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系数模型的估计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eido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Hastie和Tibshirani(1993)[1]提出了变系数模型(varying coe±cientmodel)Y=P∑I=1αi(U)Xi+σ(U,X)∈,(1)其中(Y,U,X1,X2,…,Xp)T为随机向量,X=(X1,…,Xp)T,∈为随机误差,且满足E(∈│U,X)=0,V ar(∈U,X)=1.变系数模型是由古典的线性回归模型发展而来,它是将线性模型中的参数用一协变量的函数代替而产生的,它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适用性,在数据分析中备受关注。如今,该模型已成为许多科学领域中处理动态数据的重要工具,如经济学、金融学、政治学、医药科学、生态环境学等方面。张(2007)[2]提出了具有不同光滑变量的变系数模型(varying-coe±cient model with di?erent smoothing variables):Y=P∑α=1 qp∑α=1 ααα(Xα)Zα(α)+σ(X,Z)∈,其中(Y,XT,ZT)是随机向量,Y∈R,X=(X1,…,Xp)T∈Rp,Z=(ZT1,…,ZTp)T∈Rq,Zα=(Zα(1),…,Zα(qα))T,q=q1+…+qp;所有ααα(·)都是从R到R上的未知可测函数,σ(·,·)是一个从Rp+q 到R的可测函数,∈是随机误差,E(∈)=0,V ar(∈)=1,并且独立于(X,Z). 当p=1时,模型(2)就是模型(1)。   本文探讨了具有不同光滑变量的变系数模型的建模、估计和估计的渐近性质。第一章介绍了变系数模型的发展历程和本文需要用到的主要估计方法。第二章从实际出发建立了模型(2),并且给出函数系数的平均估计和平均有效估计。具体步骤为: 使用局部线性方法和平均方法给出模型中未知函数系数的平均估计. 由于平均估计具有较大的方差,为了改进这一估计,在平均估计的基础上,使用回切法给出函数系数的平均有效估计。进一步,给出这些有效估计的渐近正态性. 最后用一个模拟例子说明这个估计的有效性。第三章研究了模型(2)的函数系数的积分估计和积分有效估计. 结合局部线性方法和积分方法得到了积分估计。和平均估计类似,积分估计也具有较大的方差。同样,使用一步回切法给出函数系数的积分有效估计,提高了估计的效率。积分有效估计的渐近正态性显示了它和平均有效估计一样,具有通常一元非参数线性估计的渐近正态性,最后用模拟例子说明提出的估计方法是有效的。
其他文献
本文叙述了H2控制设计的频域法,介绍了用互质分解法得到最优控制器的参数形式。同时论证了H2最优控制的标准问题与模型匹配问题之间的关系。证得模型匹配问题中的最优解为Q=O,
半参数回归模型是二十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统计模型,它综合了参数回归模型和非参数回归模型的优点,在实际问题中,比单纯的参数回归模型和非参数回归模型有更大的适应性
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使得网格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因此网格生成技术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开始时人们把大量的工作放在了三角形网格上,但是三角网格有其
振幅死亡是指振荡系统通过相互作用遏制振荡,最终稳定在零振幅状态。它是非线性耦合系统集体行为中的一种,广泛存在于物理、生物、工程等多个学科领域中,因此研究振幅死亡现象具
随着统计建模思想不断深入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所考虑的模型选择问题的维数可能会很高.在处理高维数据时,统计学家已提出多种惩罚方法来进行模型选择和参数估计,例如LASSO,MCP,SCA
互素分解是解决模型降阶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近来随着人们对不确定系统模型降阶问题的关注,互素分解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利用平衡截断来实现模型降阶虽然能够继承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