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诬告的蔡锷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peng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读蔡锷系列传记,读到一段鲜为人知的史实:蔡锷在留日回国、任职广西期间,曾遭人密集诬告。为达到把蔡锷赶出广西之目的,诬告者组织严密、策划缜密、用心狠毒。时年28岁、正踌躇满志要干一番大事业的蔡锷,瞬间坠入深文罗织的险恶深渊。
  蔡锷,是如何面对诬告的呢?


  公元1910年夏天,控告者散发传单、张贴文字,给报馆“爆料”,到衙门请愿,鼓动学生罢课,串通商人罢市……控告蔡锷的罪名有:徇私、庇湘、仇桂、纳贿,祸害本省,贪婪舞弊……目的就是驱逐蔡锷出广西,史称“广西‘驱蔡’风潮”。
  广西“驱蔡”风潮的导火索,是广西干部学堂风潮。广西是个穷省,养不起一支人数多的军队,决定将已编成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旅,这样广西干部学堂第二期培养出来的170名军官,就难以全部安置。身为干部学堂总办的蔡锷,经广西巡抚魏景桐的批准,拟采用甄别的办法,考核品行,考试语文,好的留用,差的淘汰。考核结果:广西籍学生120人,49人被淘汰;外省籍学生57人(包括湖南籍学生29人),淘汰12人(其中湖南籍学生6人)。广西学生一看这结果,炸了,矛头对准蔡锷,开始闹事,各种人身攻击。
  史料记载,广西干部学堂风潮,被同盟会广西支部组织利用,演变成一场沸沸扬扬的“驱蔡”风潮。同盟会在广西颇为活跃,锋芒毕露,自然想拉手握兵权的蔡锷入伙,但蔡锷为人稳重,觉得时机未成熟,不与同盟会员过多来往。后者一看:这人不行,要赶走。正好找到机会,便煽风点火,推波助澜。蔡锷顿时陷入危机之中。


  回到1910年秋天,诬告者群情汹涌,众口铄金。蔡锷性格一向沉稳,但这时也难免有些意志消沉,如此努力,却遭受驱逐……但他很快调整好了情绪,恢复斗志。与此同时,上面也派来了调查组。
  当时,广西“驱蔡”风潮传到北京,清廷怕风潮闹大,不可收拾,就近从广东派了个叫吴锡永的官员带队赴广西查办。
  吴锡永实时报告了调查进展,1910年12月6日,他给北京发了第一份报告,其中澄清了蔡锷是否庇护老乡的问题:“此次干部学堂因剔退学生61名,本省较外省籍学生仍占多数。其实该堂新班原有学生177人,隶桂籍120人,约居全数三分之二。蔡本湘人,湘生共29名,剔退6名,人数似少。然调查该堂学生成绩及试卷,再三详核,尚无不公之处。惟查表内有湘籍生宾心亚一名,其品行、国文分数均应剔退,独算术尚优,而仍留堂。”这份报告,基本上为蔡锷洗清了罪名。在3天后的補充报告中,吴锡永写道:带头诬陷蔡锷的三个家伙,“素不安分”。
  1911年1月8日,吴锡永回到广东后,给北京写了此事调查的总结报告,非常详细,再一次给蔡锷正名。史实没有记载诬告者是否得到了惩罚。被诬告者蔡锷,也到了要离开广西的时候了。


  蔡锷以清廉奉公著称,他小时候吃够了家境贫寒之苦,但在广西期间,身兼数职,经他掌握、使用的公款,是个天文数字,但他廉洁自律,一毫不取。他平时生活极其俭朴,粗茶淡饭,家里的伙食每日只有几角钱。蔡锷离开广西时,所有行李仅书籍和随身衣服铺盖各一担。回到湖南老家,蔡锷将历年的积蓄300元全部交给母亲贴补家用。
  在吴锡永的调查报告中,掌握巨款的蔡锷,“查其历年支用款目,亦均详准,报销核明,咨送有案……”账目非常清晰,没有一点猫腻。
  蔡锷把原则看得极重。《李宗仁回忆录》中,记载了李宗仁当年因为到广西陆军小学报到迟到十分钟而失去了入学资格一事,“那时陆小重要负责人都是刚从日本回国的留学生,办事认真,执法如山。而乡间出来的青年,既无钟表,对时间的观念自甚模糊。”过了一年,李宗仁才重新考上陆军小学。
  蔡锷是一位终生能够守住底线的人,能守住底线的人,又何惧他人诬告?历史上,有无数诬告与被诬告的记载,人们总是庆幸被诬告者能够遇到明察秋毫的明君或清官,得以绝处逢生,化险为夷;更感叹于像唐朝来俊臣这样擅长栽赃陷害并将之理论化写出《罗织经》一类的奸佞小人,最终却死于别人的诬告,恶有恶报。但是,面对诬告,最安全的是:自己能够守住底线。
  很多时候,没有人能拯救你——除了你自己。


  蔡锷离开广西前,特地设宴邀请诬告过他的几个人吃饭。这不是“鸿门宴”,而是一堂人生课。《蔡锷大传》一书写道:席间,蔡锷告诉这几人:“你们念过苏东坡的《留侯论》吗?所谓‘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你们能做到这一点,当成大事。”今天读到这一段,怎不感慨万千!
  离开广西,蔡锷到了云南。他不知道,自己即将迎来人生大辉煌:先是在辛亥革命爆发20天后的1911年10月30日,蔡锷作为临时总司令在昆明领导了“重九起义”。跟国内其他部分省份在辛亥革命后宣布“独立”、清廷巡抚换个马甲摇身一变民国督军不同的是,云南“重九起义”战斗之激烈、牺牲之惨烈,被称为仅次于首义的湖北。“重九起义”成功后,蔡锷被推选为都督,年仅29岁!
  但这还不是他最辉煌的时刻。4年后,袁世凯称帝,蔡锷设计从北京逃脱,辗转回到云南,他矢志“为四万万人争人格”,领导了护国军起义,亲自率军入川,以弱于敌人的兵力,在饷弹两缺、后方接济时断的情况下,与精锐的北洋军血战数月,在蔡锷的咬牙坚持下,各地从观望状态纷起反袁,而北洋军内部也因为无法一时击败蔡锷而四分五裂,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旋即在惊惧中死去。袁世凯死时,蔡锷正率军在四川前线,消息传来,“三军雀跃,万众欢腾”。蔡锷,被誉为“护国军神”“再造民国第一人”(孙中山语)。
  只是此时的蔡锷,正在接近生命的终点。他逃离北京时,已经身患重病,却始终坚持带病作战,严重透支了生命。蔡锷病逝后,北洋政府在长沙岳麓山为他举行国葬,蔡锷也成为民国历史上的“国葬第一人”。仅仅活了34年的蔡锷,却活得如此精彩,犹如一颗流星,璀璨划过历史的天空。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
其他文献
日本有一家化妆品网络企业,全公司仅43人,却创造了75亿日元的业绩。秘诀何在?答案是:“非核心业务外包。”  公司规定的工时是早上8点到下午5点半,但是5点左右,很多人都走光了,因为公司规定,“事情做完了,5点就可以下班。”就连总经理岩崎也常常5点就不见人影。  要让员工准时下班,前提是在上班时间内做完所有工作。为了做到这点,岩崎将“非核心业务外包”,包括商品的拣货、包装、配送,就连财务和接订单也
巴菲特是这个时代大家公认的最会投资的人,很多人都总结过他的投资模式。一是他不会冒险进入不了解的领域,二是他更喜欢长期持有。巴菲特的老搭档查理·芒格曾说过,巴菲特像一个学习机嚣,每天如饥似渴地阅读和学习,时间久了就会了解很多行业,而他所做的投资,也往往因为长期持有而利润翻番。可见,时间是巴菲特的重要武器,它是可以改变一件事的性质的。  我们都知道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我们认为李白和杜甫是不分高下的,但
唐朝建中四年(783)十月,唐德宗削平叛乱藩镇的战争,正是白热化的阶段。5000受命增援的泾原路士兵正抵达长安。这支多年在西线血战吐蕃的虎师,此时却已在冬日严寒里,历经多日冒雨急行军。偏偏负责犒劳部队的京兆尹王翃极度刻薄,只给他们送来一堆粗茶淡饭。这群本想勇赴国难的士兵悲愤怒吼:“吾辈将死于敌,而食且不饱,安能以微命拒白刃耶!”  待到惊慌不已的唐德宗赶快派人送来两车美食绢帛时,这群寒透心的士兵们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年4月出版  本書是《解放日报》特聘首席记者、高级编辑高渊的人物特写选集。在本选集中,作者对那些在中国当代发展模式上贡献过力量的重要人物,那些改革的探路者,进行了细致地刻画。他们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与波澜壮阔的国家命运休戚相关;他们在新中国70年摸着石头过河的建设进程中,贡献过智识和一生的生命;他们身上有一种当下鲜有的赤诚之心——家国天下、全力以赴,更有那“虽九死其犹未悔”
1960年、1961年英国保守派的重要人物蒙哥马利先后两次访华,恰在这一时期,中国的对外政策开始了一次重要的调整。  蒙哥马利提出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三原则  蒙哥马利,英国陆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指挥阿拉曼战役等重大战役并取得胜利;1958年,蒙哥马利卸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队副司令。退休后的他对美国的东西方政策予以了尖锐的抨击,并认为“从长远来看,世界和平的关键很可能在于中国”。正是基于这种认
美国衰弱的真正原因:结构性趋势  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后,整个世界都震惊了。很多美国人感觉迷惘,简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从那时起,美国开始认真考虑:也许不能再假定我们永远是世界霸主了。  其实,美国的衰弱不是简单的哪个党派的责任,真正原因是什么呢?从高盛的数据来看,美国低估了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势头。在2050年前景预测当中,印度是第三,巴西第四,还有墨西哥、俄罗斯、印尼等,只有两个欧洲经
在做《魔比斯环》的时候我始终有一个很强的信念,那就是我在做一个很伟大的事业    作为《魔比斯环》的艺术导演、环球数码媒体科技研究(深圳)有限公司的艺术总监,陈明并没有一间独立的办公室。坐在偌大的集体工作间里,身体微胖的他上身前倾,谈笑间眉飞色舞,丝毫没有长时间苦战的疲劳和倦怠。  投资1.3亿元,耗时5年,第一部全部使用CG(Computer Graphics,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
富强速亡的隋朝  中国历史上,强大而速亡的朝代有两个,秦朝和隋朝。  研究历代王朝的兴亡历史,一般地说,凡是即将灭亡的朝代,一定经过了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其一,腐败加剧,政府的社会建设职能基本丧失,从中央到地方,欺上瞒下成为官场主流风气,守法者犯法,社会掠夺代替社会管理。其二,统治阶级内部,利益集团纷至沓来,他们置整体的共同利益于不顾,疯狂追求小集团利益,于是国库空虚,国力耗尽。其三,对内掠夺造成
“很高兴看到海外中共学日益成为一门时代显学”“不了解中国共产党,就很难了解中国”“西方对中国的治理还有着根深蒂固的傲慢”“中国共产党海外形象塑造就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去年在复旦大学举办的“第三届国际中国共产党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塑造”学术会议上,数十位与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各抒己见,总结中共国际形象塑造的相关经验。国际学界对中国共产党的研究已成为一门显学。英国剑桥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
林冲被诱骗,持刀误入白虎節堂,高俅想借开封府的刀砍林冲的头。这时,林冲的丈人张教头买上告下,使用财帛,要救林冲性命。林冲刺配沧州牢城,董超、薛霸押送林冲出开封府,林冲的丈人和众邻舍在府前接着,到州桥下酒店里坐定,翁婿之间此时有一段对话,明万历袁无涯刻本眉批曰:“此一番往返语,情事凄然,使人酸涕。”金圣叹的眉批曰:“一路翁婿往复,凄凄恻恻,《祭十二郎文》与《琵琶行》兼有之。”他们都看出了这段对话中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