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大鼠模型支气管平滑肌肌球蛋白轻链激酶表达的研究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nder5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复制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大鼠模型,研究其支气管平滑肌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yosin light chain kinase,MLCK)在哮喘发生发展过程中表达的变化规律;探讨地塞米松(dexamethason,DXM)对哮喘模型中大鼠支气管平滑肌MLCK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哮喘的发病机理及开拓治疗新途径打下基础。方法:SD大鼠32只,适应性饲养一周。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哮喘模型组(激发1周组,n=8和激发2周组,n=8)和DXM治疗组(n=8)。以卵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建立大鼠哮喘模型。DXM治疗组大鼠每次激发前1小时给予大鼠腹腔注射地塞米松0.5mg/kg。观察大鼠激发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计数以及肺组织切片HE染色,再结合大鼠激发后反应来鉴定模型是否已建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印迹法分析各组大鼠支气管平滑肌中MLCK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建立起支气管哮喘大鼠模型,哮喘模型组大鼠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嗜酸粒细胞数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和DXM治疗组(P<0.01)。肺组织切片HE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支气管缩窄,部分支气管上皮脱落,支气管及小血管周围有大量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炎细胞浸润。DXM组大鼠可见支气管周围有少许同样细胞浸润。对照组大鼠未见明显异常。经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哮喘模型中激发1周组和2周组大鼠支气管平滑肌MLCK表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2周组大鼠支气管平滑肌MLCK表达又高于1周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DXM组大鼠支气管平滑肌MLCK表达较激发2周组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免疫印迹法检测,哮喘模型中激发1周组和2周组MLCK表达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激发2周组MLCK增高更为明显;同时,DXM组MLCK表达低于激发2周组。结论:哮喘发病中存在支气管平滑肌MLCK表达增强,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索雾化吸入前列环素(PGI2)对绵羊内毒素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及量效关系。方法 13只绵羊麻醉后机械通气,静脉给予内毒素(LPS)2μg/kg致急性肺损伤(ALI)(PaO2/FiO2≤300mmHg)后
2016年是全球虚拟现实(VR)发展的元年,现已进入泛虚化,高端化,全球化,社会化,网络化,主流化发展的新时期,而汽车的VR技术发展尚且处于萌芽阶段。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在我国有
目的 β肾上腺素受体激酶(βARK1)磷酸化激活态β受体,是长期应用β受体激动剂导致β受体下调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我们构建在肺部表达βARK1抑制剂(βARKct)的表达质粒,并通过
目的:通过建立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leaf extract,GBE)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非奇异H-矩阵是实际问题及许多学科上应用很广的一类矩阵,有许多问题常可归结为对一个或一组大型稀疏矩阵的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求解问题,而在求解线性方程组时往往需要假设系数
Aquaporin-4基因敲除对小鼠气道反应性的影响 气道反应(airway response)是指当气道遇到非抗原性物理或化学刺激物时管径发生变化。气道的高反应(airway hyperresponsiven
本文分析了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国营大中型企业内部运行机制面临的状况和挑战,探讨了实现内部运行机制良性循环的外部条件和起动点,提出了改善内部运行机制循环状态的系统方法。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氯胺酮对哮喘大鼠白介素-13(IL-13)的生成及外周血淋巴细胞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方法:雄性无特殊病原体(SPF级)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C组),哮喘组(A组),0
群团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有企业发展不可缺失的群众路线发挥形式。国有企业党的群团工作是公司党委通过群团组织开展的群众工作,是党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为
背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气道慢性炎症是COPD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