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企业逐步从以引进外资为主过渡到“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局面,21世纪以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逐步加快,201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达到1369.1亿美元,仅次于日本,在全世界位列第二位,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21988.8亿美元,次于美国和荷兰,位列世界第三位。虽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起步晚,经验少,加之最近几年美国开始推行“逆全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企业逐步从以引进外资为主过渡到“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局面,21世纪以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逐步加快,201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达到1369.1亿美元,仅次于日本,在全世界位列第二位,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21988.8亿美元,次于美国和荷兰,位列世界第三位。虽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起步晚,经验少,加之最近几年美国开始推行“逆全球化”战略,不断挑起与中国之间的矛盾,甚至与中国展开贸易战,大肆宣传反华言论,制造中国崛起威胁论,给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以致中国企业在海外直接投资风险快速扩张。文化因素相比较于政治、经济因素在较长时间内可以保持相对稳定,本文结合儒家文化圈独特性质,研究其与对外直接投资风险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能够丰富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相关理论和研究内容,另一方面也能够为中国企业更好地防范对外投资风险给予一定的帮助和借鉴意义。关于儒家文化圈与对外投资领域的研究多集中于文化因素与对外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作用上,本文在此基础上,研究当对外直接投资发生在儒家文化圈内时,对外投资风险的状况,搭建了Logistic决策模型,结合目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发展但面临的国际、国内投资风险日益上升的背景,综合使用文献归纳法、案例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并采用了2009年~2019年中国对外直接存量数据以及对应时间段由美国传统基金会收集的中国全球对外直接投资追踪数据进行验证,结果发现同处儒家文化圈能够显著促进对外投资,降低对外投资风险,但是不同的分样本群体中,这种作用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在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儒家文化圈对投资风险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儒家文化圈对风险抑制作用在发达国家群体比发展中国家群体更为显著,相比于其他行业,同处儒家文化圈在金融、能源以及信息技术等行业中,能够更好地起到降低对外投资风险的作用。本文基于对外投资基础理论、文化认同理论、社会关系网络理论以及外来者劣势理论,实证了同处儒家文化圈能够有效降低对外投资风险的结论,从政府、行业以及企业三个层面给出相关建议:一是打造儒家文化认同圈,促进区域政治经济合作,二是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建设,充分交换东道国信息和投资经验,三是丰富对外投资方式,明确权责划分,一旦出现投资风险,确保最大情况减少损失,本文的研究结论和建议能够为我国企业在进行对外投资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公众认为公司需要首当其冲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并且受到利益相关者的压力。为了应对这些压力,许多公司已经开始披露并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同时,随着中国家族企业面临代际传承和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许多二代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家族二代进入家族企业,并成为高层管理者,参与公司决策。随着中国40多年的改革开放,公民生活、教育和工作的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二代与父代的管理方式大相
城投债是我国经济体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色产物,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城投债形成背景和债券花式违约手段建立了城投债信用风险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并对城投债历史信用风险事件以及城投债现状进行宏观分析。虽然我国目前尚未出现过城投债的实质性违约事件,但是城投信用风险事件层出不穷,“17瓦房02”是首支进行债券置换的城投债,引起了债券市场的广泛关注,是具有标本意义的典型代表。所以,选取了“17瓦房02”债券置换案例来
橡胶作为四大工业原料之一,是日常生活与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材料,其应用覆盖了交通运输、医疗、农业等各个行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胶消费国与进口国,每年的消费约占全球消费总量的40%。但国内的天然橡胶产量仅能满足我国14%左右的需求,剩余部分全部依赖从国外进口,进口依赖度极高。近年来,受主产胶国减产、新冠疫情等因素,天然橡胶价格波动较为剧烈,涉胶企业面临的风险增大,因此对避险产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保持稳健增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升高,消费逐渐成为了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自2015年以来,我国消费金融市场快速扩张,在传统金融机构大力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同时,消费金融公司、网络小贷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也在积极布局消费金融市场,我国消费金融渗透率不断攀升。而与个人消费信贷的快速普及以及新型消费金融机构的日益壮大伴随而来的,是频发的消费信贷风险事件和居高不下的个人消费贷款
一直以来,储蓄仿佛是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镌刻在基因里的习惯。总的来看,我国一直是一个高储蓄的社会,但是除存款之外,家庭与家庭之间在风险金融资产的投资上又表现出巨大分化。学者对家庭间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分化原因的研究由来已久,但是多从较微观的层面出发,研究人口特征因素及背景风险等与家庭自身息息相关的微观因素的影响。然而我国疆域广阔,地区之间自然资源禀赋、金融要素禀赋存在着较大差异,这必然会对不同区域之间,
半导体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增长,被世界各国视为最为重要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我国半导体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依然面临人才匮乏、技术薄弱、产业合作不强等问题,以至于在关键核心领域仍然严重依赖国外进口。近几年,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从美国对华企业一系列的制裁措施来看,可以发现半导体技术是美国制裁中国企业的重点领域。为解决“中国芯”问题,政府多次出台相关政策以推动我
我国面临着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过高、基础设施资产难以变现的问题。2020年4月,基础设施REITs新规出台应运而生。基础设施REITs的出现有利于解决我国基础设施资产形成存量无法变现的问题,市场资金的参与能够扩大基础设施的融资渠道,使得基础资产变现并促进我国基建事业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国内类REITs与国外标准化REITs风险差异的相关研究可以为我国公募基础设施REITs试点以及国内REITs
房地产部门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认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对GDP贡献占比大。自从次贷危机之后,房地产业与资本市场的风险关联性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政府管理部门的重视,如何防范市场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导致系统性金融危机成为重要课题。我国政府为了控制房价采取了限购限贷,房住不炒等抑制政策,为了化解股市的投机炒作采取了严查场外配资等措施,但是调控效果并不太理想,2020年深圳二手房平均房价同比上涨高达34.
大量研究表明信贷扩张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信贷需求方包含企业和家庭,信贷扩张既可以使企业增加信贷获得资金来扩大生产能力,也可以刺激家庭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信贷扩张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可能因刺激的是企业生产能力还是家庭需求而有所不同。但部分文献仅关注信贷扩张对企业资源配置的改善和生产能力的提高,而较少研究家庭需求渠道的作用。事实上,家庭需求是信贷扩张影响实体经济的重要渠道。随着近年来我国家庭部门信贷占比逐
2019年底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我国各行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前,各类重大突发事件如地震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引发了学术界的关注。而新冠疫情作为2003年爆发的非典疫情以来的第二次爆发的影响范围广、影响程度深的公共卫生事件,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的关注。对此,本文以A股市场股票收益率变动情况出发,对此次疫情对A股市场各行业造成的冲击进行研究,并结合非典时期有效缓解各行业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