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语文课外阅读兴趣激发策略

来源 :科教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兴趣激发的策略问题,着重从氛围营造、方法指导、活动延伸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兴趣激发
  【中图分类号】G658.3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10-0058-0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扩展自己的阅读面”,“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的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人们已逐渐认识到了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因此,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而要使学生能自觉地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最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思考一:氛围营造。
  学校、班级是—个小社会。可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创设读书的大环境,形成读书的好风气。教师可在教室里张挂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并要求学生做到:进门轻轻,走动轻轻,交流轻轻,创设一个安静的读书氛围。这时再放上一段轻音乐,静谧、清幽的环境让学生感觉读书真好!同时教师自己也要爱读书,不仅要读经典作品,还要多接触少儿报刊、图书等,能根据学生的胃口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跟学生一起阅读、分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置身于这样一种氛围,一定会受到感染、熏陶。
  思考二:方法指导。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看书必须同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话,才能酿出蜜来。”然而,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方法。
  课外阅读教学最质朴的要求就是要让孩子们“好读书”,能从阅读中体验快乐与充实感,并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获得基本的鉴赏能力,增强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尽量使儿童的课外阅读真实一点、朴实一点,关注孩子实实在在的需要、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责任。课外阅读指导呼唤宽容的空间,呼唤科学的阅读,呼唤对阅读的新的解读和认识,从而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思考三:活动延伸。
  当学生课外阅读积累到一定的时间,课外阅读量达到一定的程度,对人文内涵有了一定的感悟时,那就很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状况开展丰富多样的读书活动,使学生得以把自己的所得展现出来,让他们更热爱阅读。这些活动要灵活、有趣,要能激励学生的进取心,使学生感到喜悦。其形式很多,或是举行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或是展览优秀书籍、读书笔记,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通过条件创造,让学生广泛地“读”,大量地“读”。
  1、尝试日记赠言。
  “多读书,多收获;少读书,少收获,一天不读书,一天无收获;一生不读书,一生无收获。”“读书是笔财富,一笔价值无比的财富。”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还可尝试日记赠言的形式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除了教师给学生赠言之外,学生之间也可采可进行轮流互赠。运用这种方法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让他们慢慢地从中悟出道理,久而久之就会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自发的、主动的具有渴求热望的自我行为。
  2、组织编辑活动。
  (1)自主编辑班刊。
  中、高年级可定期组织学生编辑综合类小报,由各阅读小组组长组成班级编辑部,集中介绍课外阅读获得的各种信息,有文学的,有历史的,有科技的……拼贴可以,手抄也行。
  以本班为例,班刊的编辑已有了很大的进步:班刊已由最初的只有几个人的稿子发展到今天全班大多数同学的稿子;从单一的栏目到今天的众多栏目;从习作到小幽默、小实验、科技小论文;从封面封底的“移花接木”到学生自己创作。如此,既锻炼学生处理阅读信息的能力,又促使学生进一步的多阅读、多积累。
  (2)自编作文集。
  可让学生把自己一学期以来的所有作品(包括周记、日记、练笔、读书笔记、考试作文等)进行整理、修改,或打印,或手写,编辑自己的作文集,开学后就留在班级的图书角,作为大家课余阅读的书籍。这不仅是一个整理的过程,还是一个展示的过程,接受检验的过程,也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实践表明,通过让学生自编作文集,学生在其中表现出了许多思想火花、智慧闪光,此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都是一个很好的反思与借鉴。
  3、开设读书节。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校可定期设立读书节,举办各种读书比赛活动。低年级可组织学生进行儿歌朗诵擂台赛、绕口令擂台赛;中、高年级可进行古诗文背诵擂台赛、讲故事擂台赛。此外,为了使学生课外阅读不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在读书节中还可举行读书感受交流活动。学生可联系课文内容(节选)介绍自己阅读的原著,介绍自己阅读的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也可介绍课外阅读的与课文相关的读物,如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读书节时有的学生带来了《安徒生童话选》《格林童话》来谈体会。
  总之,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是激发主体意识的前提。21世纪是知识化、信息化、学习化的社会,加强课外阅读,不仅是时代对语文教学的呼唤,更是世界范围教育成功的经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不断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才能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知识,形外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张日、姜余林,激发阅读兴趣三法 [J] 小学语文教学;1994年04期
  2、庞晓兰,如何让孩子喜欢阅读,产生阅读兴趣 [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8期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234.86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10-0051-01  当前许多教师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主要以教师传授为主,采取填鸭式、注入式的方法,反映在数学教学中则是重灌轻导、重讲轻练,强调一致性,忽视学生个性发展,造成学生被动学习,对数学学科缺乏兴趣,甚至苦学、厌学,对双基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更无法谈及。为改变这些弊端,我在数学教学中开展了“创设
期刊
【中图分类号】G257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10-0049-01  与初一新生家长交流,不难听到“我孩子初中语文成绩为什么不及小学?”诸如此类的话语。透过这些话语我们可以看出,不仅学生不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甚至家长也不适应孩子在初中的表现。为何会出现此现象?分析原因有:  (一)初一新生跨人初中大门,心理年龄特征仍处于半幼稚、半成熟、半独立、半依赖,自觉性和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58.3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10-0047-01  班集体的凝聚力是指班级对每个学生的吸引力和向心力,以及团体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团结的程度和力量。它可以通过班级成员对班级的向心力、责任感、集体荣誉感来表示。班级是孩子们成长的园地, 每一个班级都是一个整体。那如何提高一个班级的凝聚力呢?结合多年的班级管理经验,下面是我的几点看
期刊
【摘要】作为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我们要结合学生的这一特殊时期的特点,引导学生以健康发展为班级目标,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树立远大的理想,不断探索班级管理的新思路,才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我在班级管理中更注重管理的艺术性。即“五心”的教育方式。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G728.8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10-004
期刊
【摘要】在教学手段日益丰富的今天,多媒体教学凭借它直观、快捷的优势,在许多学校被广泛使用。多媒体教学作为一个新的教学模式,由于产生年限较短,实践运用基础不深,绩效测定标准不完善,存在着一些瑕疵与弊端。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传统;结合  【中图分类号】G373.56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10-0039-02  在教学手段日益丰富的今天,多媒体教学凭借它直
期刊
【摘要】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除了书本上的知识外,我们还应当让学生多读一些课外书籍,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在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把阅读中见到的精彩片断、优美词句、富有哲理的内容等摘抄下来,作为他们今后写作的材料储备库。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优美词句;储备库  【中图分类号】G648.6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10-0052-01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如果没
期刊
【中图分类号】F530.3【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7-0139-03       (一)父亲,当我在键盘上敲出这两个字的时候,我的内心里有如沐春风般的温暖,亦有那酸甜苦辣般的五味杂陈、、、、、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父亲的身影一直都是那样的伟岸和高大,在他的脸庞上一点也看不到那种农村男人的胆怯和畏惧。甚至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有点太过严厉。  我是独生女,在那个80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48.25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10-0054-01  以前流行的看法:数学素质就是数学思维能力,亦即数学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其核心是逻辑思维能力。然而数学素质是人类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指人的数学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人的数学素养,它应包括数学意识、问题解决、逻辑推理、信息交流这四部分。怎样才能实施数学素质教育呢?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48.62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10-0053-01  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重要原则。正如恩格斯所说:“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课程标准》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如何运用哲学观点,根据《课程标准》的要
期刊
【摘要】专心倾听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同时一个人是否会听,还将直接影响其社会交往的能力。倾听是一种习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品质,一种素养。  【关键词】小学英语;倾听能力;主要途径  【中图分类号】G658.5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10-0055-01  “学会倾听”是新课标中对低年级小学生提出的一项重要目标,对学生进行专心听讲习惯的培养,实际上是对小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