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食品种类的丰富,食品的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引发人们的关注。蜡样芽孢杆菌是一种存在于自然界中极易引发食物中毒的食源性致病菌,主要能够引起两种食源性疾病,即催吐和腹泻综合症。然而,许多病例可能在临床环境中未被报告或被误诊,因为相关症状通常分别类似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毒(蜡样芽孢杆菌催吐型)或产气荚膜梭菌食物中毒(蜡样芽孢杆菌腹泻型)。因此,发展既快速又准确的现场化检测蜡样芽孢杆菌的手段对于食品安全、疾病预防等相关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基于文献和国内外行业发展现状,对蜡样芽胞杆菌核酸检测方法进行梳理,探讨分析其优势与不足,进而建立了两种操作简单、反应快速的核酸检测方法。同时,依据WS/T 82-1996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中的要求,对本论文建立的方法进行食品安全评价,主要包括标准达标情况、实用性分析以及应用前景分析等。具体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建立了一种集核酸提取、扩增和检测于一体的蜡样芽孢杆菌检测装置,该装置采用基于变性泡介导的链交换扩增(SEA)原理,仅需巴氏滴管和无需任何修饰的Whatman滤纸就可以实现对蜡样芽孢杆菌的检测。通过加入染料实现了视觉读数,从而进一步简化了结果读取过程。在纯培养物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检测限为1.0×104 CFU/m L。整个检测过程可以在50分钟内完成,大大减少了检测时间。简而言之,组装好的巴氏滴管装置与自制金属浴相结合,让核酸检测不再局限于实验室的条件,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具有从样品到答案(sample-to-answer)的巨大潜力,并为食品安全监测领域提供了更可靠的技术解决方案。(2)建立了一种基于协同邻近杂交和G-四链体(G4)结构的超灵敏电化学DNA(E-DNA)生物传感器,其中G4探针可以在均相溶液中与其靶标DNA特异性杂交。该生物传感器的检测限为2.82×10-15 M,线性范围从1.0×10-9到1.0×10-15M。更重要的是,这种均相邻近杂交策略可以将G4探针与氯化血红素结合起来形成的DNA酶扩展到比色法,有效催化ABTS产生视觉颜色变化,使其成为一种很有前途的现场快速检测方法,为日后实现快速且灵敏地检测蜡样芽孢杆菌提供了可能。(3)研究了蜡样芽孢杆菌核酸检测方法在食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在未经增菌培养的人工污染的牛奶中,巴氏滴管装置对蜡样芽孢杆菌检测限为1.0×105CFU/mL,增菌培养12小时后,检测限为1.0×100 CFU/m L。根据WS/T 82-1996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可知,中毒食品中蜡样芽孢杆菌菌数测定一般均为每克食品中≥105 CFU,因此本论文建立的蜡样芽孢杆菌检测方法检测限符合国家标准,且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在未来能够更具有地域针对性的、非常方便的应用于现场即时检测以及偏远地区的食品安全性控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