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性程序是指通过财务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相互关系的比较、分析来评估财务信息的合理性。分析性程序最根本的宗旨就在于通过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不是数据表面的勾稽关系来判断数据的合理性。
本文在综合西方学者分析性程序经验及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分析性程序应用于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的识别。本文旨在研究分析性程序在识别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虚假方面的应用,本文分绪论和正文两大部分,其中正文共有四个章节。首先在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一章回顾的有关理论综述,包括分析性程序相关理论、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理论以及会计舞弊治理理论。第二章分四节介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现状,分析产生会计舞弊原因、方式以及常见风险信号。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分别介绍分析性程序的主要方法与具体运用,再辅以两个典型案例研究。第四章立足于对国内41家由于会计舞弊被公开处罚的上市公司的案例分析,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模型构建了针对营业利润操纵的识别模型,该模型对会计舞弊公司和正常公司的识别率分别为80%、93%。最后在结论中提出识别虚假财务报告的一般程序。
研究主要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辅以定量模型验证,理论实证与经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国内上市公司会计舞弊进行分析,结合国外一些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案例,运用会计审计学等相关理论成果,揭示了以会计利润和现金流为目标的常见操纵手法,从定性角度介绍了会计舞弊的主要方式;并构建了识别模型以验证分析性程序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