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学习一般是指个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或能力。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交给学习者现成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教会学习者如何学习数学。数学学习的任务也不只是积累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学习者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因此研究数学自主学习是社会发展、个体发展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需要。就此项研究来说,其在理论方面的意义为:扩展研究的切入角度,丰富研究的手段,充实数学自主学习理论;在实践方面的意义为:分析自主学习教学的困惑,重塑学生的自信心,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这项研究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案例研究法、实验法等方法,以昆明市第二中学为例,进行初中数学自主学习的实验研究,并辅之以质与量的研究。在量的方面的研究为:在昆明市第二中学不同教龄的男女教师间,开展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和促进数学自主学习的教学行为两项调查,对该校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水平和教师促进数学自主学习的教学行为现状进行描述统计及相关性分析,以明确昆明市第二中学数学自主学习模式的实施的总体状况;对数学教师自主教学现状进行半结构性访谈,了解该校数学教师自主教学观及教学面临的困难和解决办法。在质的方面的研究为:在昆明市第二中学进行课堂观察,参与教师备课、教研活动等教学活动,提取课堂样本,利用听课量表等工具对该校进行数学自主学习教学组织与策略分析。经过研究的发现,在此模式下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较快,其数学的课堂气氛与传统课堂相比更为活跃,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意识也得以增强,教师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了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