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83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总结分析,评价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切除脑动静脉畸形的疗效。方法:83例AVM患者均接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32例于入院后行急诊手术。术前根据CT脑出血表现考虑到有AVM可能,因此术中清除血肿后均在显微镜下探查血肿壁,并发现AVM病灶。其中31例行I期镜下切除AVM病灶。51例在进行了较充分的术前检查后行择期手术。手术显微镜为德国蔡司公司生产手术显微镜。对本组83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本组83例病例中仅1例术中即明确有病灶残余(如前所述,1例行部分切除)。余82例术中认为达到“显微镜下全切”。术后共对43例患者进行了影像学复查(余39例失随访或因经济原因拒绝复查)。其中仅行DSA复查12例、仅行MR复查27例、MR+DSA复查1例。复查结果显示41例未发现AVM残留,全切率为95.3%(41/43)。2例发现AVM残余。该2例均为急诊手术病例,其中包括上述AVM术中部分切除者1例,另1例术中被认为是全切者,但经影像学复查证实有AVM残余。本组83例患者出院时良好62例,轻残11例,重残6例,死亡4例。术后良好率为74.6%。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相比,急诊手术的术后良好率为53.1%,择期手术的术后良好率为88.2%。住院期间死亡的4例患者均出自急诊手术组:2例因术前脑疝时间较长,术后死于脑干功能衰竭,另2例为术后2日发生脑疝死亡,家属拒绝检查,无法明确脑疝原因,不排除术后灌注压突破所致出血或脑水肿。发病至死亡的平均时间为3d。在本组83例AVM中S-M分级I级术后良好率为100%,II级术后良好率为80.0%,III级术后良好率为82.8%,IV级术后良好率为52.6%,V级的术后良好率为40.0%。对出院的83例病人进行了随访,共41例病人获得随访(门诊随访29例,电话随访5例,门诊+电话随访7例),随访率为49.4%。随访时间为1个月~36个月,平均11个月,其中GOS5分32例(78%),GOS4分7例(17%),GOS3分3例(7.3%),GOS1分2例(4.9%),随访结果中预后良好率为78%。随访期间死亡的2个病例中,1例术后长期卧床死于肺内感染,1例因基础病较多,最终死于多脏器衰竭。随访到的41例病人均无AVM再出血。结论:1.显微外科是目前治疗脑AVM的主要方法,手术切除脑动静脉畸形可以有效预防其再出血,在正确选择手术适应症的基础上,利用丰富的显微解剖知识和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脑动静脉畸形的显微手术治疗结果是令人满意的。2. MRI和DSA二者相结合对AVM的诊断价值和对手术的指导意义较大。对于AVM患者的术前影像学检查要尽可能全面、细致,以便对多方面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后制定手术方案。3.对AVM患者是否进行手术干预应根据其发生自发性出血的风险和手术可能带来的风险相对比进行综合评估。4.显微手术技术的提高和手术经验的总结对改善AVM患者预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5.良好的手术麻醉和暴露,娴熟的显微操作,可以减少周围重要神经及血管的副损伤,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