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山银花为广西重要的道地药材之一,2007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对广西忻城山银花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本课题通过系统地考察和研究广西不同产地山银花的资源分布特征、采收加工等对其道地性的影响;通过测定不同产地山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并以正品金银花作对照,考察山银花的抑菌、抗炎药效和其道地的相关性,为建立广西山银花的道地药材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研究方法分为三个部分:(1)收集广西山银花的资源分布特征和采收加工方法信息,分析其对其道地性的影响;(2)通过采集广西不同地区的广西山银花样品,以绿原酸作为指标,运用HPLC法测定其含量;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山银花的提取工艺。(3)以不同山银花的抗炎、抑菌作用作为指标,进行药效学实验,比较山银花与正品忍冬的药效及不同产地山银花的药效,分析道地药材的道地性与药效的关系。 结果:(1)实地考察了广西山银花的资源,性状特征和分布,对广西山银花的采收加工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优越的大石山地理条件和成熟的山银花加工技术为山银花的道地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经实验测定得到广西资源县产的灰毡毛忍冬绿原酸含量最高,为56.27mg/g;不同的产地的红腺忍冬绿原酸含量也不相同,忻城产山银花绿原酸含量较高,为51.69mg/g,马山为48.76mg/g;山东和河南产正品金银花绿原酸含量均低于广西产山银花。(3)体外抑菌实验表明:本实验所研究的5个样品中均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忻城红腺忍冬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最强,其MIC为130.46μg/ml,其次为灰毡毛忍冬,其MIC为136.40μg/ml;灰毡毛忍冬对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的抑菌作用最强,其MIC分别为545.60μg/ml和272.80μg/ml,其次为马山红腺忍冬,其MIC为847.14μg/ml和423.58μg/ml。(4)耳肿胀抗炎实验表明:和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相比,河南产金银花的抗炎效果最强,强于广西产山银花。不同品种的山银花其抗炎效果也不同,灰毡毛忍冬的抗炎效果最强。同品种的山银花,其抗炎作用也不相同,忻城产红腺忍冬的抗炎效果强于马山产红腺忍冬。 结论:本研究首次全面系统的探讨了广西山银花道地性的研究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山银花的品质评价体系,为确保山银花的药材质量及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保护濒危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