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者 倾听者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razhong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让学生学会倾听”,要让学生学会对所听的内容进行欣赏、理解、批判等处理。然而目前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的“倾听”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笔者做了一些调查,在调查中发现了以下几种现象:
  现象一
  小学数学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小孩子积极踊跃举手回答问题,但是真的让他站起来说时,往往他的发言和前面的同学一样。
  现象二
  目前,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课上一种常见的学习方式。小组长需要不断维持秩序,同时在汇总大家发言的时候也很难把大家的想法记录清楚。
  现象三
  课堂上,教师在按照教学设计进行着自己的教学进程,请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自己的目光却并没有注视发言的孩子,对孩子的发言并没有切实听取。
  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笔者查阅了有关文献资料,调查研究了这些现象,对其中存在的原因做出了如下分析:
  1.现如今的小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们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对长辈的话却是很难听得进去,从而形成了不太愿意去听取别人的表达的习惯。因此,课堂上他们往往只在意自己表达自己的意思,不懂得通过倾听去获取知识。
  2.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更多关注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的倾听能力则是一种隐性的效果体现,也许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会把它作为目标之一,但在衡量目标达成情况时会自动忽略。因此教者对孩子倾听习惯、倾听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太好的举措,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
  3.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也不能做到很好的倾听,教师的言传身教也似乎在告诉学生倾听的不重要,现象三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综上所述目前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的“倾听”是有缺失的,课堂上的倾听主要产生于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怎样改变目前的状况,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倾听的习惯和能力,笔者开展了一些研究,并做出了一些尝试:
  一、给予目标——让孩子愿听
  1.建立学习小组,提出倾听的要求
  在数学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十分常见,设置合作学习的内容, 安排有效的训练,可以使学生在合作中集思广益,博采众长,这对学生能否倾听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学生想要完成小组学习任务,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倾听能力。
  2.倾听训练,让孩子知道必须要听
  听,似乎人人都会,但是听的效果如何,如何能做到听中思考,听中判断,听中汲取,就需要经过有效的训练。让每个孩子明白倾听训练的必要性,带着任务去进行倾听训练,并提出倾听训练的具体要求才会有较好的效果。
  (1)先听再复述。提出听后复述的要求,要求孩子听中强记,及时检查学生倾听的效果,要求复述。
  (2)听后要求回答。在数学课中要有针对性地回答,而听清楚、听懂是答对问题的前提。
  (3)听写结合训练。语言表达的内容转瞬即逝,学生听了,能否记住,记忆存在的时间是有差异的。教师可以开展以下训练:1、一些课后的作业可以口头布置。2、口算训练。教师口头出题学生口头回答,也可以生生之间开展。3、听记训练。口头述说学生记录。4、应用题口头述说,让学生记录条件和问题。
  (4)听辩结合训练。可以采用两种形式:1、专门进行听辨训练,可以安排在数学实践活动课中进行。2、利用课堂上随机生成可以利用的资源,引导学生在听的基础上开展辩论,去伪存真。
  二、方法指导——让孩子会听
  1.让教师自己成为“教材”
  (1)教师要静静地听
  现在的学生善于表达却不善于倾听,在课堂上有强烈的表现欲,急于发表个人见解。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非常多,课堂上气氛活跃,此时教师应该怎样表现?我觉得教师要让自己成为教育孩子倾听他人的“教材”。自己先学会倾听,耐心倾听,做学生的忠实的“听众”。
  (2)真诚地帮助学生解疑
  教师作为数学课堂的组织者要具备良好的组织和调控能力,良好的倾听习惯,敏锐的分辨和观察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捕捉动态生成,从而更好地驾驭课堂,组织教学,帮助学生答疑解惑。
  (3)用真实的感受和学生交流
  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交流要发于内心,表露于外,教师要善于应用肢体语言、面部表情来表达情感。通过这些把认可、赞赏等信息传达给学生。
  2.让孩子掌握方法
  (1)认真听取。倾听时做到认真听取,边听边想,听明白他人所表达的意思,理解并弄清这种想法的由来,做到真正听懂。
  (2)取长补短。引导学生,要使自己正确发言,就要先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而后进行思考,加工整理使自己的理解得到提炼升华,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3)耐心诚心。作为一个听众,要耐心倾听发言者的每一句话,诚心学习采集他人之长。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互相尊重和理解。
  (4)积极思考。在倾听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倾听思考并学会评价。
  三、激励欣赏——让孩子乐听
  1.口头表扬:及时表扬正在倾听的孩子,这一点对低年级的孩子更有效。要注意及时言语表扬,促使孩子人人努力参与倾听。
  2.活动激励:在课堂上利用小组比赛的形式对小组活动开展得好的进行表扬。内容上,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讨论。组织学生争夺各种倾听能手的荣誉称号,吸引孩子乐于倾听,在倾听中不断成长、不断提高。
  3.成就激励:在教学中,有意识的让孩子体验倾听带来的收获和快乐。让他们产生因为倾听而带来的成就感,不单纯的是老师的表扬和肯定,更重要的是自己通过倾听取得了进步。
  总之,我们要让学生愿意听、学会听、乐于听,让倾听成为一种习惯;让倾听成为一种基本素养;让倾听成为学习数学的一把金钥匙。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龙池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客观存在着学生厌恶英语学习的心理,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学生普遍缺少英语学习兴趣,把英语学习视为任务或者负担,从而丧失英语学习动力,因此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成为广大教师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兴趣;氛围;手段;模式  职业学校英语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热情与培养英语学习兴趣一直是英语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夸美纽斯曾经说过
化学基本概念是整个中学化学知识的基础,加强基本概念教学,能使学生对化学所研究的物质及其变化的认识不致停留在低级的感性阶段,能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化学所研究的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掌握好化学概念是学生学好基础理论、定律、公式的前提,也是发展学生智力,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因此,基本概念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高效地进行化学概念教学?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教学。  一、从实验事实引出概念 
【摘 要】本文用教学中的实例介绍《几何画板》在视障学校空间与几何的应用,探究信息技术在盲校数学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空间与图形;几何画板;视障学校数学教学  空间与图形部分是有关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是建立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部分,在学生认识客观世界中起重要的作用。低视力障碍学生视觉认知存在缺陷,在图形认知上存在困难,几何直觉较差,逻辑推理能力
探讨了采用专门的双气路设计和双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一次进样测定自发气调包装中O2、CO2和C2H4浓度的方法,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色谱条件和分析操作程序.对样品进行了五次测量,
笔者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不仅怕写作文,而且怕学古诗词,这种现状,引起了本人新的思考:我们能不能找到一条途径,将古诗词教学和写作训练结合起来,做到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又能使学生在古诗词学习过程中学以致用,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呢?笔者在近几年的古诗词课堂教学中,做了一下几点有益的尝试:  一、发挥想象,化诗为文  教学一些古诗词时,可以指导学生将古诗词扩写或改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发布的一份“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研究报告表明,与美国的研究型大学相比,我国985高校的学生表现最差的就是“课堂提问或参与讨论”:在“课上提问或参与讨论”题项上,选择“从未”的中国学生超过20%;只有10%的学生选择“经常”或“很经常”。美国大学生作出同样选择的,分别是3%、63%。  其实,不会提问的仅仅是大学生吗?不是。这也是中学生面临的最大难题,在课堂上尤其是英语课堂上他们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