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并逐渐普及到教学中的各个领域。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环境对化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有了更高要求,亦对师范生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有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化学师范生,是不断推动我国化学教学事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是促进我国化学教育教学不断与时俱进的重要力量。因此,培养和提高高校化学师范生的教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关于如何提高我国化学教育教学水平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在岗教师的教育教学的研究。关于如何提高化学师范生的教学能力的相关研究目前还比较鲜见。教学设计能力是师范生教师素质的重要部分。教学设计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其教学设计内容是否完整,设计层次是否清晰,逻辑结构是否严谨,内容结构是否系统。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可视化的工具,思维导图以其树形发散结构和各种形象生动的符号、声音信息更充分更协调的调动了人的左右大脑的工作效率。思维导图在教学设计、内容展示、帮助记忆、思维发散等多种教学准备活动和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优势已经被充分证明,并逐步被广大教育教学专家和一线教师认可和接受。本研究是建立在思维导图结构特征和设计理念的基础上,结合高校化学师范生的年龄特征及教学水平状况,研究如何充分将思维导图的固有优势服务于化学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以达到提高高校化学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这一目的,并期望能达到拓宽思维导图在我国的应用领域这一目的。本文内容主要可分为如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主要介绍了思维导图的起源、发展,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和发展状况。结合当前形势,本文提出了个人对思维导图设计和展示理念的看法并加以论述,理论上阐述了思维导图应用于化学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培养的可行性和意义。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初步的研究实验方案,同时阐述了本文对与本研究相关概念的理解。同时简单介绍了国内一些常用的思维导图的软件技术平台。第三部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具体的研究过程,包括研究方案的制定、研究对象的选取、研究对象的调查、具体方案的实施和实验效果调查、实验数据的采集,对实验数据的评价以及最终获得结论的过程。第四部分是对整个研究过程的反思和总结,阐述了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和不足,并为今后的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