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新世纪义务教育科学课程设计中“知识统整”向度的反思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oku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科知识本身的逻辑统整,既包括学科内部逻辑统整,也包括学科之间的相关逻辑统整,对此,钟启泉教授曾做过精辟论述。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在课程设计中处理知识统整的问题时,如何把知识的价值统整和逻辑统整和谐地统一起来呢?因为知识工具价值的实现毕竟要以知识的内在逻辑为基础。笔者认为,我国新世纪综合理科科学课程开发要想真正克服传统分科科学课程的局限和弊端,实现现代课程改革运动所追求的课程逻辑统整与价值统整的理想,必须要把握科学知识统整的契机。
  首先要寻求科学知识价值统整的契机。这是基于科学课程价值功能或基于科学课程之于人的发展功能的考虑,而不是基于传统分科主义视角之下建构一门新学科的视野。
  这要求我们应当统整地而非孤立地理解科学素养的内涵及其各个侧面的依存关系。科学基础知识技能作为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构成侧面,其在素养整体中的价值地位是学生用来解释探讨自身周围的与科学技术有关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文化现象或重要议题并做出明智行为策略的手段或工具资源,无论对于学生将来进入哪一个职业领域、成为何种类型层次的人才,还是对于个人完美的生活而言莫不如此。因而,应当重视科学知识的应用,而不能把科學知识技能的掌握视为终极目的。也就是说,在为确定科学课程内容而去透视社会和学生发展需求时,不能把这些需求狭隘地理解和划分为即时的、细小的“科学知识点”,重要的是寻求社会和个人发展需求中与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应用密切相关的“领域”或“范畴”,这就是比奈所谓的“情境脉络”。然后,站在“领域”、“范畴”的高度,去判断、选择、审视、重组能够为这些领域或范畴贡献资源的各门科学的“双基”内容,才能真正超越学科领域和学问界限的桎梏,实现对“双基”内容逻辑序列的重新定位和价值统整。为此,需要“仔细处理每一个学问。每一种学问对特定问题都能贡献概念、发现和思考方式,实施课程统整要了解学生使用那一学问的那些概念和思考方式,并保证他们正确地处理。”
  在这里,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是,作为科学课程知识统整契机的“范畴”或“领域”,必须时刻与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科学课程目标保持一致的联系,直接指向并致力于实现科学素养整体目标。否则,在科学课程实施过程中,就有陷入知识主义与方法主义的危险。正如日本大阪市立大学教育方法学教授丰田久龟博士在回顾日本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开发历程时所指出的,无论“范畴—序列”编制法,还是“核心概念—学习单元”编制法,如果与教育目标关系不明确,依然存在着陷入知识主义、方法主义的危险。
  其次,在上述价值统整视野指导之下,寻求科学课程内容逻辑统整的契机。根据自然界和自然科学研究的整体统一性要求,科学课程内容逻辑统整的契机在于各门学问之间的交互作用。“在统整课程中,学问不是并列的,是有目的的重组,某一学问的概念和思考方式可充实另一学问的学习,在某一学问上的发现,有助于产生另一学问的假设。”而且,我们看到,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当那些有创造性的科学家开始采用其它学科的思维方式来研究某一学科的问题时,往往会取得突破性进展。这正是科学课程知识真正实现统整与融合的逻辑契机。显然,科学课程的逻辑统整是实现课程价值统整的事实基础,每一门学问之所以能够作为工具资源统整到“范畴”或“领域”中来,皆基于这种逻辑统整的契机。为了让人们充分理解和把握科学课程知识统整的契机,欧用生教授提出了“后设学问”的概念。所谓“后设学问”,即指从价值角度审视每一种学问的优缺点,从逻辑角度把握学问之间交互作用的可能性,从而跨越知识的疆界,实现学问之间的概念和思考方式的有意义的交流,使科际整合交流成为知识生产、创新与应用实践活动的内在组成部分。
  总之,笔者认为,在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科学课程设计开发和不断修订完善的过程中,不能单方面地考虑学科逻辑统整抑或价值统整,而应在价值统整的视野之下谋求科学知识技能的逻辑统整,这样才能真正突破分门别类的学科界限的桎梏,同时摆脱综合理科课程设计中长期存在的“为统整而统整”或者“为综合而综合”的技术理性局限,研制开发出真正能够提升中华民族科学素养的科学课程教材,全面达成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科学教育的目的。
其他文献
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对李开复提起他曾是Google大中华区总裁这件事了。彼时在中国日子过得还不错的跨国公司,现在或多或少都面临着重新定位的困惑—移动互联网、创投、技术和巨头这些更“互联网”的词汇,如今才意味着市场机会。  放下近20年职业经理人的身份后,2009年成立的创新工场是现在的李开复身上最重要的“标签”。从初期的孵化器,到早期投资机构,再到新近成立的AI工程院,李开复依靠资本和技术的力量,以及
期刊
空客A380差一点就成为了历史。  今年1月15日,法国《回声报》报道称,空客集团向外界发出“威胁”:“如果阿联酋航空公司不增加预订,空客将停止A380的生产。”  空客A380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民用飞机,被空客称为“科学与工程的奇迹”。在诞生之初,空客设定的目标是20年内生产1200架A380。然而18年过去了,A380的订单总量不足预期的1/4。并且,这款机型至今仍未收回研发成本,也没能为空客公
期刊
摘要: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作为当下教改的真正实施者,需要在新理念下,不断强化自身的科学素养,这样才能在学科素养上对高中生起到更好的指导及示范作用,才能在化学教学中实现实质性的突破。而在新时期,化学教师要具备的科学素养也是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教师要不断强化自身,加强对科学素养的深刻理解,然后在研究和实践中不断强化自己。文章分析的是在高中化学课的实践教学中如何实现教师科学素养的强化,希望对化学教育的进
期刊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对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都在紧锣密鼓的开展教育改革工作,力求使课堂教学展现出全新的面貌。在此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文教学也正面临新一轮挑战,教师需要结合新课程要求,改革教学理念与方法,提高汉语文教学质量及学生的汉语言水平。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汉语文教学  引言:  汉语文是在我国的各个地区都属于重点教学科目,学习汉语文是学生获得语言能力的主要方式。如今
期刊
摘要: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来说,迫切需要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环境。只有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才能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并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及意义。因此,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位教师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下面本文将结合初中历史的有关内容,从教学的内容、方式等方面出发,提出具体的教学意见,以期提高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效率;分析  一、前言  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进步,学校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的语文教学当中,阅读是也是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之一。而创造性思维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是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共同面对的问题,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为义不容辞的一个教学任务。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仍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一
期刊
自从1月11日宣布要在25年内淘汰所有可避免的塑料废弃物的政府环境战略之后,英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限制使用塑料制品的措施。现在,为了降低人们使用塑料的需求,英国各个公共机构和餐厅又大力推广起了免费水站行动。  例如Network铁路公司就在2月宣布,要在查令十字车站试点设立喷泉式的直饮水器,并计划于今年年内在全英范围内的Network火车站推广。伦敦市长萨迪克·汗两个月前也发表声明,要在伦敦建立一套
期刊
摘要:为了了解乌当区农村中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通过抽样调查对乌当区农村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实地测试,运用文献资料与数据统计等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数理分析。研究发现,乌当区农村中学生的身高标准体重水平明显低于全国水平,但其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却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因此得出结论,中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与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是成简单的正比例关系,而是受多方因素制约。  关键词:乌当区农村中学;中学生:体质
期刊
摘要:陶行知先生曾深刻地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妙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 赏识是一条唤起学生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钥匙,而赏识教育则是把赏识运用到教学中, 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倾注爱心和教学艺术,运用欣赏、鼓励的态度去看待、评价受教育者的一言一行。联系我们的体育教学,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除了突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三个方面外,更加要强调学生的心理健康,“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每一个
期刊
摘要:探究式学习是学生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并通过动手实践操作,研究问题最终达到解决问题。本文主要从一道具体的数学探究题的教学设计讨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式学习。  关键词:新课标;探究式学习;案例分析;K字模型  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教学中创设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学生通过动手做、做中学主动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