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演示实验在化学课堂中生辉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zi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做好演示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但当前初中化学课堂演示实验教学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主要分析存在的种种问题,然后就改进化学演示实验教学中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现状;演示实验;改进;创新
  一、当前初中化学演示实验的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而演示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与学生小组实验都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培养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但当前初中化学演示实验状况令人担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教师方面
  1.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
  学校和教师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学方法普遍采用讲授法。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演示实验做不做不要紧,只要会动笔考实验就行。况且化学避不开有毒有害、腐蚀性和危险性,教师有时也会采取避而远之的态度,尽量少做或不做。由此而引发了“演示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荒谬做法。
  2.缺乏责任感和动力,懒于做实验
  都说教师“是天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一支燃烧自己的蜡烛”,但在教师待遇和地位普遍不高的今天,很多人只是把它当作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而已,加上拜金主义的影响,有几个还秉持着“教书育人”的神圣理念和“燃烧自己”的无私精神?于是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比比皆是,缺乏了应有的责任感和动力,设计实验、准备实验和演示实验也就懒于动手,能省则省了。
  3.迷恋多媒体的模拟实验
  科技飞速发展,多媒体进入课堂,使得部分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目前相当数量的教师不演示或少演示实验,放弃了运用实验的直观教学方法。只是利用投影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不重视让学生看实物和实际操作,久而久之,应有的技能培养也就成了纸上谈兵了。
  4.演示实验的教学形式单一、陈旧
  由于教师不愿在演示实验教学方案的设计上下工夫、 花时间,单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照本宣科进行演示,缺乏探究和创新性,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显得没有计划、没有目的、没有系统性。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一手包办现象严重,学生最多只是机械模仿, 缺少动手参与和动脑思考的机会, 能力得不到提高,也渐渐失去了兴趣。
  (二)学校方面
  药品仪器配备不足,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问题。目前,很多中学普遍存在大班额教学,实验经费紧张,实验资源配备相对较低。药品仪器配备不全或者变质及损坏,往往造成演示实验的数量和质量都难以保证。
  (三)学生方面
  在演示实验教学中,多数学生只伸长脖子看实验现象,对教师的实验动作和操作步骤视而不见。
  二、转变观念,改变现状,充分发挥演示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提高认识,重视实验。古人陆游曾在诗中写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理解和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灌输新课改理念,摒弃枯燥乏味的传统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而实验必定是最基础最有效的方法。
  3.积极思考,改进实验。对教材中演示实验进行积极的思考,寻找不足,加以改进。可以通过改进实验的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实验装置以及操作方法等,实验现象更明显。
  4.由重教師“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单向信息传递向综合互动转变,由居高临下向平等对话转变。
  5.实验需要严谨、踏实等优良作风,学校和教师不仅应该在理论上承认,而且应该在实践中力求真正贯彻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原则,加强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6.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要对学生的研究方向和方法给予指导,还要在与学生一起探索、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
  三、精心设计,富于创新,让演示实验在化学课堂中生辉
  我国著名的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说过,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而演示实验可以说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在教学中,许多概念、原理、规律的建立大多通过实验来实现。因此初中化学课堂演示实验应做好以下几点,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1.注重演示实验,激发求知欲望,提高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直观、现象有趣味,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能辅之以思考,则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绪言课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开始,教师一定要做到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丰富他们的想像力,培养他们的求知欲,让全体学生从一开始就喜欢这门学科。为达到这一目的,我注重在演示实验上先下功夫。例如,在讲“物质的变化”这一概念时,先在课堂上做了一个“喷雾写字”的实验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后又增添了“折断粉笔”、“镁条燃烧”等实验,然后再穿插演示课本上的几个变化实验,使学生觉得新鲜,从而产生好奇。随着向学生提出一系列日常生活实例的设问,让学生加深理解“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从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使学生对所学的这两个概念加深了理解。事实证明,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
  2.设计演示实验,增强其艺术感,增添其趣味性
  其实,演示实验除了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之外,只要教师精心设计,便会变得富有艺术感及趣味性。例如:在学习“分子运动”这一微粒的基本性质时,为了将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粒子运动变成学生能看得到的宏观景象,使学生在头脑中能够建立起分子运动的表象,我通常会设计一个这样的演示实验:在一支横放的试管中放入一段剪成葫芦形状的滤纸条,滤纸条上每隔一定的距离滴一滴酚酞试液,然后将滴有浓氨水的棉花堵在试管口。过一会儿,可以看到,滤纸条上滴有酚酞试液的位置从试管口往试管底部方向逐渐变红。这个实验不单可以让学生知道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并且由于形状可爱,色彩变化明显,从而大大增强了演示实验的艺术感,增添了趣味性。   3.增设演示实验,创设学习情境,培养探索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增设演示实验,往往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并能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例如:在讲授常见的碱——氢氧化钠时,教师指出NaOH溶于H2O,会放出大量的热。这里学生对于放热的现象,单凭老师的讲解是无法体会到的。在这里,我认为可增设一个这样的演示实验,具体做法如下:①取一试管,加入约1/4的水;②用试管夹夹持着在酒精灯上加热直到水沸腾;③将试管移离火焰,水片刻就停止沸騰,这时立即取几粒氢氧化钠颗粒放入试管中,水又会迅速重新沸腾,且比加热时沸腾的还要剧烈。此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在为学生创设了学习情境的同时,又能使学生很容易就探索出“氢氧化钠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这个结论。
  4.改进演示实验,延伸探索过程,提高创新能力
  在现有的课本中,某些演示实验装置的设计还没有十分完善。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可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从而探索改进实验装置的方案,延伸了对演示实验的探索过程。例如:在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演示实验中,针对课本的实验设计,教师可提出问题:“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时,产生的大量白烟扩散到空气中,对环境有影响吗?应该如何处理?”在学生讨论、交流演示实验改进方案过程中,教师只需要发挥指导作用即可,尽可能让学生自行探究完成。学生展示成果后,教师应作出充分的肯定与鼓励。最后,我还会向学生展示我自己的改进方案: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放入一小粒红磷与白磷,并在试管口均套上一个小气球,然后将两支试管下端浸入80℃的热水中。通过对课本演示实验的改进,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兴趣都会得到激发,创新能力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课堂演示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是一种最有效的直观教学方法。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正确地使用演示实验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它可以使学生的观察和思维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掌握化学知识,使我们的化学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正确对待演示实验,让演示实验在化学课堂中生辉。
  参考文献:
  [1]马福利.浅议实验教学在化学中的重要作用[J].现代交际,2010(09)
  [2]吕凤华.加强实验教学的程序化管理[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7(01)
  [3]冯燕瑛.重视实验教学,以适应STS的改革趋势[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998(Z2)
  [4]张志勇.演示实验改进心得[J].卫生职业教育,2009(11)
  [5]周文升.优化实验教学,提高课堂效率[J].新课程(教研),2011(05)
其他文献
[摘要]自教育部提出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以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本文对核心素养体系中的“学会学习”这一素养指标进行分析,结合中学思想政治(品德)的学科特点与现实集备环节特征、存在问题,提出了各种针对性集备对策。  [关键词]核心素养 集备 学会学习 对策  近年来,教育部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立德树人”和
[摘要]“移动互联网 ”数学家庭作业是指在大数据背景下,用互联网思维,依托云平台,将移动互联网跟数学家庭作业有机整合起来,实现个性化的在线作业和移动作业。一些作业软件随着推广使用,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它不仅可以传播大量的知识点信息,而且还给学生以清晰明快的感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突出学生的口算能力,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好地巩固教学质量。 
[摘要]童话是一种针对儿童所编写的文学体裁,在小学语文的教材中收录了很多,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孩子们一定的教育意义。但是童话题材的文章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如何让学生在童话学习中体会人生的哲理成为了摆在我们小学语文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旨在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教学;有效策略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教学存在的问题  1.缺乏内
【摘要】要想保证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就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正处在一个比较特殊的阶段,非常的敏感,特别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各个方面,比如说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状况、学习态度、学习及生活习惯等等,所以初中班主任一定要做好这方面的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教育教学手段,通过各种方法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有助于学生的日后发展。  
【摘要】广州市第一一三中学从“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出发,以岭南文化的传承,融合核心价值观、新广东精神,确立“现代岭南人”特色课程体系。  【关键词】课程创新;特色课程;核心素养  一、“现代岭南人”特色课程缘由  1.特色课程缘由:政策引导  中学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推动学校进行特色课程建设,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促进
【摘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已被打破。在新课标下,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引发和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实践证明,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的教学实践,注重设疑、激趣,自主探究,合作互动等各种教学策略的运用,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课堂教学;兴趣;合作;探究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悄
信息化社会下,人们的日常生活常常受到各种数学信息的影响。面对不断变化的客观世界,要想从纷繁复杂的数学信息中提取关键因素,从而迅速作出判断,就必须具有良好的“数感”。在分析与判断数学信息的过程中,“数感”无疑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对公民的数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要想进一步提高公民的数学素养,从小培养他们的“数感”兴趣,应该是最为科学的途径。在小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数感”培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合理地采用“速正法”,可以提升学生的解题效率和正确性,对学生产生很好的激发效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速正法”的理念在于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完善学生解题的正确率,老师在教学的环节中,应该结合题目的难度和教学的内容,对课程进行合理的安排。  【关键词】物理教学;速正法;教学内容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老师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不断的完善学生的科学素质。学生在解题的过程
初中化学复习备考是一门科学,既要重理论,又要重实践,更要重科学的复习方法。单纯的题海战术,充其量也不过是一种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活动,这样的行为和活动往往消耗学生大量的宝贵时间和精力,效果卻是事倍功半。但运用科学的复习方法,其效果却是事半功倍,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全面、系统的知识。其中归纳法是一种常用的复习方法,它在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在客观事物中,个别包含着一般,一般存在于个别中。同类事
【摘要】“一流的学校靠文化,优秀的学校文化来源于校长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当前,我们的学校千校一面的现象比较普遍,学校的发展迟滞不前,因此迅速转变校长教育理念,建设学校特色文化是走出学校发展疲软态势、提升学校文化档次的有力举措。  【关键词】校长;教育观念;角色;校园文化;建构特色  一、当前地区学校现状的分析  1.学校层面看  在教育改革发展到今天,很多学校已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校园文化,学校的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