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来源 :大众科学·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gzhu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倡导“健康第一”的时代背景下,体育这门旨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学科的重要性也逐渐显现出来。体育教学的宗旨和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运动技巧,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而体育游戏作为体育教学的基本形式近年来体育教学中广泛应用,在提升学生参与兴趣、增强体育教学效果方面发挥的作用显而易见。基于此,本文针对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以期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法;准备阶段;课堂教学;课堂尾声
  小学生有着爱玩爱闹、活泼好动的天性,因而他们对富含趣味性的游戏是毫无抵抗力的。体育游戏本就与体育活动的形式相符,将之与体育教学融合起来,能够改变以往以单纯训练为主的体育教学模式,使体育教学变得充满灵动与活力。为此,作为小学体育教师,我们应不断探究开展体育游戏应用于体育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从而摒弃传统单一、固化、以枯燥训练为主的体育教学模式,为实现体育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一、在准备阶段的应用——提高学生运动积极性
  在体育课的准备环节设置游戏能够起到提高学生运动兴趣的作用。以往的准备环节往往是通过慢跑或是做操的形式进行的,虽能有效激活学生的身体机能,使学生很好地进入到运动准备状态中,但是枯燥的活动方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为此,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在这一环节设置游戏,以趣味游戏来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为接下来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例如,教师可以在准备环节灵活设置各种游戏,也可从具体的教学内容出发,合理地设置游戏。以“跳绳”的教学活动为例,学生虽然在平时生活中接触过跳绳,但是对跳绳的教学器材却知之甚少,对这项运动的教学目标也不甚明确。鉴于此,为了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花样跳绳,即让学生按照自己喜爱或是知道的方式跳绳,或是为学生设置跳绳比赛,从而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其以更加积极的状态投入到体育教学中。如此,通过在体育准备环节设置游戏,增强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以及学生对该项运动的了解,促进了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展。
  二、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增强课堂教学趣味
  体育游戏在体育课堂教学环节的应用,能夠起到活跃氛围,发挥学生运动主体地位进而达到促进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的目的。为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在完成某一技术动作运动技巧和要领的讲解活动后,可以在训练环节设置体育游戏,让学生以游戏的形式达到锻炼的目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减轻枯燥训练模式下学生的运动负担,以及随之而来的厌倦情绪,使体育教学质量和效率得到有效改进和提升。
  例如,以“篮球传接球”的教学活动为例,传接球本身是一项相对枯燥的运动,反复练习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反感。为此,教师可以在训练环节设置“三角传球”的游戏,具体的操作方式是:将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三队,每队以纵队排列的形式站立,三队围成一个三角形;号令声发出后,教师让指定的学生按照顺时针或是逆时针的方向将球传给相应队伍排在队首的学生,并在球传出之后迅速跑向对方队伍的末尾,以此类推,接到球的学生按照同样的方式传球。为了增加游戏的难度,也可两个人同时传球给相应的人,确保相应的人可以顺利接到球。如此,便摆脱了以往以枯燥训练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凸显了体育教学的灵活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在玩乐中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标。
  三、在课堂尾声的应用——缓解学生的运动疲劳
  体育游戏在体育课临近结束环节同样适用。因为经过一堂课高强度的体育锻炼,学生机体十分疲劳,肌肉也处于相对紧张的状态,因而需要一种有效的方式来放松身心。自由活动的形式固然可行,但不如游戏的效果来的好。这一环节游戏的设置可以实现课堂向课间活动的顺利过渡,还能凸显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对下堂体育课有所期待。为此,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在体育结束环节设置一些缓解疲劳、放松身心的小游戏,使学生的身心恢复到放松状态,更好地进行接下来文化课的学习。
  例如,教师可以在体育课临近结束时,将学生组织起来玩“反口令”的游戏,即让学生以横队排列的形式依次站立,此时教师发出“稍息”的口令,学生则要做出相反的动作,即“立正”,教师发出“向左转”的口令,学生则要做出“向右转”的动作。没有及时反应过来做出相应动作的学生淘汰,并且要表演一个小节目。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氛围中结束一堂课,能够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如此,通过在课堂尾声环节设置游戏,缓解了学生的身体疲劳状态,使其能够更好恢复身心,更好地进行接下来的生活、学习。
  总之,体育游戏作为体育教学的常见组织形式,在提升学生运动积极性、优化体育教学效果方面发挥的作用有目共睹。作为小学体育教师,我们应灵活运用体育游戏开展体育教学,从而不断丰富体育教学的模式和类型,推动体育教学创新改革,为构建高效化的体育教学课堂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朱正龙.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和应注意的问题[J].教育现代化,2018.
  [2]林书红.谈游戏活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5.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物理在高考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学习迁移理论对各个学科教学的重要意义不可小觑。如何将学习迁移理论更好地运用到高中物理教学,本文对于学习迁移理论的含义进行了简单概述,同时简要描述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学习迁移理论的意义,从而提出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学习迁移理论的策略,如帮助学生构建物理知识框架、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创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等。  关键词:迁移理论;高中物理教学;应
期刊
摘 要:幼儿教育主要是指对3-6的幼儿进行的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也是最特殊的阶段。幼儿大脑是发展最快的时期,所以幼儿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对幼儿实施正确的早期教育,激活幼儿的大脑,提高幼儿的智力水平。在上课时幼儿教师可以教幼儿唱歌、画画、舞蹈,全面开发幼儿的潜能,促进幼儿的想象思维。  关键词:幼儿;教学;幼儿教师  幼儿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处于首要位置,所以为培养更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期刊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微”时代翩翩而来。“微课”也涌入了教育领域,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做微课,促进了专业成长;课堂中嵌入微课,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下学生学习微课,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微课在教育中发挥着举足重轻的作用,能够实现“教”与“学”相辅相成。  关键词:微课;教学效率;自主学习  在通讯发达、网络普及的今天,“微”这个字被广泛运用。例如:“微电影”、“微信”、
期刊
摘 要:每个学段的教学,都离不开课标的指引和方向,作为一线教师,不仅要研读本学段课标,更要研读其他各学段的课标,构成一个课标体系,注重学段之间的衔接和融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定位精准的教学目标,只有目标定位精准了,我们就知道了该教什么,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扎实而高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解读;课标;精准;定位;达成  学段的教学,都离不开课标的指引和方向,
期刊
摘 要:生物是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高三则是学生学习生物的关键阶段,是学生对高中阶段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性地回顾、整理和总结。只有提升高三生物复习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知识运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应对高考的“底气”。基于此,本文将从理顺知识结构、有效范例讲解和开展针对练习三个方面出发,全面地分析、研究提高高三生物复习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策略和科学方法,希望能够为广大的高三生物教师提供有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面对教育模式的不断变革,信息技术为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供了有效解决方式,新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也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浪潮,不断的转变教育理念,从而完善教学质量。本文笔者对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进行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信息技术;激发兴趣;掌握知识;创新精神  初中生的思维正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进行转变,对于初中
期刊
摘 要:化学作业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还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产生厌学情绪。因此,设计合理的化学作业非常重要。  关键词:作业设计;高中化学;有效性  在高中化学教学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标改革下,进行有效的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是所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还有很大一部分高中教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中存在许多的问题,如:作业缺乏多样性、典型性,作业设计往往不经筛选,量大
期刊
摘 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普及,多媒体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在实际的教学中,多媒体技术也确实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多媒体技术以其全面的感官效果,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打破了“一书一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情境,展现图文并茂的课件,有效实现教学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语文教学耳目一新,进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应用  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
期刊
摘 要:毋庸置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小学低年级作为学生提升识字能力的奠基时期,更是成为了识字教学全过程的重点。因此,笔者将谈一谈应该怎样开展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在新课标的设计理念中,对学生的识字数量,识字习惯等方面的学习活动都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而在新课标深化实施的背景下,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识字意
期刊
摘 要:自主课堂的核心策略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课改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而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教學方法来支撑。现就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与大家共勉。  关键词:以爱育人;克服困难;团结合作  一、善待学生是提高质量之源泉。  1、善待学生,以爱育人。  人们常说:“地上种了菜,就不容易长草;心中有了善,就不容易生恶。”善意的东西,最容易让人接受。几十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就像鱼和水的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