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税收核定制度问题与对策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guan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税收核定制度是法律赋予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应纳税额或税基进行准确核定并合理征收税款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稳定征纳双方的法律关系、减少税收争议,以及保障纳税人的税负公正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持续推进,税收治理能力面临现代化的全新挑战,实践中由于我国现行税收核定制度立法不完善、执法制约机制不健全以及纳税人权利救济有限等原因,不仅引发了较多的税务争议,大大降低了税收核定执法效率,也不能适应税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要求。本文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研究视角,把税收核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纳入税收治理能力现代化体系的全局,秉承依法治理、权利平衡、程序正义、社会共治以及核定争议司法化的税收征管理念,采取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剖析税收核定制度的内在机理,进而提出完善税收核定制度的政策建议。全文遵循理论分析—问题剖析—案例分析—制度优化的研究思路,首先,在科学界定税收核定概念、明晰其性质以及制度内涵的基础上,阐明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税收核定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其次,从立法、执法以及纳税人权利救济三个层面分析我国税收核定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接着通过税务争议案例,从三个侧面反映税收核定制度运行中问题的具体表现;最后,提出坚持依法治理、权利平衡、程序正义、社会共治、核定争议司法化的改革方向,从立法上完善税收核定制度的法律体系、规范税收核定的条件、方法及健全税收核定程序;从执法上加强税收核定的制约监督机制、责任追究机制、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化程度、加强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从监督上增加税收核定权利救济途径等,以期完善和优化我国税收核定制度,适应税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
其他文献
近年来,媒体频频曝光性侵未成年人的案件,使如何降低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发生率和保护未成年人相关权利成了社会的热点话题。未成年人由于身心发育还不成熟,自我认知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差,相较于成年人而言更易成为性侵犯罪的对象。从我国权威发布的数据来看,我国性侵未成年人犯罪较为严重。为了更好的了解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和特点,本文通过无讼案例网收集了476个性侵未成年人案件进行数据分析,为原因探讨和对策建议提供
时至今日,由于各种媒介对社会生活的高度介人,以及人们对于媒体的依赖日益加深,无论以何种角度对社会与媒介的关系作出解析,对于这种关系的描述都离不开“媒介化社会”的基本背景。但媒介到底在其中起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媒介的科技形式在社会化过程中,与既有的社会建制会发展出怎样的互动关系呢?本文试图透过乡村社会中的媒介使用描绘中国中部一个农村的新媒介实践场景。笔者深入山西省汾阳市太行村,从太行村村务微信群的发
在剧本创作中,人物塑造一直都是重中之重,它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基础,更是支撑整个故事叙述的核心。而性格塑造则是人物塑造的灵魂,在一部好的作品中,首先必定是有能够让人记忆深刻的丰富人物形象,相对于千篇一律脸谱化的单一性格人物,色彩鲜明的丰富人物性格形象往往更能给剧本增添魅力。本文主要结合笔者的原创剧本《寻找向博士》,从心理学研究出发,全面对剧本中的人物性格、行为进行解读,通过深入了解角色心理环境,进而挖
2016年7月,《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后简称《暂行办法》)的出台确认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后简称网约车)的合法地位,各地在此基础上陆续出台网约车管理细则。《暂行办法》和各地管理细则呈现出属地化管理的特征,文件明确了各地包括税务机关在内的各职能部门对当地网约车及其运营公司的监管职责,对网约车公司的税收遵从度要求提高。同时,各地文件对网约车公司的平台运营证照、车辆和司机作出了明确要求
消费是反映国情的一面镜子。拥有生产目的与生产动力双重身份的消费一直都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话题。放眼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格局更加开放、世界各国面临的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异化现象出现在各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消费异化问题因消费的特殊性越来越多的受到学术界关注。马尔库塞结合资本主义社会特殊的时代背景,立足西方发达工业社会消费异化现象本身,对渗透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消费异化现象进行批判,在借鉴前人理论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发重要。一方面,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给地方政府提供了重要税收来源;另一方面,房地产行业整体税收负担较重,税负水平的高低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战略。其中,土地增值税占房地产企业的税收成本比例较大,其征纳情况对于税务机关和企业双方的意义重大。房地产项目的开发流程长、涉及资金量大,必要的筹划手段,能够帮助房地产企业节省经营成本、稳定现金流,实现长续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使中国迈入了经济发展的“高速轨道”,信息革命的开展更是为企业创造了旷古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也使得企业间的角逐日益剧烈。随着竞争日渐白热化,当下企业间的角逐已经从单纯的产品市场份额的占据转化为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恰当的商业模式运用可以改善企业的经营业绩,提升公司的价值创造能力,“轻资产模式”应运而生,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吸引了学术界和实操界的大量目光。如何更好地利用轻资产运营模式,定位产业
人物是纪录片创作中的核心拍摄对象,他们既是事件的亲历者,也是故事的讲述人,亦是社会发展的中心。创作者通过对纪录片中人物的聚焦来向观众传递自己的态度和理念,这就需要在真实性的基础上运用丰富的手法建构鲜明而立体的人物形象。最终能否在观众心中留下难忘的人物形象,引发情感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部纪录片的制作水平和审美价值的高低。随着城市建设的进行,街头艺术逐渐成为城市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街头艺人们用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区和攻坚期,为加快经济方式转变、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我国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对此,政府颁布了一系列财税政策助力产业发展,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作为针对性较强的科技性税收优惠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否产生了激励效应?是否会随着优惠强度的增加出现明显的变化?考虑企业异质性因素,政策的激励效应是否存在不同?差异如何呢?上述问题的研究能够为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
人物形象塑造问题,历来是剧本创作的重点与难点。一个好的故事讲述者永远是在一个充满张力的戏剧冲突中写人物。有些剧本创作者开始一个故事的时候,总是急着设计事件与铺排情节从而忽略了对人物的打磨,这是本末倒置。因此,在剧本创作过程中对于人物形象设置的探索是十分重要的。为了避免出现扁平化的人物形象,在塑造人物时要注意许多问题,比如要追求人物多面性的性格态度、鲜明的人物弧光和强烈的戏剧性等等。个人作品《钢琴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