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itas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体活动”作为人类一种最自然、最基本的生存状态,使得人们在长期地进化过程中达到了能量摄入与消耗持续而高效的平衡。但是随着自动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身体活动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渐行渐远,科技的“便利性”似乎造就了人们越来越慵懒的生活方式,这种最朴素的平衡的打破预示着人们最简单的健康基础发生了动摇。然而,人们较多关注了儿童青少年体能水平的持续下降,但对于其影响因素和发生机制却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而且体能与身体活动对儿童青少年具有不同的健康效益。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水平如何,受到哪些因素影响?身体活动水平与儿童青少年的整体健康是什么关系?个人、家庭、社会等多个层面的内、外部环境怎样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行为?……诸如此类的问题都还有待深入研究。因此,本研究以身体活动流行病学和社会生态学为理论基础,从个人与家庭环境两个方面着手,了解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分布特征,识别久坐行为、家长支持、运动益处与障碍认知、家长身体活动水平和受教育水平等因素与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之间的潜在关系。本研究主要采用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调查问卷(PAQ-CN)、儿童青少年久坐行为调查问卷(ASAQ-CN)、儿童青少年家长支持量表(ACTS-CN)、儿童青少年运动益处与障碍量表(EBBS-CN)、国际身体活动调查问卷(IPAQ)开展身体活动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调研。首先,本研究选取了上海市5所中小学校的847名学生(男生449人,女生398人)进行上述调查问卷与测试量表的修订,并获得了良好的信效度检验结果。然后,在我国各地中小学校开展了大面积的调研(小学三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学生),范围覆盖了上海市、重庆市、山东省、福建省、安徽省、内蒙古自治区等6个省(市)地区,共19425人。经无效数据的筛选与剔除,本研究录入分析的最终人数为18242人,其中男生9291人(51.9%),女生8951人(49.1%)。针对参与本研究的学生家长进行了选测,总人数为10599人,其中,母亲总数为6172人(58.%),父亲总数为4427人(41.8%)。此外,还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采集了被试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综上,本研究通过八个章节主要阐述了4个方面的内容:1)梳理了国内外身体活动流行病学和社会生态学理论的研究发展现状;2)修订了适用于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研究的调查工具;3)探索了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及其相关因素的分布特征与规律;4)构建了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系列研究,本论文得到了以下研究成果:1.修订了适用于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研究的调查工具修订后的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调查问卷、儿童青少年久坐行为调查问卷、儿童青少年家长支持量表、儿童青少年运动益处与障碍量表,通过信度和效度检验的结果表明均可成为测量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情况、久坐行为、家长支持、运动益处与障碍认知的有效工具。2.探索了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及其相关因素的分布特征(1)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整体水平较低,女生呈现出身体活动水平随年龄增长而持续下降的趋势,但男生的身体活动水平则出现相对平稳的波动变化,且在各个年龄段均高于女生。(2)我国儿童青少年具有严重的久坐行为,身体活动水平没有发现随其久坐时间升高而减少的规律,具有较高身体活动水平的儿童青少年仍然表现出有较多的久坐时间,两者之间并没有显示出前人研究所提出的“此消彼长”的关系。此外,儿童青少年的久坐时间没有发现显著的性别差异,但都表现出波浪式的“S型”的年龄变化特征,即8-11岁儿童青少年的久坐时间持续增加,但在11-15岁久坐时间开始大幅减少,而15-18岁的久坐时间又出现骤然上升的变化趋势。(3)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呈现出随速度、心肺耐力、下肢力量、灵敏性等体能指标的升高而升高的变化规律,但对于身体机能指标和体能水平中的柔韧性指标则没有表现出该变化特点。身体机能指标和柔韧性、灵敏性、速度、心肺耐力和下肢力量等各项指标均呈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中,除了柔韧性和灵敏性指标上女生优于男生以外,其他指标则均是男生优于女生。(4)我国儿童青少年运动益处认知水平普遍较低,其身体活动水平在各年龄段均呈现出随运动益处认知的提升而升高的趋势。不论男生还是女生,运动益处认知均随年龄增长而持续降低,且女生的下降幅度大于男生;而男生的运动益处认知在各年龄段均表现为比女生更加积极。(5)我国儿童青少年获得的家长支持普遍较低,其身体活动水平在各年龄段均呈现出随家长支持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不论男生还是女生,获得的家长支持均随年龄增长而持续减少,且女生获得的家长支持在各年龄段均高于男生。(6)我国儿童青少年家长的身体活动水平普遍较高。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与其父母的身体活动水平之间有不同的关系,其中,8-12岁低年龄段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水平表现出随父母身体活动水平的升高而升高的趋势,但13~18岁高年龄段儿童青少年则没有呈现该特点和规律。此外,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水平并没有表现出随父母学历水平的分布相一致的变化趋势。3.构建了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1)本研究基于身体活动流行病学和社会生态学理论,建立了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影响因素的整体结构方程模型,并针对不同性别和年龄导致各影响因素与身体活动水平之间的路径关系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建立了不同性别和年龄段的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这些模型能够有效适用于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研究实践。(2)总的来说,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受到日常久坐行为、运动益处认知、体能水平等个人因素和家长支持、家长身体活动水平、家长的受教育程度等家庭环境因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各因素直接地或间接地交互影响了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水平。其中,儿童青少年的日常久坐行为、运动益处认知和家长支持不仅直接影响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的高低,还产生交互作用进而影响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水平,是影响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最主要和最稳定的因素。同时,三者又作为中介变量,促进其他因素(如家长的身体活动水平和受教育程度以及儿童青少年体能水平中的速度和心肺耐力指标等)对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水平产生间接地影响作用。(3)从各年龄段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可以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活动水平受个人和家庭因素的影响逐渐减弱;且男生比女生的身体活动水平更不易受到个人和家庭因素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对16-18岁的女性儿童青少年,日常久坐行为对身体活动水平的直接影响已经趋于消失;对于13-15岁的男性儿童青少年,仅有父亲的身体活动水平和自身的运动益处认知会直接影响其身体活动水平;而对于16-18岁的男性儿童青少年,则仅有家长支持和自身的日常久坐行为对其身体活动水平产生直接影响。此外,8-12岁年龄段的儿童青少年体能水平中的速度和心肺耐力指标不仅会直接影响其身体活动水平,还会通过对自身运动益处认知的影响,进而影响其日常久坐行为,最终间接地影响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水平;而13-18岁的儿童青少年体能水平的各项指标均没有对其身体活动水平产生明显的影响作用。(4)总的来说,父亲对子女身体活动水平的影响大于母亲。8-12岁儿童青少年父母双方的身体活动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均通过间接影响家长支持因素而促进孩子身体活动水平的提高,但对于13-18岁的儿童青少年来说,仅有父亲的身体活动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在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中与其他因素产生交互作用而最终影响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水平,母亲则没有表现出相应的影响作用。
其他文献
体育课程内容、体育教材内容、体育教学内容是学界容易混淆的三个重要概念。通过对三个概念内涵进行剖析,认为三个概念分别归属于"课程研究与制定、教材研究与编写、教学研究
目的讨论颌面部手术瘢痕问题。方法收集有关颌面部手术与瘢痕相关问题的资料结合临床实践加以综合归纳。结果患者的自身因素和医生因素均影响瘢痕。结论通过合理的方法、精确
<正>前言宋代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划时期的朝代,在中国族谱史上也是有着重要地位。到了宋代,盛行到唐朝时期的"古谱"已经衰落,以新形式出现的族谱学开始兴起。宋代前后是各
会议
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的养老服务问题日益凸显,仅凭政府单方直接提供养老服务的方式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为实现养老服务供给的多元化,政府选择向社会组织
目的通过实验,明确应用一次性三腔型引流装置和墙式负压吸引装置行负压吸引时负压值的计算方法。方法应用负压表,测量使用墙式负压吸引系统时一次性三腔型引流装置引流管连接
文学通过展现各种社会意识形态,将真实的社会生活充分地反映出来;文学创作离不开经济,经济对文学创作也有着直接的影响。从经济学的视角,对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马克·吐温的
目的总结重症脑出血致中枢性高热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12月收治的61例重症脑出血致中枢性高热患者的降温措施和注意事项进行总结。结果 61例患者中发生高热23例
目的分析葛根素与奥扎格雷钠共同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7月期间收治确诊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20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全部患者均
<正>继家庭和学校之后,大众传媒正日益成为影响当代高校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力量。从人生观、恋爱观到价值观、消费观,大众传媒对高校青年的社会化塑造面面俱到,其影响不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