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做法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shem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素质教育,至今已二十年,可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新制定的《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对素质教育又有明确的规定,这对于思想品德课教师来说责任重大,自从教来我以极大的热情进行这门课的教学,我是怎样实施素质教育的下面谈谈几点做法。
  (一)把育人放在思想品德的首位
   思想品德课与其它学科相比,具有特殊的育人作用。因此把思品课习惯性地称为德育课、育人课。当然各科都承担着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要向学生进行思品教育的任务,但思品课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专项课程,它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是非判断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重提高学生服务社会,服务国家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人,做人是整个素质教育的基础,在平时教学中始终抓住以做人教育这条主线,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学科教育的灌输与实践活动的感悟为主渠道,始终把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思品教育的根本目标、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的培养,认真上好每一节课,遵循思品课中 “三个贴近”即贴近社会、贴近学生、贴近生活,采用事例引导法,课堂上巧用典型事例,可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重要性和道德情感的教育,如:学习《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一节时,结合近年来我国出现的三鹿奶粉、假药侵犯消费者权益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 人声观、世界观、价值观。
  (二)把提高学生的能力当作重中之重
   学生是独立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精神生活和内在感受,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差异,让学生个性得到发展,为了达到这一点,我总是在生活中寻找一切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资料,使学生通过学习思想品德课的过程中获得用以终身学习以及生活、工作的一些本领,同时我也深深感受到思想品德科只有贴近生活,才会使教学常教常新,课堂充满活力,才能吸引学生,启迪学生的智慧。因此我通过社会实践来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的兴趣。如调查家乡的变化,让学生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大好形势,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了振兴中华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又如调查身边的陋习活动中,提高了认识可独立判断力,同时也促进了社会责任感的发展。
  (三)教育学生做到“知、情、意、行”四个统一
  “知”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情”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强化剂,
  “意”思想品德是形成的关键,“行”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归宿。只有做到四统一,思想品德教育才会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在一次学生对本学科看法问题问卷中,学生这样写到,思品课的学习,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知识,让我们明白了许多人间世事,还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培养我们的道德健康在学习的同时也会教给我们许多辨别是非、为人处世的方法,有益思想灌输到了我们的脑子里,不做违法乱纪的事,要回报社会,使我们在走出社会的时候,不让我们误入歧途。
   作为一名思品课老师,我很幸福,因为我比其他老师更多地塑造了学生的心灵,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德育为先的优势,培养更多社会有用之材。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课标的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尤其是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打破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活用教学方法,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而如何在化学课堂上灵活有效地运用教学方法,这成为了高中化学教师值得深思的课题。对此,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出了几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高中化学教学的主要阵地,而行之有效的教学
长期的一线听评课实践中,会发现这样几种情形:有的是,教师在讲台上讲的津津有味、眉飞色舞,下面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事不关己”、情绪漠然,甚至昏昏欲睡;有的是,课堂看似互动激烈,学生参与教学,启发式教学,实则是,大部分同学注意力分散,盼望着下课;而有的是,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激情洋溢,情趣盎然,学生进入情境,课堂笼罩在热烈、民主、和谐的气氛当中。  学校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发现这样的情形:有的教师学历高,是
【摘要】教育是一门永恒的艺术。而家访却是这门永恒艺术当中的一朵“奇葩”,如能好好地运用它,必然会使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如虎添翼。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方面,认识了解学生使学生得到健康发展是教育者的责任,要充分认识了解学生,仅靠在校的时间是不够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是教师全面认识、有效了解学生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家访;时机;效率;表扬;总结     当今时代,随着电话、网络等
朗读就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是对文字信息的再创作,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学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最重要的。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的眼、心、口、耳、唇、舌,多种感官积极地投入活动,由视觉神经所感受到的书面文字经过传导中枢传至口,变成口头的有声语言,并且还受到耳的监视,比较输入和输出是否一致;从教学效果来看,朗读能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训
为了让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全面地得到发展。要求教师讲究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打下扎实的基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础。    在新课程大力倡导轻负担、高质量的今天,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学教师,如何做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一、充分准备,备优质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好课不等于能上好课。备课中的主角是教师本身,而上好课的主角是师生双方。上课如
【摘 要】本文通过列举教材中大量的教学内容,论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实现的过程中,物理学史的功能。  【关键词】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实验探究  物理学史研究人类对自然界各种物理现象的认识史。它研究的是物理学发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物理学概念和思想的发展和变革。包含物理科学知识体系逐步成熟发展的过程,包括科学家们探索追求真理的事实与故事。在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信息技术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数学课堂,使课堂越来越生动、精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
【摘要】在小学低段写话中,孩子刚刚接触写话,对它充满了神秘感和恐惧感,这时候我们教师不必过分强调写话的规矩,字词的表达。这时的学生即使没有“作文”的意识也不要紧,要紧的是让孩子敢于去写,我们应当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所要说的话写下来。本文分别从学生的兴趣、教材的拓展、多姿的生活素材谈谈自己对小学低段写话中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低段写话兴趣想象生活    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
苏教版小语高年级教材,在涉及名人佳作、名家名著时,文本的后面增加了“作家卡片”或“名著便览”等知识性内容介绍(以下简称“知识卡片”)。他虽然只有“豆腐块”大小的篇幅,却蕴含丰富,是文本的有机的组成部分。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这些“知识卡片”的作用,使之更好地为学生的阅读活动服务。  一、激发兴趣,走近文本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是优化文本阅读教学的首要一步。小语教材中的“知识
摘 要:中学政治教师作为对学生实施马克思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的特殊群体,要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优良的道德素质、较强的专业素质、超前的创新素质。  关键词:政治教师;角色素质    中学政治教师作为对学生实施马克思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的特殊群体,他们自身应该具备那些综合素质?本文就从中学政治教师应具备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及创新素质等四个方面来对中学政治教师的应有素质做出回答。  一、要有过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