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队的藏北无人区穿越之旅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影像记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西藏自治区吴英杰书记和齐扎拉主席在拉萨为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进行授旗。这是我国时隔40多年后,由中科院牵头启动的第二次青藏高原大规模综合性科考。据悉,此次科考将持续5到10年。前不久,西藏世界第三极国家公园(色林错片区)有关项目工作专题会议在拉萨召开,就完善《西藏世界第三极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提出意见。此次科考将色林错江湖源作为首个考察区域,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江湖源生物与生态变化考察队将在此对高原动植物进行考察,为西藏第三极国家公园色林错公园的建设提供生物多样性和草地生态系统基础数据。记者跟随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江湖源生物与生态变化考察队19名专家深入平均海拔约4700米的色林错江湖源区,记录科考队在“第三极”动植物世界进行踩点考察工作的点点滴滴。据介绍,色林错江湖源区涵盖羌塘、色林错和可可西里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部分区域,是我国高寒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保护的核心地区。
  考察队从拉萨出发,途径纳木错景区,在前往色林错的路上开启了动植物考察工作。据总带队杨永平介绍,本次科考以踩点、摸底为主,是为下一步的细致考察打基础。据悉,考察队包含哺乳动物、鸟类、鱼类、爬行类动物、生态与植被5个小组。
  色林错地处西藏自治区申扎、班戈和尼玛三县交界处,最大宽度45.5公里,长77.7公里,面积约为2391平方公里。几十年来,青藏高原湖泊中面积变化最大的就是色林错,其面积从1976年至今扩张了40%左右,现已成为西藏第一大湖。
  高原鱼类种类较少,且生长慢、代谢慢,主要有裸鲤和高原鳅。其中,对色林错裸鲤的耳石(硬骨鱼类内耳中的碳酸钙结晶体,类似树的年轮,可以检测鱼的年龄,同时,耳石沉积的化学元素能够精确记录鱼类所生长水域的环境变化)进行研究,可分析几十年来,色林错水体环境的变化。据介绍,色林错附近分布有许多小湖,对这些水域的鱼类基因进行研究比对,以便推断出这里的地质构造是如何演变的。据悉,高原鳅在河水中与色林错裸鲤并存,而色林错中却只有色林错裸鲤一种鱼类。
  记者有幸在色林错湖畔观察到了一次探空气球放飞过程。据介绍,探空气球是一种气象仪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江湖源湖泊与水文气象考察队的科研人员将气球充以氦气,并捆绑上气象传感器后放飞,直到气球爆裂为止。在这期间,气象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将显示这里的温湿度变化情况。据悉,在10余天的气象考察期间,科研人员每日将会例行放飞一个探空气球。据中科院专家介绍,色林错湖区在青藏高原整体生态系统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加强这一区域的气象观测,将对研究全球气候变暖以及青藏高原整体生态系统演化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为了拍摄湖中的景象,记者专门带了一款国内最新研发的水下机器人,来自臻迪集团的“PowerRay小海鳐”。这款长得像鳐鱼的小型水下机器人为此次科考报道增添了一层迷人的面纱。记者一行跟随江湖源湖泊与水文气象考察队科考人员,坐着橡皮艇奔赴距湖畔营地25公里处的湖面工作平台。科研人员尝试在色林错湖中提取湖底沉积物样品。“PowerRay小海鳐”一展风采的时机到了。
  在色林错安营扎寨期间,我们驾驶越野车在色林错湖畔翻越两座丘陵,从不同角度观察色林错,时而瞥见藏羚羊、藏原羚、牦牛等生物,时而水鸟从头顶划过飞向湖的深处。身临色林错湖畔,遥望湖中的岛屿,仿佛置身热带海洋中,又仿佛在另一座有水的星球,独特而壮阔之美让人窒息。
  接下来,我们又奔赴中国海拔最高县——双湖县。西藏那曲地区双湖县毗邻青海省“可可西里无人区”,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县城所在地海拔5020米,被称為“生命禁区”。“双湖”是藏语“错尼”(意思为两个湖),因地处康如湖和惹角湖而得名。1996年,为开发藏北无人区,国家设立了双湖办事处。1993年,成立了双湖特别行政区。2013年,双湖县正式挂牌,成为我国海拔最高的县。
  有一句话说得有理,不陷车不算到过那曲。记者一行“如愿以偿”,在进入双湖县的路上,亲历了陷车之苦恼。从班戈县前往双湖的公路正在建设中,车辆不得不沿便道前进。时下正值藏北雨季,记者的车辆陷入了草甸掩映下的泥潭中。科考队员们在海拔5000米的高原,上演了一场可歌可泣的“泥潭救车记”。
  从双湖县城前往普若岗日冰原的广袤区域里,是辽阔的双湖无人区,除了壮美的高原风光,还有野牦牛、藏野驴、藏羚羊、大嘴乌鸦等高原动物的身影。沿途我们采访了双湖县的野保员、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站,可以增加受众对双湖无人区的了解。普若岗日冰原距离双湖县城约90公里,冰原末端海拔5500米,是全球中低纬度最大的冰川(是世界第三大陆地冰川,其余两个冰川在南北极洲),面积约420平方公里。
  在14天的报道中,从北往南,记者跟随科考队穿越双湖、尼玛、申扎三县,这里是典型的藏北无人区,我们经历了湖心取样、冒雨露营、泥潭陷车,可谓风餐露宿;我们还记录了丰富的科考内容,甚至体验了深度游的快感。如果让我总结一下对此次科考的感受,我想说,科研工作者不畏艰辛、严谨的工作态度是让我们感受最深刻的一点。漫漫科考路,期待和科考队员们西藏再相会。
其他文献
简介 由西藏著名作家杨年华策划、编剧,韩越、赵宁宇导演,著名演员多布杰担任主演的电影《雪域丹青》由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西藏昌都地区中共八宿县委县政府联合拍摄,是一部反映藏汉民族团结的影片。讲述了一位喇嘛抚养汉族孤儿,并把他培养成大画家的故事,把宗教题材巧妙生活化,展示了昌都地区茶马古道上八宿县独特的风土人情及该地区在改革开放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揭示了人性的返璞归真。  推荐 在伊朗首都德黑兰
今年初,西藏召开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新闻发布会,会上公布,从2003年西藏第一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那曲冬虫夏草通过实施保护后,截至目前,西藏共有28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对推动西藏特色产业发展、培育特色品牌、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而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贯彻落实支持西藏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工作方案(2016-2020)》中指出,“十三五”期间,西藏将向国家组织
由西藏文联、李可染艺术基金会共同主办的“康巴人——阿旺扎巴西藏当代绘画艺术展”于10月18日至11月10日在北京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美术馆开展。  油家阿旺扎巴,1964年生于西藏昌都,18岁进入西藏大学音体美系系统接受美术教育。1985年毕业后在西藏昌都地区从事美术教学及创作,1988年油画《无题》获得西藏当代美术展一等奖,陆续又有《三月风》(现藏于多伦多美术馆)《圆月亮·红经幡》《金瓶掣签》(合作
春节对于熟络的汉族同胞而言,也许是最值得狂欢的节日,贴春联、放烟花,让人倍感家人团聚的难得,然而在西藏林芝,工布群众当然也有独属于他们的“春节”——工布新年。  工布新年是整个西藏乃至整个中国最早的新年,至于为何工布新年会过得如此早,这要追溯到工布地区尚属于工布王统治的那段时期。正值秋末冬初,当时的工布地区受到了北方霍尔的攻击,这时工布王阿吉杰布果断决定,急召工布男子出征迎战。“将军百战死,壮士十
“红山耸立,碧水中流”,这是田汉先生在话剧《文成公主》中形容拉萨风光景致的一句贴切描述。在拉萨,有三座山崖,偏东的是颜色暗红的玛波日红山;靠南临近拉萨河的是颜色黝黑的加波日铁山,稍西的是形如磨盘的巴玛日磨盘山。藏传佛教的信徒们认为,这三座山分别是观音、金刚手、文殊三位“雪域怙主”的道场和依附之地。松赞干布来到“吉雪卧塘”之后,看中了这处宽阔平坦,土地丰饶的坝子,率领臣民们在红山建造了一座坚固的宫堡
推荐:万玛才旦导演的第五部藏语电影。由诗人、作家于一身的喜剧演员西德尼玛,藏族新生代女歌手杨秀措领衔主演,2016年12月9日以来,在上海、杭州、武汉、昆明等地全国限量公映。这是藏语电影第一次院线上映,也是第一部藏语黑白电影。  推荐:《塔洛》剧照。剧中塔洛的咳嗽和酗酒真的让人深思,藏人身处高海拔高寒地区,在身体和精神上遭受着各种考验和诱惑,与来自内心的信仰形成抵触,真实表达了一个孤独的中年牧民在
察瓦龙乡位于察隅县东南部海拔6740米的梅里雪山脚下,  河谷地带海拔只有1700米左右,村庄聚居地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  东南部与云南省德钦县、贡山县相邻,北及东北部与昌都地区左贡县相连,  西部与察隅县竹瓦根镇、古拉乡相连。察瓦龙辖28个行政村,  所属的阿丙、格日、龙普、格布等村庄,就处在梅里雪山的外转经路线上。  那里的居民除藏族外,还有独龙、怒、傈僳、纳西等其他民族。  他们在经济、
70多年前,他毫不含糊地指出,旧西藏的政教合一制度不合时宜:“现在的西藏,我们已把佛法和智慧结合在一起。问题就出在这里,如果我们把糖和盐混在一起,那怎么吃呢?”60多年前,这个叫根敦群培的安多人,在大昭寺南面的噶如夏楼上悄然去世。如今,在他圆寂的原址上,建起一座根敦群培纪念馆。  从家乡到拉萨  1899年,根敦群培的父亲携妻子和女儿前往西藏,据说根敦群培的母亲正是在拉萨期间有孕在身,多吉扎寺僧众
天刚蒙蒙亮,他们冒着细雨就出发了。白茫茫的浓雾从头顶压下来,能见度不足5米,雾水打在脸上,针扎似的疼痛,眉毛、胡须变成了白色。林中小道杂草超出一人高,每人身背重负还要修路,汗水湿透了毛巾,身上则冻得瑟瑟发抖。走完这道山,突然出现一个大塌方,几十米的倾斜石壁是整块的,没有缝隙,根本过不去。惊险大塌方  1955年4月,我们从珞巴朱村沿江向西,路越走越险,越难,好似一个鬼门关,生死天天在考验我们。昨晚
进入于小冬在天津的画室,很显眼的是一幅他临摹的委拉斯凯兹,黑灰色为主的画面在阳光下给人稳定恰当之感。他是委拉斯凯兹的忠实崇拜者。谈话中给我留下印象的一件事情,是他提到2007年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从提香到戈雅:普拉多博物馆藏艺术珍品展》——其中有数幅委拉斯凯兹原作,他从天津赶往,希望馆方能准许他在现场临摹。交涉未成,他只好在附近找了个旅馆,每天去观看委拉斯凯兹,然后凭着记忆回到住处动手临摹。他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