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情绪对创业板收益率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上海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love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衡量金融市场上股票和证券等重要指标不再仅仅是研究专业股票收益率、波动率等,而是又加了一门金融以外的学科,心理学引导的情绪对资本市场带来哪些反应,因为投资者由于获得的信息不同,对信息的解释不一,产生不同的情绪,进而影响收益。这些变化传统金融理论十分难解释,所以人们重新将理性行为假设下的理论重新提上日程,行为金融学对于投资者是否理性,他们的情绪将是否会引起股票收益和市场的波动有着不同的观点,传统金融理论和行为金融学理论的差异成为焦点之一,故触发了本文研究话题的讨论。
  本文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如下:1)通过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和实证模型加以说明,传统金融学的假设是不够准确的,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受情绪影响,进而会影响收益。2)投资者并不是厌恶风险,只是厌恶损失,更直观的解释了“处置效应”“羊群效应”的理论。3)对投资者情绪的研究是金融研究领域中的新角度,它有利于帮们从人的心理角度去解读股价波动和投资者行为的关系,从而抑制投资风险,获得收益,同时投资者情绪还间接验证了金融市场价格的规律。4)在现实应用中,如何将投资者情绪指标考虑其中进而来支持投资策略是我们以后需要努力做到的。股票收益和定价除了自身的基本面之外,投资者的情绪指标也是可以解释的原因之一,影响股票收益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为投资者情绪。
  千禧年之后国家鼓励金融创新,其中创业板,新三板甚至目前的科创板的开辟是我国股票市场的创新举措之一,本文研究内容主要是用多元线性回归和VRA相结合的方法,采用2009年6月-2019年6月十年的中国市场创业板月度数据,通过大盘看涨指数,换手率,股票融资占股票和债券融资的比例,基金折价率,新开投资账户人数作为情绪代理变量,其中直接指标通过大盘看涨指数和新开投资者账户数反应,换手率,基金折价率,股票融资占股票债券融资比例作为间接指标,MO,GDP,PMI,汇率,利率作为宏观变量进行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泰君安系统。结论发现,在五因子模型中,使用某些单独的情绪因子来解释创业板收益率时,相关性很弱,而利用复合多因子去解释时,解释程度明显提高,说明创业板收益率的影响不受某一种情绪带动,而是多方面情绪共同影响的。其次,牛市时大盘看涨指数,股票融资占股票债券融资比例对创业板收益率有显著影响,而在市场处于熊市时,投资者情绪对于创业板的收益率的影响会更大一些,需要点明是股票融资占股票债券融资比例在牛熊两市对市场的收益形成不同的表现,在牛市对创业板收益率成负相关,在熊市与收益率成正相关,由于此指标是国外非常典型的情绪指标,此指标对我国的创业板收益产生影响说明我国的金融市场不断开放,慢慢与世界接轨。第三,通过VAR模型的方差分解和脉冲反应来看,相同指标对比主板,情绪指标在正向冲击上对创业板收益率时期要比主板时期长,方差分解中可以发现主板收益率受自身影响要比创业板受自身影响大,主板在70%一80%以上。由此看出创业板不确定性高,风险大,收益率易受情绪影响。
  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点在于以下几点,1)股票板块选择性差异,前人多用主板指数进行研究,本文以主板指数作为对比,主要研究的是创业板收益和情绪的关系。因为考虑到创业板本身是比较新的板块,起步晚,风险大,波动相对剧烈,本文想研究是否这样更容易受情绪的影响。2)情绪代理变量上加了新的角度,例如本文用的是上月换手率而不是本月换手率,另外用了新开户账号,大盘看涨指数,以及杠杆占股票债券率作为情绪指标进行回归分析,控制变量除了国内的PMI,M0等常规宏观指标,还引用了美国的非农就业指数。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金融市场通过QFII/QDII等己慢慢向国际市场开放,与国际接轨,也就不能单一的只用国内的指标来衡量,美国非农就业指数是美国经济的显示器,而美国目前仍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美国经济的发展对世界经济是否存在有影响,回归结果果然是有相关性。3)与之前的研究结果不同的是,对于创业板股市来说,投资者的情绪和股票收益之间并不像前人研究的结果成负相关,而是存在更复杂的关系,本文将十年的市场周期分成牛、熊两个阶段,对不同阶段的情绪对创业板的影响分别解读,创业板的历史相对于主板并不久,目前又开创了科创版,这一结果丰富了之前只对A股的关系研究,同时这一结果或许也是代表未来新兴板块的方向,投资者对于新兴事物总是充满期待和希望,而情绪和收益的变动方向也是一种信号,那就是投资者对于资本市场创新的展望。4)研究模型上加入新的角度。前人研究多用CAPM/GARCH/FF三因子,本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VAR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多元回归主要是看情绪指标对收益率的相关性,而VAR更详细的阐述每个指标在置信区间内的脉冲反应,这个反应表明创业板收益率受到每个隋绪指标对的影响有多大。
其他文献
教学评价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教学功能,教学评价可以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主要是终结性评价,传统的评价方式存在中种种弊端,比如忽视学生学习的兴趣、忽视学习的过程,教与学过程分离等。形成性评价是针对传统评价方式的种种弊端而提出的,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作出评价
本人的论文工作是对汽车牌照自动识别技术的研究,主要探讨了图像处理技术和模式识别技术在车牌识别中的应用。一个典型的车牌识别系统包括图像捕获、车牌定位分割、字符分割、字符识别和识别结果处理等部分。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涉及3个部分:汽车牌照的定位分割、汽车牌照图像的处理和字符分割、汽车牌照字符的识别。对于汽车牌照的定位分割,采用对图像进行颜色聚类并结合数学形态学方法消除干扰,然后根据图像的二维直方图定位车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技术,在军事、环境、医学、空间探索以及工业、民用和家庭网络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与传统的无线网络不同,无线传感器网络通常运行在人们无法接近的恶劣甚至危险的远程环境中,电池无法进行充电,因此设计有效的协议及算法延长网络的生存周期以及自适应的协议来满足变化无常的应用,成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核心问题。目前,传统无线网络的协议理论不适合于无线传感器网络,针对无线传
  本文分析了十个阿拉伯数字的不同特征,针对不同的特征设计了不同的识别方法。对于每一个识别问题进行十个二分类的识别,然后再进行综合识别,得到最终结果;对待识别字符的预处理进行研究。着重探讨了细化,连通域标记,链码跟踪等技术。在细化技术中提出基于有效行的细化方法;在所用的MNIST库上进行实验,识别效果良好。
车型识别是一项针对智能交通系统实际应用需求而产生的一个模式识别课题,它的研究对于ITS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是针对车辆样本图像的分析实现对车型的识别,从样本集整理、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降维、分类器设计以及相似类识别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实验数据显示本文的车型识别方法是有效的,有较好的识别效果,识别率达到了94.54%。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一些工作:1.车型识别作为一个较新的模式识别课题,还
学位
自动人脸识别技术(AFR)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前沿研究课题。它试图通过计算机分析人脸图像并从中提取有效识别信息,达到辨认人员身份的目的。对AFR技术的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学术研究意义,而且具有潜在的巨大应用价值。经过近几十年特别是近几年来的研究,自动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用于人脸识别商业系统已经面市,但对应用条件的限制相当严格:在非理想可控情况下的自动人脸识别技术还远未达到实用化的程度
学位
随着石油储量的日益减少以及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传统车用燃料汽油、柴油的供应日益紧张,为此世界各国纷纷寻找清洁的替代燃料来替代传统的车用燃料汽油和柴油来摆脱对石油的过分依赖,以缓解车用燃料的紧张供求矛盾。我国也日益关注乙醇燃料车的开发,目前国家已经制定了相关规划,在部分地区开始推广乙醇汽油车。乙醇燃料虽然其本身不含硫、氮、磷等杂质以及乙醇燃料车尾气中的CH、CO及NOx的含量较汽油车少而被誉为清洁燃
学位
碳酸二甲酯(DMC)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绿色化学品,甲醇氧化羰基化合成DMC是一条热力学上有利、工艺成熟、原料廉价易得并且符合21世纪绿色化学理念的工艺合成路线。目前,该工艺采用的工业化催化剂CuCl由于Cl-流失存在催化剂易失活、设备腐蚀严重、产品被污染等先天性缺点。H型分子筛通过固体离子交换负载Cu′和Cu″低氯和无氯催化剂是目前甲醇氧化羰基化合成DMC研究热点之一,但是本课题组在前期的研究发现该
本文主要研究了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光催化剂NiO和TiO2/NiO,以及它们在光催化方面的应用。本文以静电纺丝法制备了NiO纳米纤维和TiO2/NiO复合纳米纤维,并对其进行了差热-热重分析(TG-DTA)、红外光谱(IR)、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表征。结果表明,煅烧后的纳米纤维表面光滑,直径约70-100nm。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水溶液结果表明:NiO纳米纤维50min后对亚
学位
本文研究了柴油加氢脱硫催化剂W-Mo-Ni-Co/γ-Al2O3的制备、表征、评价和改性。采用分步共浸渍法制备W-Mo-Ni-Co/γ-Al2O3催化剂,利用BET、XRD、TPD、TPR、IR及TEM等分析手段对其进行表征。考察了扩孔剂及焙烧温度对载体物化性质的影响;浸渍液的配制方法对其可溶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催化剂第一次浸渍后的焙烧温度和不同活性组分对催化剂物化性质的影响。此外,以FCC柴油作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