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ur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初中生来说,物理是一门全新的学科,不同于语数外这几门主科,学生完全没有一点基础,对物理这门学科的认识也不深。故而,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并扎实物理基础知识的关键时期,教师要明确这一点,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强化物理教学的实效性,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初中生的能力水平和心理特点,开展针对性强,主题明确的物理教学课堂,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微课逐渐运用开来。
  【关键词】微课教学  初中物理  积极作用  具体运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9.051
   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且取得了颇为不错的教学效果,它具有内容精炼,时间较短,主题明确等特点,符合初中生的心理需求,得到了不少教师和学生的喜爱与认可。本篇文章将以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为例,着重探讨微课教学的有效运用,旨在为今后物理教学的高效开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
   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微课的积极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物理教学中,教师都是展开的讲授型课堂,且大多以文字性的内容为主,课堂形式单一,学生很难通过这种教学形式发现物理学习的乐趣,自然,在教学课堂中的积极性不强,参与度不高,这同样也是造成当前物理课堂效率低下的主要因素。将微课融入到物理课堂后,能够使上述问题迎刃而解。微课能够将枯燥乏味的文字性内容转化为生动形象的视频内容,它能够从视听两方面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刺激,更易于学生发现物理学习的趣味性,并加强物理学习的记忆,保证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为熟练,能够有效助力学生找到物理学习的自信,并在不断的习题练习中获得成就感,自然而然,学习兴趣得以培养,有了兴趣为基础,物理教学往往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增强课本知识与生活现象的联系
   物理作为一门自然与社会相联系的学科,它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自然现象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在以往的物理教学中,教师采用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法,仅仅教授了学生书本上的知识,在对事例的举例上几乎没有,这种教学方式直接打断了物理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不利于学生的灵活运用,物理教学的实效性很差,不符合新课改背景下对物理教学提出的要求。融入微课后,教师可以借助于视频教学,播放一些与课本知识紧密相关的生活现象,建立物理学习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能够有效增强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二、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在课前导入中的运用
   课前导入是近年来新增设的教学环节,其目的就是为了给学生们一个适应的时间,便于学生更好的进入学习状态,开始新课程的学习。教师要准确把握课堂导入的教学任务,并牢牢抓住这个环节,利用学生对微课持有的新奇感,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以光学部分的学习为例,教师就可以通过教学视频,向学生们展示日常生活中有关光的反射、折射、直射等现象,这种教学方法,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亲近感,缓解了物理知识在学生心里造成的恐惧感,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对视频展示,对本堂课程的学习内容也有了一个全面的把握,有助于抓住重难点内容,进行针对性学习,效果更为显著。
   (二)在抽象知识讲授中的运用
   物理学习中,有很多专业性较强的概念,理解起来极为抽象,不少初中生因为想象力不足,理解能力差等原因,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存在很大的障碍,运用微课进行讲解,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毕竟,微课能够将抽象的知识以具象的图片或是视频展现出来,帮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就以质点的学習为例,不少学生很难理解这个理想化的概念,教师就可以运用不同物体进行比较,理解这个相对化的概念。质点理论上是指可以忽略形状和大小,只有质量的理想化模型,运用实物进行举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比如,相对一段公路而言,在路上行驶的汽车就可以看作是质点。相对于天体系统而言,地球也可以看成是一个质点。诸如此类的抽象化知识还有很多,教师都可以通过微课教学,具象地展现出来,有效增强课堂效率。
   (三)在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实验的具体操作与展示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本上的现象、结论等,但是,不少物理实验因为条件苛刻或是器材原因很难在实验室进行切实的操作,有些教师针对这部分内容,仅仅采用讲述的形式,学生们难以引起重视且印象不深,学习效果不理想。运用微课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并让学生们观看相关的实验操作,能够帮助学生将实验现象代入其中,并思考实验结论的由来,掌握起来更加熟练,在运用上也更为灵活。另外,针对部分可以在实验室操作的实验,通过视频展现,学生也能够更加清楚操作流程,注重一些小细节,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实验操作的成功率,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一举两得。
   (四)在课后复习中的运用
   在以往的物理学习中,不少学生表示,他们课后复习的效率很低。一方面,是因为学生们对知识淡忘得很快,在复习的时候,很难回忆起教师上课教授的内容。另一方面,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很低,在复习的时候,往往不知从何下手,复习方向和任务都不明确,当然,效率低下。运用微课辅助课后复习,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学生们可以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借助视听两方面的感官,更易于回忆课堂讲授的内容。其次,微课具有主题明确,内容精炼的特点,学生也可以直接将它作为复习资料,对于不懂或是存疑的问题,可以进行反复多遍的观看,直到弄懂为止。最后,运用微课进行复习,内容更加系统且完整,条理更加清晰,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有序化的复习,学习效果会极大的增强。
   三、微课在初中物理运用中的教学反思
   微课的展开同样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教师要将学生放在教学主体位置,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在不断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增强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其次,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确认课程难度,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提升个人能力,发展更加全面的自我。
   教师要确保微课运用的科学合理性,唯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增强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和敏.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9,497(01):97-98.
   [2]蒲桂娟.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研究[D].宁夏大学,2015.
其他文献
【摘 要】俗话说:“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坚如铁”,这句话说的是团队的重要性。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许多公司和企业的人员聘请要求中对团队协作能力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可见团队协作能力对于我们就业的重要性,不仅如此,在平常的生活中,良好的团队协调能力也是个人魅力的一个评判标准。但是培养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需要长久的过程,因此,我们需要从小学就开始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和团队协作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已经逐渐走进学校课堂,对特殊学校的教育发展更是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特殊学校教师应将现代技术融入到教学之中,使其对学生进行听觉、视觉、触觉等方面的刺激,弥补特殊学校的学生造成的学习障碍,优化小学数学教育,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本文将对现代技术在特殊教育学校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用进行探索。  【关键词】现代技术 特殊教育学校 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
【摘 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核心目标之一。而在当前素质教育教学环境下,教学改革呈现出更多新的教学模式,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了新途径。所以本文中我就结合新的教学模式谈談高中化学教学中我们应当如何实现高效性。  【关键词】高中化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提高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
摘要:城市交通的拥堵以及空气质量的下降已成为近年来居民出行困难的一大“城市病”。为推进城市交通系统,使城市“慢行”交通系统与“快速”交通系统形成有效对接,解决市民“短途出行”的问题,现今的当务之急是力求使现代科技改进市民生活,实现武汉市公共自行车站点的无人化管理模式,探讨租车站点的智能借还车柜的人性化操作模式,赋予一种简单、快捷的人机交互关系,将一种新型的人性化管理运营模式融入市民生活。  关键词
【摘 要】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丰富,含有多种题材,包括小说、诗词、散文、名著学习等,故而,运用的教学方法也各不相同。课堂导入是近年来流行开的教学形式,它的目的是为了给学生一个缓冲的时间,让他们更好的进入学习状态,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更为高效的学习。在长期的实践运用中,取得了颇为显著的成效,得到了教师与学生的认可。本篇文章将以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为例,深入剖析课堂导入的具体运用,旨在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高效
输血是临床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同时也可能经输血传播疾病.输血后肝炎(PTH)是一种常见的输血传染病,丙型肝炎(HC)主要经血液途径传播,PTH中90%是HC患者,一般认为抗
"读写议"这项创新性的教学改革有助于激发同学的自主学习,但多在文科类课程中实施,本文作者在工科类课程水污染控制工程中进行了应用。文章阐述了"读写议"在课程中的方案设计及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