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投资者与股权激励有效性研究 ——基于沪港通政策的经验证据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yueshen19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企业多采用职业经理人来管理企业日常事务,出现了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会产生一系列公司治理问题。为了解决企业委托代理的问题,股权激励制度应运而生,这一模式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应用较为成熟,可以很好的将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结合起来,减少代理成本。我国一些企业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但效果却参差不齐。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案例研究,一方面肯定了股权激励实施的积极效应,同时也发现了我国企业以往在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时存在较大的问题,无法真正实现激励效应反而成为某些企业管理者谋取私利的手段,表现为管理层关于股权激励计划制定的话语权过大、部分企业股权激励偏向于福利性质的激励而非实质性的激励。我国企业内部并无独立机构制定股权激励计划,独立董事与监事会也无法对企业股权激励进行有效监督。股权激励的实施受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影响,部分企业的股权激励方案设置不合理,如激励条件流于形式、授予价格过低、等待期较短、激励考核指标选取不合理、行权条件过于宽松等,存在变相发放福利的情况。这不仅不会缓和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反而损害了企业股东的利益。相关研究表明这是因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成熟,监管力度弱造成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的资本市场陆续开放。我国资本市场开放始于1991年发行B股,近年来也一直在积极的探索合理的资本市场开放模式,出台了许多资本市场开放政策,新兴的资本市场吸引了大量来自境外的投资者,这些投资者为我国资本市场带来新的活力与生机,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在研究新兴资本市场时侧重于从宏观角度出发研究资本市场开放所产生的影响,但其对微观经济的影响同样值得探究。本文主要研究境外投资者与我国企业股权激励之间的关系。以“沪港通”政策的实施为自然实验背景,运用多期DID(Time-varying DID)的研究方法,考察在“沪港通”这一资本市场开放政策下,境外投资者的进入,对我国企业股权激励有效性的影响。文章主要采用基准回归、稳健性检验等方法来开展研究。分别探讨境外投资者与企业股权激励计划激励强度、股权激励行权条件、高管持股、股权激励效果之间的关系。为我国资本市场开放与企业经济后果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境外投资者对我国企业实行股权激励的方式和结果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大量的投资额、先进的治理理念与更为严格的监督机制使得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行为更加规范有效,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管的持股行为,实证结果表明,境外投资者对企业发布股权激励计划实施股权激励存在约束作用,企业通过股权激励计划发放的激励股份数减少,股权激励强度降低;境外投资者促使企业制定了更为严格的股权激励行权条件,企业股权激励行权价格相对提高,这对被激励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业绩要求,保证了股权激励计划的可靠性;同时,境外投资者所带来的强有效的外部监督和先进的治理理念,也给予了企业高级管理者对企业发展前景充足的信心,增强了高级管理人员持股的积极性;在境外投资者的积极作用下,我国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有效性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分组比较后发现非国有企业股权激励有效性受境外投资者影响大于国有企业。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对我国资本市场的监督,建立健全相关政策。积极开放我国资本市场,引导境外投资者参与我国企业治理,进而促使我国企业治理水平提升、资本市场成熟发展、经济社会不断进步。(2)完善我国股权激励相关法律法规,针对股权激励出台更为详细的方案制度,对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积极的引导,提高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信心与动力,加强监督,为企业高管持股提供更多的途径,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的股权激励效用。(3)改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充分发挥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监督作用,设置独立的机构开展股权激励活动,促使我国企业的股权激励行为更加独立,股权激励方案制定更为合理科学、股权激励模式更为丰富多样、行权条件更为严格,真正实现股权激励的效果。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财富日益增多。人们在追求美好的生活品质、改善生活后,对资产的选择和运用上有了多元化的选择,如何使资产保值或稳定增值成为高净值人群和企业高度关注的话题,选择专业的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代其理财产生了大量的需求。在金融领域,信托与银行、证券、保险通常并称为“国家金融体系的四大支柱”,自1979年中国信托业成立至今已有40年的发展历史,渐渐的从幕后融资平台转向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
我国财政部于2018年发布了重新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以解决原租赁会计准则包括分类标准缺陷在内的一系列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范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及相关信息披露,提高租赁双方的会计信息质量。新租赁会计准则框架下,承租人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不再区分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而是全都采用资本化处理方式,即企业发生的经营租赁业务也同样需要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反映,且采用与原租赁会计准则中融
证监会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进而维护资本市场的有序运行与持续发展,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和引导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行为,从政策层面对上市公司派发现金股利的频率与水平作出了半强制性的规定,对于有利润却不分配的企业证监会将予以关注。半强制分红政策颁布以来,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分配现象得到改善,现金分红水平与连续性均不断提升。若公司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与稳定的现金流作为支撑,则其高派现行为无可厚非;相反
随着经济复苏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我国企业数量正在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在“一带一路”政策的指引下,中国企业的雄心不再满足于国内市场,大量企业开始把目光放向更广阔的海外市场。而对于大型集团的扩张速度不断加快,业务种类不断增加,区域化事业部的缺点开始显现出来,重复冗余的事务性工作将职能部门的时间挤满,传统的管理观念不再能满足这些企业的熊熊野心。企业不断壮大扩张,伴随着企业的管理成本不断增长,此外,在越来越
目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政策监管趋于严格,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民营上市公司普遍规模较小且信誉不高,不存在国有性质的隐形担保,因此在银行取得贷款的额度非常有限。而股权质押由于融资效率更高、交易方式更加灵活、流程相对更简便,受到市场的追捧。2017年以后,随着金融去杠杆从负债端到资产端的深入,高比例、高频率股权质押引起流动性风险的负反馈效应更加凸显。一方面,股市下行会加剧质押股票的平仓压力,并向市场传递大股
我国工业水平从改革开放以来实现迅速发展,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智能装备制造业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作为智能装备制造行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我国注塑机行业近年也迎来了喷井式的发展。更多有潜力的民营企业也是如雨后春笋般地大量涌现,随之而来的是更加激烈的竞争。然而,随着企业间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大,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已经跟不上企业的发展步伐。企业需要的不再是传统成本管理模式在“料、工
在全新的经济形势下,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这一形式来完成自身的转型和升级,却普遍存在高估值、高溢价导致高额并购商誉的现象,将诸多企业置于面临较大商誉减值风险的境地。因此,许多企业选择在并购时约定对赌协议,对标的企业未来三年的业绩进行对赌,以此来管理“双高”带来的并购商誉减值风险。但随着对赌协议这一概念的普及,如何合理且恰当地设计业绩承诺成为了困扰并购企业的一大难题。如果将业绩标准设定得过高
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力量,职能广泛,利益相关者众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业更是高歌猛进,对外开放力度加大、国际竞争力增强,在速度、广度和深度上均有长足进步,现在已经形成一个涵盖类型多样的庞大商业银行体系,成绩有目共睹。近年来,我国经济整体发展态势稳定,各类产业发展均取得良好成效。由于互联网、物流以及交通的逐步渗透,为其他行业的渠道下沉提供了极大的可操作性
对于城市商业银行而言,小微企业贷款是城商行重要的业务方向。但是小微企业信贷的高风险特征对小微企业贷款规模的增长起到了一定制约的作用。小微企业贷款的内部控制是城市商业银行应对小微企业贷款风险的重要措施。对于A城市商业银行而言,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发展迅速。但是A城市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尤其是不良贷款规模持续上升,使得A城市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增高。本文在此背景下对A城市
创新是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我国的民营上市公司是国家创新的主体,在经历了粗放型经济的快速发展后,普遍面临着技术水平落后、缺乏创新能力的问题。与此同时,技术并购作为一种新兴的有效获取外部技术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近年来逐渐成为了企业并购中的主流类型。为了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越来越多的大型民营企业选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