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评价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联合术中控制性降压(intraoperative controlled hypotension,ICH)减少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围术期失血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20年7月832例因股骨头坏死行初次THA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TXA治疗,其中439例(降压组)术中联合ICH将术中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blood,MAP)控制在80 mm H
【机 构】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成都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研究所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室,成都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成都6100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联合术中控制性降压(intraoperative controlled hypotension,ICH)减少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围术期失血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20年7月832例因股骨头坏死行初次THA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TXA治疗,其中439例(降压组)术中联合ICH将术中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blood,MAP)控制在80 mm Hg(1 mm Hg=0.133 kPa)以下,393例(常压组)术中血压不进行特殊干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基础动脉压、髋关节活动度、合并内科疾病、术前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及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水平、凝血功能、手术入路、TXA用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失血及输血情况、麻醉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情况.并进一步将纳入患者分为MAP<70 mm Hg组(A组)、MAP 70~ 80 mm Hg组(B组)和常压组(C组)3组,对围术期失血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一步行亚组分析,以筛选最佳血压范围.结果 降压组术中MAP、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输血率及输血量、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常压组(P<0.05).降压组术后髋关节屈曲活动度优于常压组(Z=2.743,P=0.006),但两组外展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38,P=0.735).术后并发症方面,降压组患者术后低血压发生率高于常压组(x2=6.096,P=0.014),其余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脑卒中、肺动脉栓塞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住院期间无死亡患者.亚组分析提示A、B组围术期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显著低于C组(P<0.05);3组间输血率、输血量及急性心肌损伤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急性肾损伤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术后低血压发生率显著高于B、C组(P<0.05),B、C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XA联合ICH具有协同效应,将术中MAP控制在70 ~ 80 mm Hg能有效降低初次THA围术期失血,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生物力学测试,比较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中,界面螺钉及界面螺钉结合骨隧道过线技术固定韧带胫骨端的强度差异.方法 将20个新鲜冷冻猪胫骨随机分为两组(n=10),制备ACL重建模型;其中,实验组移植物采用界面螺钉结合骨隧道过线技术固定,对照组采用单纯界面螺钉固定.将两组标本固定于高频动态力学试验系统M-3000,通过往复试验及负载-失效测试,观测移植物长度变化(位移)及极限负荷、刚度.结果 往复试验结果示实验组位移为(3.06±0.58)m
目的 总结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artery perforator flap,DIEP)移植在纵形瘢痕乳腺癌二期再造中乳房塑形的难点和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32例二期行游离DIEP移植再造乳房的乳腺癌术后患者,原手术切口均为垂直纵形.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1~42岁,平均34.6岁.乳腺癌病程9~48个月,平均22.8个月.均采用对侧血管蒂的游离DIEP移植,受区血管为胸廓内血管.其中17例皮瓣为纵形摆放,15例皮瓣为
目的 探讨新型计算机导航系统(Knee 3软件;Brainlab公司,德国)辅助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的早期疗效.方法 2020年7月-12月,采用Knee 3软件辅助19例(19膝)TKA.男4例,女15例;年龄52~ 79岁,平均66.3岁.骨关节炎1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膝关节内翻畸形16例,外翻畸形3例.术前美国西部Ontario与Mc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疼痛、僵硬、功能评分分别为(12.4±3.4)、2(1,4)、2
目的 综述肩袖损伤修复的界面组织工程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近年国内外有关肩袖损伤修复的界面组织工程相关研究文献,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界面组织工程研究是通过多种方法重建复杂的、层次分明的界面组织,修复或再生受损的不同组织连接部位.肩袖损伤界面组织工程主要包括种子细胞、生长因子、生物材料、氧浓度和力学刺激等方面.结论 肩袖损伤愈合和再生的最佳策略不仅需要使用具有梯度变化的生物材料,还需要种子细胞、生长因子和特定培养条件(例如氧浓度和力学刺激)的结合,然而相应治疗手段的临床转化仍然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
下腰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2020年北美脊柱协会(NASS)制定了非特异性下腰痛的循证医学指南,该指南主要围绕非特异性下腰痛的诊断、影像学检查、保守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治疗五个方面进行论述.本文在充分研读指南基础上,对非特异性下腰痛诊治展开论述,以供临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