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备好函数概念课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p_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要阐述的内容是函数的近代定义也就是函数的第一课时内容。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函数是数学中最主要的概念之一,而函数概念贯穿于中学数学的始终,概念是数学的基础,概念性强是函数理论的一个显著特点,只有对概念做到深刻理解,才能正确灵活地加以应用。本课中学生对函数概念理解的程度会直接影响数学其它知识的学习,所以函数的第一课时非常的重要。
  2.教学目标及确立的依据
  (1)教学目标:
  1)教学知识目标:了解对应和映射概念、理解函数的近代定义、函数三要素,以及对函数抽象符号的理解。
  2)能力训练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3)德育渗透目标:使学生懂得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
  函数是数学中最主要的概念之一,而函数概念贯穿整个中学数学,如:数、式、方程、函数、排列组合、数列极限等都是以函数为中心的代数。加强函数教学可帮助学生学好其他的数学内容。而掌握好函数的概念是学好函数的基石。
  3.教学重点难点及确立的依据
  教学重点:映射的概念,函数的近代概念、函数的三要素及函数符号的理解。
  教学难点:映射的概念,函数近代概念,及函数符号的理解。
  重点难点确立的依据:
  映射的概念和函数的近代定义抽象性都比较强,要求学生的理性认识的能力也比较高,对于刚刚升入高中不久的学生来说不易理解。而且由于函数在高考中可以以低、中、高档题出现,所以近年来高考有一种“函数热”的趋势,所以本节的重点难点必然落在映射的概念和函数的近代定义及函数符号的理解与运用上。
  
  二、教材的处理
  
  将映射的定义及类比手法的运用作为本课突破难点的关键。 函数的定义,是以集合、映射的观点给出,这与初中教材变量值与对应观点给出不同了,从而给本身就很抽象的函数概念的理解带来更大的困难。为解决这个难点,主要是从实际出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参与意识,运用引导对比的手法,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反复比较几个概念的异同,使学生真正对函数的概念有很准确的认识。
  
  三、教学方法和学法
  
  教学方法:讲授为主,学生自主预习为辅。
  依据是:因为以新的观点认识函数概念及函数符号与运用时,更重要的是必须给学生讲清楚概念及注意事项,并通过师生的共同讨论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这样才能使函数的概念及符号的运用在学生的思想和知识结构中打上深刻的烙印,为学生能学好后面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程序
  
  学 法:
  〖课程导入〗
  通过举以下一个通俗的例子引出通过某个对应法则可以将两个非空集合联系在一起。
  例1,把高一(12)班和高一(11)全体同学分别看成是两个集合,问,通过“找好朋友”这个对应法则是否能将这两个集合的某些元素联系在一起?
  〖新课讲授〗
  1.接着再通过幻灯片给出六组学生熟悉的数集的对应关系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它们的共同性质(一对一,多对一),进而给出映射的概念,表示符号f:A→B,及原像和像的定义。强调指出非空集合A到非空集合B的映射包括三部分即非空集合A、B和A到B的对应法则f。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判断一个从A到B的对应是否为映射的关键是看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通过对应法则f在B中是否有唯一确定的元素与之对应。
  2.巩固练习课本52页第八题。
  此练习能让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到映射可以“一对一,多对一”但不能是“一对多”。
  例1,给出学生初中学过的函数的传统定义和几个简单的一次、二次函数,通过画图表示这些函数的对应关系,引导学生发现它们是特殊的映射,进而给出函数的近代定义(设A、B是两个非空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使得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与之对应则这样的对应叫做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它包括非空集合A和B以及从A到B的对应法则f),并说明把函f:A→B记为y=f(x),其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或f(x)]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x∈A}叫做函数的值域。
  并把函数的近代定义与映射定义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函数与映射的区别与联系(函数是非空数集到非空数集的映射)。
  再以让学生判断的方式给出以下关于函数近代定义的注意事项:
  (1)函数是非空数集到非空数集的映射。
  (2)f表示对应关系,在不同的函数中f的具体含义不一样。
  (3)f(x)是一个符号,不表示f与x的乘积,而表示x经过f作用后的结果。
  (4)集合A中的数的任意性,集合B中数的唯一性。
  (5)“f:A→B”表示一个函数有三要素:法则f(是核心),定义域A(要优先),值域C(上函数值的集合且C∈B)。
  〖讲解例题〗
  例1,问y=1(x∈A)是不是函数?
  解:y=1可以化为y=0•x+1
  画图可以知道从x的取值范围到y的取值范围的对应是“多对一”是从非空数集到非空数集的映射,所以它是函数。
  
  [注]:引导学生从集合,映射的观点认识函数的定义。
  〖课时小结〗
  1.映射的定义。
  2.函数的近代定义。
  3.函数的三要素及符号的正确理解和应用。
  4.函数近代定义的五大注意点。
  〖课后作业及板书设计〗
  书本P51习题2.1的1、2写在书上,3、4、5上交。
  预习函数三要素的定义域,并能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给教师们带来了全新的课程理念。如何实现课堂教育素质化,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变得十分重要。物理教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它本身的特点决定了物理教学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新时代的一名物理教师,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浅谈了一些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方法。    一、自学能力的培养    自学是一种“自我导向、自我鼓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方式。它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主观努力去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的脚步逐渐加快,建筑行业也由此发生了巨大变化,绿色建筑更是悄然兴起,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环保节能理念在社会上的持续推广,使绿色建筑得到公众的认可。要想达到当今社会的节能需求,需在建筑物设计时,遵守不破坏总体功用价值的基本原则,使每种资源均可实现最高效利用,最大限度地应用可再生能源。在此,首先对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予以介绍,并指出绿色建筑设计的优化方案,希望可以使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更上
本研究结合作者的工作事情情况,针对正泰PDM 1KW-Ⅲ型中波发射机在运行过程中维修护理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2014年5月,中共河南省委下发《关于深化平安河南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首次确立了刑事公诉案件和解程序.把刑事和解制度引入到非羁押诉讼机制之中,可以降低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体现以人为本的司法理念,与非羁押诉讼机制的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又一次把“学习的革命”推向了另一个制高点,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优化政治课堂,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这是我们近几年摸索和尝试的课题,现以高一《世界性的贸易与金融组织》网络教学设计为例谈谈我们的体会:    一、教学准备尽可能充分且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1.收集充分的教学资料,是网页课件制作的前提条件。  教学资源的收集有两个途径:一是可以从书本、报刊、杂
作预测的人很多,我们的预测一般都比较严肃,比较端庄,比较均衡,比较注重形成一个互相配合、面面俱到的完整的整体.而外国的一些预测风格不大一样,我们也可以比较一下.
【摘 要】新课标下数学课堂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要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创设知识情景,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数学 课堂 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5-0152-02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知识与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