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有着2000年左右的交往历史,无论是文化传统、历史经历,还是在教育发展进程上都有着相似之处,在历史的文化交流中,两国形成了紧密的联系。前人对中日两国的学校音乐教育思想作出了比较分析,两国不同的音乐教育思想理念,必然决定了两国对音乐课程目标的不同理解,而不同的音乐课程目标的确立,在培养人的素质方面,又将最终达到不同的发展状态与水平的预期。因此,本文将在对中日近现代学校音乐课程目标进行比较分析的同时,考察不同时期课程理论、课程流派、课程思潮对两国音乐课程目标制定所产生的影响并从教育哲学和学科教育学的角度分析两国音乐课程目标背后的课程理论依据,归纳学校音乐课程目标编制的特点和规律,以期进一步探究其发展趋势。本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绪论”部分,作为文章的开篇,主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与意义以及前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情况,指出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二部分“课程及课程目标”,从课程论角度对课程及课程目标的概念、分类情况进行了介绍,并根据课程论理论对音乐课程及音乐课程目标的概念进行诠释。第三部分是论文的中心,按照时间顺序,将中日的普通学校音乐课程目标分为三个时期来进行比较分析:中国清末至新中国成立以前与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学校音乐课程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与日本二战后的学校音乐课程目标;二十一世纪以来两国的学校音乐课程目标。其中每一个时期,都在介绍中日两国音乐课程目标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对两国音乐课程目标制定的理论依据,音乐课程目标领域的划分,音乐课程目标内容的表述几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既展现了两国纵向上音乐课程目标发展的动态变化,又体现出横向上两国音乐课程目标的异同。第四部分“结语”,归纳了日本学校音乐课程目标发展带给我们的启示,从教育哲学和课程论的角度对二十一世纪我国学校音乐课程目标体系的构建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能为我国今后学校音乐课程目标的确立及音乐课程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