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变与反思:百年中小学文学教育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7次 | 上传用户:jin_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文学教育是语文教育研究中的重要论题,是一种以文学欣赏为核心,以情感培养为目的,全面凸显文学审美性、文化性与语言性的教育形式。自1904年“中国文学”独立设科以来,中小学文学教育已走过了百年历史。本文运用文献分析、历史比较、案例研究等方法,对中小学文学教育的百年演变历程作了全景式展示,对中小学文学教育的现实困境与问题作了掘进式剖析,对中小学文学教育的未来作了前瞻式构想。文章指出中小学文学教育要以“审美”为核心理念,突出文学经典教育,确立“文学语言”的主体地位。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对百年中小学文学教育作历史追溯,归纳不同历史时期中小学文学教育的特点,然后重点聚焦中小学文学教育的论争,揭示中小学文学教育所面临的理论与实践困惑。在此基础上,剖析当下中小学文学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面向未来,提出中小学文学教育的理念与策略。文章前有引论,后有结语,正文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历史的回顾与反思”。包括中小学文学教育的近代独立、现代转型和当代发展三个部分。清末新学制的颁行是中小学文学教育获得近代独立的标志,“文学”开始从传统的经史之学中分离出来。至民初,“涵养文学兴趣”成为“国文要旨”的重要内容。相对于中国古代的“泛文学教育”来说,处于独立期的中小学文学教育注重经典性、实用性与教化性,强调文学诵读。中小学文学教育的现代转型分为“激进”“沉思”“深化”三个时期。20年代改“国文”为“国语”之后,国语教材、国语教学都表现出对“文学”的高度重视,但国语教育偏重“精神”而疏于“技术”;30年代的中小学文学教育试图在“返本”与“开新”、“实质”与“形式”、“精读”与“略读”之间寻求平衡。40年代的中小学文学教育被提升到“了解固有文化”的高度,重视文学经典教育,重视中小学文学教育的科学探索,谋求“文学欣赏”与“语言训练”的有机融合。中小学文学教育的当代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即“汉语、文学分科与中小学文学教育的短暂繁荣”“工具论的产生与中小学文学教育的长期低迷”“人文论的兴起与中小学文学教育的复兴”。50年代,中小学文学教育作为独立的课程,拥有相应的文学大纲与文学教材;分科实验结束后,“工具论”长期主导中小学语文教学,文学教育成为语言文章训练的附庸:“人文论”以矫正语文“工具训练”的姿态出现于90年代之后。在现代性反思中,被冷落多年的中小学文学教育终于受到了应有的重视,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成为审美发现、情感体验与意义建构的过程。中篇为“现实的观照与剖析”。包括中小学文学教育的论争与困惑、中小学文学教育的问题与成因两个部分。文言与白话之争反映出中小学文学教育的转型困惑,“文”“道”之争体现出中小学文学教育的目标游移,语言、文学之争折散出中小学文学教育所面临的关系困扰。回溯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观照现实。中小学文学教育所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实用主义思想严重影响着文学教育的生态,科学主义思想在整体上控制着文学教学,主知主义对文学感受力的消解,文学教材囿于“教化”与“训练”模式,文学阐释中存在着深深的“工具情结”,受体制制约的文学教师普遍表现出文学素养的缺失。下篇为“未来的前瞻与建构”,主要论述了21世纪加强中小学文学教育的理念与策略。我们认为,破解中小学文学教育的问题,必须确立文学审美的核心理念,坚持以文学经典教育为学生奠定文化根基,强化“文学语言”在中小学文学教育中的本体地位,平衡精读与略读、阅读与活动、对话与建构、欣赏与创作等多重关系。
其他文献
文章对涉及综合评价方法的文献进行梳理,分别从单一评价与组合评价的角度将评价方法进行归纳、分类,并评述了各类方法的基本原理、优缺点,指出了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不足
文章以高阶理论为基础,研究公司中企业家的人口背景特征对企业社会绩效的影响。运用中国上市公司制造业样本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拥有输出型职能背景的企业家更倾向于承担
经过“七五”攻关研究,基本上找出我国南方稻区遥感水稻估产的方法、途径和问题,如用TM资料调查水稻面积、用综合方法进行水稻估产,并获得稻田光谱与水稻长势及产量结构的关
简要介绍了黄原胶的结构、性能;综述了它在化学工业及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重点论述了黄原胶作为悬浮剂、乳化剂、稳定剂、增稠剂等在日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具有优良的悬浮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改革,整个社会的就业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业制度的变革与高校的扩招,使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难度加大,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
以位于黄河下游沿岸的河南省封丘县为研究区域,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地理信息系统和景观格局计算软件,分析了该区域1990、2000年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的变化特征,运用典型相关分
在现今社会,许多教育思潮正悄然影响着学校音乐教育,而音乐教育也因他们影响的日益凸显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从终身教育的维度来研究音乐教育,着重探讨把基础
科学知识是由自然界及其本身具有的性质和规律决定,还是由研究科学知识的人所在的社会所构成的“外部”因素决定,是科学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实证主义认为关于自然界的中
文章以旅游者的体验需求为导向,明晰了温泉度假地体验设计理念,并运用科特勒的产品层次理论对游客在温泉度假地的体验层次进行逐层的分析,从体验需求的角度对温泉度假地的项
本文从厚翻译的视角出发,对我国翻译史上最典型的厚翻译的例子——严复所译的《天演论》进行再度考察。本文之所以称为“再思考”是因为笔者的考察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