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视角下中美职业观对比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4040705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美两国具有不同的价值观。本文以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为视角探讨中美两国的职业观差异,并探求原因,旨在促进两国密切交往,为我国的职业教育及跨国公司的人才管理提供启示。
  【关键词】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职业观
  一、引言
  职业观是每个人对职业的认识、态度及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其影响到每个人对职业的认知、选择。中美两国具有不同的职业观。本文以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为视角,对中美两国职业观进行比较并总结差异原因。
  二、中美职业观差异
  霍夫斯泰德提出五大文化维度,即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不确定性规避,权利距离,阳性主义和阴性主义,长期与短期价值取向。研究发现,中美两国职业观存在以下差异:
  1.职业价值观。集体主义的特点是社会内部各群体之间存在着严格的区别、界限,群体内的人能对所属群体表现出绝对的忠诚。具有集体主义倾向的中国人在工作中时刻以集体的利益为重并且对工作单位有很强烈的感情依赖,甘愿为工作单位付出自己的心血。美国公民崇尚人权平等、独创精神,热衷通过竞争彰显自我价值。個人利益先于集体利益,公民都享有财产权、言论和自由表达权。几乎每个雇员都会为自己的利益斗争,频繁出现的罢工运动更是他们争取个人权益最激烈的表现。
  2.职业性质。在职业性质方面,中国公民更加倾向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等人员流动相对稳定的单位。这一现象符合霍夫斯泰德文化价值维度中的长期价值取向。即在工作的选择方面,把关注点放在工作所能带来的长期效益方面,接受缓慢的结果。美国属于短期价值取向社会,即将关注点放在当下。因此美国公民倾向选择具有挑战性、能激发自身兴趣的工作。他们认为只有在不断的变化与挑战中才能发挥个人潜能,实现自我价值。
  3.职业目标。中国人的职业目标是一种既能满足大众评价标准又相对稳定的目标。而美国公民的职业目标是找到一份能发掘个人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工作。因此挖掘自我潜能、寻找存在的意义是美国人不懈追求的职业目标。
  4.职业环境。霍夫斯泰德所提出的不确定性规避指人们面对所感知到的不确定、或是无法预测的环境中所产生的不安程度。中国属于高不确定性规避社会,因此在职场中会制定较多的规则制度,以谋求整体一致性,并且在职场中信仰绝对真理、专家权威来规避不确定性。美国属于低不确定性规避社会,易于接受工作中的不确定性。崇尚个人能动性,厌烦规则对人的束缚,更多的信赖自己而非权威。
  权利距离是指社会中最底层的人民所接受和认同权利的不平等程度。中国属于较大权利距离的国家。因此中国职场具有高度的集权性,注重等级划分及排序。人事监管方面所占比率大,有严格而僵化的价值评估体系来确定每个工种的高低贵贱。而美国属于权力距离比较小的国家。美国公民信奉平等主义,认为等级的存在是不公平的设定,因此在美国职场中上下级等级并不明显。
  三、中美职业观差异原因
  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所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物质条件都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因此中美两国职业观的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地理环境。文化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半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得中国人只能在几乎封闭的空间谋求发展,因此中国公民更加倾向于选择相对稳定的工作,遵守职场规则,尊重权威。美国海洋型的地理结构使得美国公民形成了敢于冒险、乐于竞争的性格。因此在职场中追求自由,力求实现个人价值。
  2.经济体制差异。中国小农经济使得中国人形成了保守,中庸的国民性格,因此倾向于选择稳定的工作。同时具有遵守原则,不善变通,缺乏创新性的特点;美商业文明使得美国人民形成了冒险,进取的民族性格。因此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喜欢选择有挑战的工作来寻找自我价值。
  3.意识形态。中国受儒家思想影响明显,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可以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即为了完成共同使命每个个体都要担负责任。这一意识形态使得中国人形成强烈的集体主义观念。因此在职场中,中国人倾向于将个人的力量贡献给集体,通过集体的发展,谋求自我发展。受基督教的影响,美国对个人价值极为重视。基督教认为个人都具有改造自己改造社会的能力。因此美国公民在工作中频繁变更工作环境,以期发挥自我价值。
  四、建议与启示
  首先,端正职业观。学习西方的勇于探索,乐于创新的精神,加强时间观念,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要意识到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需要继续发挥集体主义精神。其次,加强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可塑造良好的技术及正确的职业观。最后,跨国公司要加强对员工的了解,协调各国家职员的职业观。同时建立与员工文化背景相适应的激励体制,力求在差异性的激励体制中表现出最大的公平性。
  五、总结
  中美文化的差异催生了价值观差异。本文以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为视角探讨中美两国的职业观差异,并探求原因,以期促进两国密切交往,为我国的职业教育以及跨国公司的人才管理提供启示。
  参考文献:
  [1]G.Hofstede,The Cultural Relativity of the Quality of Life Concept Cutural and Communication and Conflict[J].2000,139.
其他文献
【摘要】多模态话语理论在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迅速发展,高校教师意识到了利用多模态手段进行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本文主要从词汇、视听、网络自主上机教学方面分析了多模态的应用,并且对应该注意的方面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多模态;大学英语;教学;方式;问题  所谓多模态就是把听、视、触多种感觉通过图像、声音、动作等方式进行符号资源的交际。在多模态理论中包含有五个模态,即视觉模态、触觉模态、听觉模态、嗅觉模
【摘要】将现代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运用于英语语言测试是当今语言测试研究的趋势,计算机辅助英语测试中的信度和效度是评判测试质量的两个重要标准。本文通过对比国内外计算机技术在测试中的应用,尤其是适应性英语语言测试的应用及发展,介绍了计算机辅助英语测试的优势,最后提出了目前语言测试中计算机技术所面临的问题及启示。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适应性测试;英语语言测试  一、计算机自适应性英语测试在中外的发展历程
In the middle of July this year, I got the great honor to attend the summer camp held by Shandong University as a tudent representative. Although it has been more than a month since the event, the sho
【摘要】英语作为高中课程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其中英语阅读占有重要位置。这要求我们重视自身英语阅读水平的提升。英语阅读是一项综合能力,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积累。然而在我们高中生现阶段的英语阅读学习当中,往往不能掌握好的方法,使学习受到局限,导致阅读水平提升困难。因此,我们要认识到英语阅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了解英语阅读的重要性,不但要跟着老实的思路学习,同时要注意自我提升阅读能力。  【关键词】高
【摘要】高中英语成绩关系到学生未来的高考,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难免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可能考试的内容上,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但是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学习方法单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厌学的情况,导致哑巴英语的情况也随之出现。为了改善当前英语教学的情况教师应当改变教学思维,以学生为主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互动式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教师则主要
Human desire is a wide-covered topic in Renaissance literature. Human desire can be considered as a kind of ambition, longing, craving etc.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also be related to pleasure, avaric
角色:Goldilocks、Goldilocks ‘s Mum、Dad bear、Mum bear、Baby bear、Narrator 道具:鲜花、篮子、帽子、凳子(三把,有一把坏的)、桌子、碗(大中小各一个)、长凳子(当床)  Narrator: Long long ago, there was a little girl called Goldilocks. She was very nau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是把情感教育作为课程的首要内容之一,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观念。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应该把情感教育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及重要目标,把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放在首要位置。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英语教学;情感教育;以学生为本  【作者简介】王亚玲,青岛黄海学院。  一、情感教育的主要内涵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作为国际性语言的英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高等院校都开设了英语专业。电视广播大学为了突出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制定了一套符合实际情况的方案,本文详细地叙述了英语听说教学的重要性和电视广告大学在英语听说教学的优越性,并针对电视广播媒介的英语专业英语听说教学定制了具体的策略,从而实现电视广播大学优势与英语听说教学的有效结合。  【关键词】电视广播大学;英语专业;听说教学法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阶段的词汇要求是“学习700个左右的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初步运用400个左右的单词,表达二级规定的相关话题”。这些要求是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词汇教学的理论指导和依据,这些词汇量的要求,对于小学生而言,掌握有一定困难,对于教师而言,也是教学能力和教学策略的考验。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活动;教学手段;多媒体应用  【作者简介】江丽(196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