019年2月我国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25》,文件指出到2035年时,我国教育整体实现现代化,并要步入教育强国行列。就学前教育而言到2035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100%的同时实现高质量发展,但在现阶段我国学前教育在整个教育领域仍处于发展较为弱势的位置。当学前教育发展面临“普及”和“高质量”两大重要任务时,就要求各地要将实现学前教育现代化作为重要任务去看待。就现阶段学前教育发展水平来说,提高
尽管此前已有许多研究证明了同性父母家庭的孩子们在任何重大方面都与异性父母家庭的孩子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很多人还是认为同性养育会给孩子的心理和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本研究使用问卷法探讨了中国同性恋者和异性恋者对同性家庭儿童发展及同性养育的观念和态度,以及一些影响因素。本研究使用的测量对同性家庭儿童发展和同性养育观念和态度的量表各自包括两个有意义的分量表。前者包括个人反对和规范反对:个人反对(Indiv
情绪调节是个体适应和融入社会的根本需要,是人类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情绪调节的策略各具特点,特定的策略并不具有固定的适应性或非适应性;相反,在适当的环境中灵活地使用方能实现认知目标,体现适应性。因此,依据情景,选择适当的调节策略就显得十分重要。情调节策略选择作为决策在情绪调节上的具体表现,受到动机这一情绪的重要功能的影响。且已有证据表明动机的类型会影响个体调节策略的使用倾向,但却鲜有研究关注情绪的动
风险决策是指个体在已知概率和收益的风险情境中,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不确定的结果选项时,对不同选项的主观预期价值进行衡量从而做出决策的过程。反馈是决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个体通过对反馈进行评估,从而获取自身行为是否适当的信息,并依此来调整和优化后续的行为。反馈不仅对风险决策有重要影响,而且不同类型的反馈信息也会对风险决策产生不同的影响。尽管研究者们已经对反馈对风险决策的影响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关于不
学业拖延是在学业情境下的拖延现象,主要指尽管预见到拖延会带来不利后果,人们仍自愿推迟开始或完成某一计划好的学业任务(Steel,2007;Ziegler&Opdenakker,2018)。大量研究表明,学业拖延是一种消极、适应不良的行为,它不仅会导致学业成绩下降,还会引发不良的学业情绪和学业压力,甚至损伤学生的身心健康(Solomon&Rothblum,1984;Kim&Seo,2015,Stea
创造力作为人类伟大的潜能,它不仅是影响个体发展的重要因素,还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人类战胜越加复杂、不确定世界的挑战所必须具有的品质。因此,更有效的推进人类创造力的开发与培养具有迫切而重要的意义。而这有赖于对创造发生机制的进一步探索。创造过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人们能够在看似无关的概念之间寻找并建立新的联系。这种新的联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是近些年来创造性领域的研究者越来
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肥胖为一种全球流行病,因为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率持续上升。肥胖可以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暴饮暴食,它通常与抑制控制能力的缺乏有关。而抑制控制能力是指为了实现更高阶目标而中断已启动或计划好的动作的能力,比如抵制要拿起糖果的冲动,或当你拿起开胃的巧克力棒时,打断这种正在进行的动作的能力。然而,抑制包括运动抑制和记忆抑制,以上的例子都是关乎运动抑制。那么,记忆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