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G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功能研究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了ING3mRNA表达水平与临床指标(乳腺癌分期、分子分型、绝经状态、年龄、病理学分型等)的相关性;通过生存分析,探讨ING3 mRNA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同时我们在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MDA-MB-231中过表达ING3基因,研究ING3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MDA-MB-231增殖能力、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的影响;最后通过GSEA分析,对ING3参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信号通路进行预测。为寻找乳腺癌诊治中新的预后、诊断、治疗及疗效评估靶点提供理论基础。[方法]1.从TCGA数据库下载乳腺癌患者的ING3基因表达数据和临床数据,比较癌旁正常组织与癌组织以及不同临床指标问ING3的差异表达情况。2.将乳腺癌患者ING3基因表达数据以中位值区分高低表达再结合乳腺癌患者生存时间进行生存分析。3.通过GSEA分析,对ING3可能参与的信号通路进行预测。4.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ing技术检测乳腺癌细胞株MCF7、MDA-MB-231、jimt-1,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中ING3的表达情况。5.在MCF7、MDA-MB-231细胞中通过脂质体转染过表达ING3质粒,同时设置空载体质粒组作为阴性对照。6.采用qRT-PCR和蛋白印迹实验对ING3过表达情况进行验证。7.采用CCK8法检测过表达ING3后MCF7、MDA-MB-231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8.经流式细胞仪检测过表达ING3后MCF7、MDA-MB-231细胞凋亡的变化。9.经流式细胞仪检测过表达ING3后MCF7、MDA-MB-231细胞周期的变化。10.采用qRT-PCR比较过表达ING3后MCF7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1.在乳腺癌组织中ING3mRNA表达明显低于正常乳腺组织,并且ING3表达水平与不同年龄、ER、PR、HER2状态相关。2.ING3 mRNA表达水平可以作为HER2阳性乳腺癌的预后评估因素。3.GSEA 分析提示 ING3 可能参与 KEGGOXIDATIVEPHOSPHORYLATION、KEGGERBBSIGNALINGPATHWAY等信号通路,对乳腺癌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4.qRT-PCR和western bloting显示ING3在乳腺癌细胞株和正常乳腺上皮细胞株间差异表达。5.qRT-PCR和western bloting显示在乳腺癌细胞中转染过表达质粒后ING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6.CCK8增殖实验显示过表达ING3后MCF7、MDA-MB-231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减弱。7.流式细胞仪凋亡检测显示:过表达ING3后MDA-MB-231细胞凋亡细胞明显增多。8.流式细胞仪细胞周期检测显示:过表达ING3后MCF7细胞周期阻滞于G0/GI期。9.过表达ING3后MCF7细胞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剂CDKN1A表达上调,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D1在过表达ING3后表达下调,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过表达ING3后表达下调。[结论]1.与正常乳腺组织对比,ING3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下调,ING3表达水平与年龄、ER、PR、HER2状态相关。2.在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和乳腺癌细胞株MCF7、MDA-MB-231、jimt-1中ING3差异表达。3.过表达ING3可引起乳腺癌细胞MDA-MB-231凋亡细胞增多,MCF7细胞周期G0/G1期细胞比例增多,明显抑制MDA-MB-231、MCF7细胞增殖能力。4.过表达ING3影响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DKN1A、cyclinD1和细胞增殖相关基因PCNA的表达,ING3可能参与了 KEGGOXIDATIVEPHOSPHORYLATION、KEGGERBBSIGNALINGPATHWAY等信号通路,对乳腺癌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创缘注射对小鼠乳腺癌全层皮肤切除创面愈合的影响,为临床上治疗乳腺癌癌性创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提取全骨髓的方法进行BM-MSCs的分离和培养,从功能学和形态学上进行BM-MSCs的鉴定。采用4T1细胞株移植法建立小鼠乳腺癌模型。在BALB/c小鼠肩背部建立正常皮肤创面模型及乳腺
[目 的]分析和证明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LRP)中采用改进的膀胱尿道吻合(Vesicourethral Anastomosis,VUA)技术对患者术后早期尿控的影响。[方 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5年6月至2020年8月48例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LR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8年7月至2020年8月,对23例患
[目的]通过研究分析肝细胞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同时对BCLC和CNLC肝癌分期系统的预后评估能力和指导治疗价值进行比较,从而在选择临床治疗策略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1、收集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三科收治并具有完整随访记录的100例HCC初发病例,随访时间截止至2020年12月31日。归纳并依据患者首次就诊时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
[目的]通过对比腹腔镜与开腹两种手术方式对切除肝右后叶血管瘤(Hepatic hemangioma,HH)临床治疗分析,探索两种手术方式处理肝右后叶HH各自优越性与劣势性,为临床处理肝右后叶HH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17年1月1日—2020年12月1日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所有经影像学及病理明确诊断为肝右后叶海绵状血管瘤且经手术进行干预临床病例资料。入组总病例81例,
[目 的]对行胆管癌标准化R0根治+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并全基因序列检测来精准靶向治疗联合传统化疗这一治疗方式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收集在2018年7月至2020年9月入住我院的肝内、外胆管癌患者,完善相关MRI,B超,门脉CT,血生化,血细胞分析,肿瘤标记物等检查,充分与我院医师讨论评估,筛选出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共27例,与患者和家属交代病情,进行沟通,介绍手术方式和术后的相关后治疗,并向患者及家
[目的]本文主要讨论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听神经瘤手术中应用的意义,并总结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听神经瘤术中运用的优点及其应用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并符合筛选条件的58例听神经瘤患者的数据资料,按手术中是否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分为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辅助显微手术组(23例)、单纯显微手术患者(35例)。对比分析两组病例性别、手术
[目的]1.通过对胰腺解剖,胰腺癌发生、进展、转移的观念更新及胰腺癌手术方式演变及面临的争议问题的学习、总结,结合团队临床实践建立以肿瘤切除原则加细则的胰头导管腺癌 R0+根治性切除(R0+radical pancreatodudenectomy,R0+-RPD)的手术策略及手术流程。2.通过 R0+-RPD 与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standard pancreatodudenectomy,SP
[目 的]本项研究的目的是为了验证E3泛素连接酶RNF165对乳腺癌细胞迁移的抑制,并且初步阐明其作用的分子机制,为乳腺癌诊断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方法]1、使用甲基化抑制剂(地西他滨)对乳腺癌细胞株处理不同时间梯度(48 h和72h)检测RNF165表达情况。2、运用划痕和Transwell实验验证RNF165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HCC1806和MDA-MB-231迁移的影响。3、在过表达RN
[目的]肺癌多发结节的检出率日益增高,准确地区分多原发肺癌或肺内转移癌是临床面临的难题。本研究拟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的方法,从分子遗传学的角度,探索同时性多结节肺腺癌病灶间的克隆起源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1月至2020年7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10例同时性多结节肺腺癌患者。采集手术切除的多结节肿瘤组织样本及自身远端正常肺组织样本,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多发
[目的]三阴性乳腺癌作为恶性程度高、异质性强和预后较差的一类乳腺癌亚型。目前化疗仍是TNBC的主要药物治疗措施,化疗药物可以促进BCSC的富集从而导致化疗耐药和疾病复发,BCSC的存在对TNBC的治疗来说是重大挑战。所以,靶向调控BCSC的分子或信号通路分子来消除BCSC将为TNBC提供新的治疗策略。我们前期发现GABRP在TNBC中特异性高表达,同时GABRP高表达的TNBC患者总体生存期差,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