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幽默叙事下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的艺术表现探析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dagong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影,作为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体,是一门集合多种艺术领域于一体的触动所有感官的艺术。通过电影画面,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仿佛就是生活在观众生活中的普通个体,诉说着自己的故事。2014年上映的美国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其凭借出色的电影技术制作,一举获得了第87届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原创配乐、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提名、最佳电影剪辑等多项提名和获奖。2015年4月18日,北京国际电影节上映这部影片,不难看出,这部影片深受观众喜爱和好评,除了豪华的演员阵容、导演的良心制作,这部电影独特的拍摄方式、不落窠臼的叙事手法、幽默的语言风格、耐人寻味的隐喻表达才是最值得人们深入探究的精华。本文将通过影片中黑色幽默叙事风格探究其叙事手法、色彩和构图表现手法、语言特点以及一些隐喻表达。
  关键词:黑色幽默  艺术表现  电影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9-0153-03
   一、黑色幽默艺术发展背景
   幽默是人际交往过程的“润滑剂”,好的幽默感会给一个人增添许多无形的魅力,更会让一个人在社会生活领域过的“如鱼得水”。而“黑色幽默”是一种以玩笑的口吻描述现实的残忍,一针见血地直击人们心灵的艺术表现手法。与传统文学形式不同,黑色幽默的作品往往更容易让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读者有时候会被光怪陆离的故事情节吸引,有时会对主人公命运感同身受,亦或是对故事反映的社会现象嗤之以鼻,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黑色幽默的文学作品总是得到读者们的青睐。
   黑色幽默(Black Humor)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当时的美国正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由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文学、影视等创作必然会根据社会变革而发生改变。在这瞬息万变的局势下,黑色幽默的艺术形式应运而生。人们使用看似荒诞、轻松、无厘头的表现手法来揭露社会现状,通过“反英雄”人物的塑造凸显角色的悲剧人生和悲惨境遇。不难看出,黑色幽默的表现手法就是用幽默的语言表达无奈的内心。李公昭将黑色幽默表现特征总结为:“一是以喜剧的形式表现悲剧的内容。二是揭露荒诞的社会对人的压迫为目的。三是反英雄式的人物。四是非逻辑的叙事结构和灵活多变的写作技巧。”
   二、影片中黑色幽默的叙事手法
   电影的叙事手法主要是依据文学叙事学或符号学原理研究影片表述元素和结构的理论。随着电影拍摄技术的进步以及作者创造性的叙事方式的升级,电影的叙事手法越来越多。“在叙事含义上,按‘叙事学’的集大成者热拉尔?热奈特指出的叙事的三层含义,即第一层——‘承担叙述一个或一个系列时间的叙述陈述,口头或书面的话语’,第二层——‘真实的或虚构的,作为话语对象的接连发生的事件,以及事件之间的连贯、反衬、重复等等不同的关系,第三层——‘一个某人叙述某事的事件’”。以下将从三个方面来初探下这部电影中黑色幽默的叙事手法。
  (一)叙事风格
   “‘碎片化’影像符号元素基于电影多线索叙事的方式。黑色幽默电影通常以多条线索展开,镜头语言也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布达佩斯大饭店》这部电影的导演是韦斯·安德森,他非常善于使用大胆的叙事手法和鲜艳的色彩进行构图,正如《盗梦空间》虚实交接的叙事方式一样,这部电影中导演使用了嵌套式叙事结构,将现实与过去交叠在一起,从而使观众“身临其境”于故事情节中。导演将故事的叙事结构套在三层故事里,第一层故事中观众看到一名女性讀者坐在作家的雕像前拜读其作品;随着读者进入书中的世界,第二个故事向我们娓娓道来,书中的作者听着讲故事的人描述着主人公古斯塔夫传奇的一生。于是,读者便层层推进来到了故事发生那个时代。与此同时,电影还配有旁白、口叙式回忆的叙述以及主人公古斯塔夫的台词,使观众在不同形式的叙事方式下对主人公的命运遭遇产生共鸣。这种类似漫画插图一帧一帧拼接的故事叙事方法更能给观众搭建起一幅看似异想天开的神奇世界,也为之后出现的荒诞行为、传奇事迹和忍俊不禁的台词提供了看似合理的解释。
  (二)色彩运用
   这部电影不仅在构图方面独具匠心,在色彩使用上也是可圈可点。作为能够引起我们共同审美愉悦和视觉感官反映的要素,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和厚度是由自然界和生活中丰富多样的颜色构成的。电影中颜色的使用主要从三个维度出发:色相、饱和度和亮度。明亮、鲜艳的色彩使用可以凸显快乐的基调;相反,灰色的或暗色调的使用则更贴近反映现实世界的镜头。该片导演的多部作品中都大胆地使用了饱和度很高的、色彩明亮的颜色,从而使基础色,如:红色、黄色或是紫色显得异常扎眼,也更容易引起观众强烈的视觉感受。这种明艳色彩的使用和深刻的电影主题形成强烈反差,更能突出电影中意在反映和揭露社会现实的主题。正如影片中作家开始讲故事时描述的布达佩斯大饭店:“the Grand Budapest, a picturesque, elaborate and once widely celebrated establishment.”即“布达佩斯大饭店,一座如画般壮观,并且一度广为人知的建筑”,导演用粉色外墙呈现了一个风景如画、世外桃源的地方,电影中导演使用了薄荷绿、粉蓝色等明亮的颜色来呈现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外景,从而给读者一种热闹、充满生机的感觉,一瞬间将观众代入到布达佩斯酒店发光的光辉历史中。当老年零跟作者娓娓道来那段他跟古斯塔夫的经历时,电影的色彩基调又转换到了亮红色,彰显出当时布达佩斯酒店宾客络绎不绝的繁荣景象。进入第二章,整个电影画面颜色变成了深棕色,可见导演意在通过深色调颜色寓意伯爵夫人死后,古斯塔夫因分到遗产被其子女陷害入狱的命运转折。而最后导演突然使用了暗色调色彩,主要是烘托最后一章的故事背景,即古斯塔夫和零在火车上被搜查并最后被枪杀的事情。可见,电影中多层色彩的明暗变化是随着故事情节发展而改变的,导演规整对称的构图安排使得电影呈现出更具荒诞的幽默气息,也更能使得观众对故事背后反映的深层社会问题进行反思。   (三)隐喻的运用
   隐喻,是作者运用物的意象来表达现实的一种修辞手法,电影中导演们常常会将镜头对准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从而引发观众和读者领悟作者的意图。电影中运用了多处隐喻的方式,表达看似诙谐幽默的画面下真实的社会现状。比如:影片中当古斯塔夫越狱之后回到大饭店之后不久便被杀手找上门,于是在大饭店里上演了一场枪战。此外,电影中当古斯塔夫从监狱逃出却无处安身时,他拨通了十字结社成员们的电话来寻求庇护。十字结社是影片中跟布达佩斯大饭店规模差不多的全球各地著名的饭店里的掌门人之间结成的联盟,该联盟中的成员可以互相寻求帮助。古斯塔夫就是在十字结社成员们的帮助下成功摆脱了杀手的追杀。影片的十字结社虽然是虚构的,但是映射出不同的人类文明在面临威胁和破坏时,可以互相取暖、相互帮助,从而使人类文明生生不息的延续下去。
   三、影片中黑色幽默的语言特点
   法国的莫里哀曾说过,“语言是赐予人类表达思想的工具”,也就是说语言是人类头脑中意识的物质外壳。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不仅能够反映一个人的教养学识,也能反映一个人对所处的社会环境的看法和态度。而充满黑色幽默的语言透露出“反差萌”的特点,也就是说,看似诙谐轻松的语言背后透露出对残酷的社会现象的无奈和感伤。剧中作为大饭店主管的古斯塔夫言谈举止都完全与进进出出这所饭店上流社会的那些人一样。无论是在面对饭店中的客人还是跑堂的服务生,他永远都保持着作为管家专业的样子,比如,在影片中,古斯塔夫会在门童们用餐前进行饭点祷告,古斯塔夫在教门童们习惯上层社会的种种礼仪。古斯塔夫被冤枉入狱后,因为担心大饭店的正常运营,他在狱中为饭店的工作人员写了一封信。影片此处运用了两个空间交叠的拍摄手法,在零代替古斯塔夫读信的画面里,导演将镜头切换到了狱中,而读信人换成了狱中的古斯塔夫,以第一视角面对着观众将信中的叮嘱娓娓道来。信中的语言无不体现出黑色幽默的语言风格,黑色幽默的语言特点在虚实之间转换与穿插,给人一种凌乱和荒诞的感觉。比如:信中说,“A great and noble house has been placed under your protection(一座伟大而高贵的房子已经被置于你的保护之下)”,可见,在古斯塔夫心中,布达佩斯大饭店是神圣的且未被玷污的地方,因此,他要誓死捍卫这里的一切完好无缺,不被破坏。然而,观众和读者知道这一切是不现实的,但他的语言恰恰揭示了真实,让人觉得影片中的一切是虚幻的,荒谬的。仪式感往往也是人们对于逝去之物无奈的挣扎表现。影片中当古斯塔夫成功越狱逃出来之后,他并没有像其他狱友一样抓紧时间逃跑,而是因为零没有给自己带香水而埋怨起自己的门童。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当人类的文明被战争、冲突、疾病和灾难摧毁时,仍然有很多人愿意舍弃一切,甚至是生命,延续和遵循人类文明制度下的礼仪和规范。影片的最后,当古斯塔夫继承了遗产并成为了上流社会一员之后,他带着自己的门童零又再次踏上了火车前往远方。这一次,他们又一次经历了零的越境文件不合格,导致无法越境的情况。然而,这一次当古斯塔夫想要通过上流社会身份的方式让德国士兵允许他们通行时,他和零遭到了残忍地对待,并且最后古斯塔夫被德军开枪打死了。此时,电影中又再次出现了古斯塔夫曾经说过的一句话,“There are still faint glimmers of civilization left in this barbaric slaughterhouse that was once known as humanity”譯为:“还是有文明的微光存在,在野蛮的屠宰场上,那就是人性。”很明显,这句话中透露着反讽的语气,体现出黑色幽默的否定的语言特征。“黑色幽默式的否定是对客观现实的否定,蕴含着谎言和荒谬,并且作者运用这样的语言颠覆主人公自己说过的话,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也是无法确定的,使人陷入一种混乱、不确定当中,在影片内容的表现上充满了虚构,否定了自身存在的真实性,使用这样的语言能够表达作者对于现实社会的否定消极态度。”
   四、结语
   整部电影无论从结构叙事、色彩运用,音乐和语言等方面都堪称上乘之作,因此该影片也在当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上获得多项提名,并获得了许多大奖。电影以一种轻松、愉快、诙谐幽默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旧时欧洲文明下的礼仪与制度,然而,当影片结束,观众们走出影院时才发现真正刻在脑海中的画面是与那个所处的历史背景倒立的成像。影片展现的方式如同“万花筒”一般,有人曾把这部电影概括成一张寄往旧时欧洲的精致明信片,虽然我们无法穿越到辉煌的过去,但是通过电影,观众可以领略过去那个不可思议的欧洲风采。正如影片中的布达佩斯大饭店,其犹如童话般的存在,这种黑色幽默式的描写更揭露出电影中的画面是虚无缥缈的,就像影片以古斯塔夫的死亡作为电影的结尾一样,读者和观众最终都要从电影的世界中拉回到现实,从梦境中醒来。
  
  参考文献:
  [1]杨仁敬.20世纪美国文学史[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556.
  [2]梁亚平.美国文学简史[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160.
  [3]邓宝盈,王敏.韦斯安德森电影的形式美呈现——以《布达佩斯大饭店》为例[J].大众文艺,2019(14):177-178.
  [4]魏明琛,陈应鑫.论黑色幽默电影视听语言符号的意指交互功能[J].电影评介,2020(16):87-92.
  [5]许娇.浅析黑色幽默文学作品中的语言修辞及特色[J].文学界(理论版),2012(11):162+164.
  [6]王敏,王其秀.电影叙事学视角下《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叙事艺术[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
  [7]王夏阳.浅析《布达佩斯大饭店》的艺术特征[J].戏剧之家,2015(21):117.
其他文献
摘要:红色文化是我党和人民群众创造的先进文化,该文化代表着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文化内涵构成部分。它继承发扬了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因此本文以美术教育为载体,创建了红色美术学科体系,力图将其传承,希望能让学生们感受红色文化力量具有的独特意义。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 美术教育 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J20-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9-0116-03   民
《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低年级要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因此,低年级写作应放低要求,贴近生活实际,注意方法的引导,才能让孩子们敢写、乐写、从而会写。  一、让教材为孩子们的写话架设一座彩桥  1.佳句仿写。皮亚杰曾经说过:“对于孩子来说,从他一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一举一动无不都是以模仿为基础,正是这种模仿构成日后形成思维的准备。”我们的阅读教材
期刊
摘要:幼儿歌曲弹唱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就业的必备技能。其教学策略的提高和完善,直接影响着幼儿歌曲弹唱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教学中,要顺应时代潮流和发展趋势,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手段,开展有效评价,提高幼儿歌曲弹唱教学的实效性和有效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提升,更好的为幼儿教育教学活动服务。  关键词:教学理念 教学策略 有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J60-05文献标识码:
摘要:教育是社会各界都关注的话题,只有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为社会输出更多专业性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人才,其中学前教育时期是幼儿智力启蒙的黄金阶段,同时也是孩子性格和思维塑形的关键时期,教学质量和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非常关键,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掌握音乐理论知识,具备扎实的实践技能,还要学习、提升组织管理能力,开展多样化教學工作,这就要求基于音乐素
摘要:本文以咏叹调《永别了,爱恋的家》为切入点,通过对普契尼时期歌剧的创作风格和《蝴蝶夫人》的音乐素材,以及《永别了,爱恋的家》的音乐特征进行理性研究,认识到普契尼笔下的男高音在演唱风格上,抒情性和戏剧性的结合在歌剧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对此曲的演唱分析,在发声运动、情感把握以及歌唱表演等细节上进行理论性的总结和概括。  关键词:普契尼 男高音 咏叹调 抒情性 戏剧性  中图分类号:J805文献标识码
摘要:声乐教学需要学生与老师互动性参与,结合艺术与科学两大模块的内容,从表面上看是技巧传授与示范训练,但是对教师的知识完善程度以及带领学生去实践运用的能力有严格的标准。在当前发展阶段的高校艺术学院的声乐教学过程中,传统方法并未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性,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状态。围绕高校艺术学院声乐教学发展现状展开分析研究,探索影响教学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声乐教学多样化中存在的问题,寻求相应的解决策略,加以创新
摘要:目前各个高校的视唱练耳课都是针对所有音乐专业的学生进行统一授课的,但是音乐专业也分器乐、声乐、理论专业等许多分支,那么人才培养目标也会有一定的差异性,教学目标必然也不相同。因此,作为教学者应该有实质性的教学措施,从实用性和运用性出发,符合学习者对知识的实际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声乐专业 视唱练耳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J60-05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A 1008-3
摘要:本文对小提琴启蒙学习和教学方法存在的几点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重点对造成儿童困扰的重难点进行分析,论述了小提琴启蒙学习、陪练和教学中循序渐进的重要性,循序渐进的教学和行之有效的练琴、陪练能让儿童具备坚实的基本功,获得源源不断的持续学琴动力。  关键词:儿童 小提琴 陪练 教师 循序渐进  中图分类号:J60-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9-01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