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阅读能力是体现一个学生英语水平的关键所在。很多学生见到阅读就会头疼,甚至在平时的练习中试图逃避,不想去静下心来好好阅读,导致很多学生在英语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方面失分太多,这样英语考试成绩不理想就会形成恶性循环,长期下去就会大大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培养和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英语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大力度对学生进行英语教学,具体做法是:
一、利用课文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很多同学对于课本不熟,这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果。英语课文有连贯的语言,有明显的情景、情节、词汇、语法等知识。笔者在授课时向学生明确提出读懂课文的标准是:不一定要正确读出每个单词的读音,但必须能正确理解该课文的大概意思。并向学生表明,读课文应是他们每天必做的功课。进行课文教学,首先要把课文作为一篇阅读材料,让学生自己阅读,从整体去理解课文内容,而不是局部地学习和思考,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和阅读能力的提高。长期以来,由于受教材的限制,特别是受多年的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对待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处理不当。许多教师把阅读课作为教授语法句型的途径,教师讲得过多,学生思维太少,抑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学生阅读技能的培养。长此下去,学生的阅读兴趣就难以得到培养,阅读能力就更难得到提高。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才有积极的探索、敏锐的观察、牢固的记忆、丰富的想象和创造性的运用,从中体会到学习乐趣。结合目前国内的教学环境及学生的特点,我认为在课文教学中采用“提问——阅读——思考——复述——巩固”五步法,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较有帮助的。“五步”阅读法体现在教学中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这几个步骤的教与学,改变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和依赖老师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二、利用课外读物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仅以课文为材料来提高阅读能力是有限的,加上现行的课文教学篇目少,且阅读课教学担负着语言知识教学的任务,课文生词较多,不适用于流畅阅读的训练。那么,我们必须要求学生多阅读课外读物,用来弥补课本上面阅读材料的不足。那么到底课外读物是些什么读物?哪些课外读物适合初中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能给学生正确的指导或指点。因此教师应帮他们精心选择课外阅读材料,如名人轶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幽默小品、日常生活、科普文章等思想性强、趣味性强的阅读材料。也可充分利用与教科书系列配套的《同步阅读训练》作为参考,还可以帮助他们介绍一些简易的英汉对照读物,如“书虫”系列等。这样,让他们从较短的读物开始,逐渐过渡到较长的文章,从较容易的读物开始逐渐过渡到难度较大的文章。日复一日,每天坚持阅读,他们的阅读兴趣自然就会得以提高,阅读能力也就自然增强。不管他们是技能班的学生还是高考班的学生,只要持之以恒,广泛的阅读,就有利于他们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开阔视野、开拓思路,更有利于他们了解英、美等国的文化背景,社会风俗习惯及英语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三、帮助学生找到良好的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阅读速度
有的学生由于英语基础太差,常常存在某种自卑感,一开始让他们进行英语文章的阅读时,他们以为老师在和他们开玩笑,并说:“老师,我们根本不可能读懂的,别为难我们了吧。”但我没有灰心,对他们进行耐心的说服,并用前面讲述的阅读步骤让他们渐渐地学会阅读,一旦他们有了一点点兴趣后,我又给他们指出了一些不正确的阅读方法,再给他们讲述一些有用的、切实可行的阅读方法。例如,在阅读时习惯读出声,或在心里一个词一个词地默读,甚至用笔或手指一个词一个词地指着阅读,有的同学一旦发现有不认识的单词马上拿出词典来查找它的中文意思,要知道,以上这些阅读习惯,不仅降低了阅读速度,还会大大地影响读者从整体上理解文章大意。
阅读速度的快慢是阅读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在提高正确率的前提下,要加快阅读速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无声地直接理解文字符号,一定不要一个词一个词地出声朗读;按意群阅读,一定不要一个词一个词地咬读;扩大视幅,争取眼睛的覆盖率同时看见七至八个单词;减少回视,不要反反复复地看同样几个单词;边阅读边理解、边猜测不认识的单词;限时阅读,并记录阅读的时间和阅读的字数,以便计算自己的阅读速度;阅读时尽量少查字典,坚决不要一遇到生词就查,只有当这篇文章阅读完之后,再去查找出现频率高的生词,以及一些直接涉及问题答案的单词,这样,阅读速度就有了保障。
我在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运用这些阅读方法对学生进行帮助、诱导,并用实例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渐渐地我发现很多学生已取得了很明显的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并非所有的学生都有这样明显的效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非一日之功能奏效。因此,在探索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吸收英语教学理论,钻研教材,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改进和完善阅读课教学,并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阅读实践中去,使学生获得独立的阅读能力,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相信坚持就是胜利。
一、利用课文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很多同学对于课本不熟,这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果。英语课文有连贯的语言,有明显的情景、情节、词汇、语法等知识。笔者在授课时向学生明确提出读懂课文的标准是:不一定要正确读出每个单词的读音,但必须能正确理解该课文的大概意思。并向学生表明,读课文应是他们每天必做的功课。进行课文教学,首先要把课文作为一篇阅读材料,让学生自己阅读,从整体去理解课文内容,而不是局部地学习和思考,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和阅读能力的提高。长期以来,由于受教材的限制,特别是受多年的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对待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处理不当。许多教师把阅读课作为教授语法句型的途径,教师讲得过多,学生思维太少,抑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学生阅读技能的培养。长此下去,学生的阅读兴趣就难以得到培养,阅读能力就更难得到提高。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才有积极的探索、敏锐的观察、牢固的记忆、丰富的想象和创造性的运用,从中体会到学习乐趣。结合目前国内的教学环境及学生的特点,我认为在课文教学中采用“提问——阅读——思考——复述——巩固”五步法,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较有帮助的。“五步”阅读法体现在教学中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这几个步骤的教与学,改变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和依赖老师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二、利用课外读物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仅以课文为材料来提高阅读能力是有限的,加上现行的课文教学篇目少,且阅读课教学担负着语言知识教学的任务,课文生词较多,不适用于流畅阅读的训练。那么,我们必须要求学生多阅读课外读物,用来弥补课本上面阅读材料的不足。那么到底课外读物是些什么读物?哪些课外读物适合初中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能给学生正确的指导或指点。因此教师应帮他们精心选择课外阅读材料,如名人轶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幽默小品、日常生活、科普文章等思想性强、趣味性强的阅读材料。也可充分利用与教科书系列配套的《同步阅读训练》作为参考,还可以帮助他们介绍一些简易的英汉对照读物,如“书虫”系列等。这样,让他们从较短的读物开始,逐渐过渡到较长的文章,从较容易的读物开始逐渐过渡到难度较大的文章。日复一日,每天坚持阅读,他们的阅读兴趣自然就会得以提高,阅读能力也就自然增强。不管他们是技能班的学生还是高考班的学生,只要持之以恒,广泛的阅读,就有利于他们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开阔视野、开拓思路,更有利于他们了解英、美等国的文化背景,社会风俗习惯及英语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三、帮助学生找到良好的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阅读速度
有的学生由于英语基础太差,常常存在某种自卑感,一开始让他们进行英语文章的阅读时,他们以为老师在和他们开玩笑,并说:“老师,我们根本不可能读懂的,别为难我们了吧。”但我没有灰心,对他们进行耐心的说服,并用前面讲述的阅读步骤让他们渐渐地学会阅读,一旦他们有了一点点兴趣后,我又给他们指出了一些不正确的阅读方法,再给他们讲述一些有用的、切实可行的阅读方法。例如,在阅读时习惯读出声,或在心里一个词一个词地默读,甚至用笔或手指一个词一个词地指着阅读,有的同学一旦发现有不认识的单词马上拿出词典来查找它的中文意思,要知道,以上这些阅读习惯,不仅降低了阅读速度,还会大大地影响读者从整体上理解文章大意。
阅读速度的快慢是阅读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在提高正确率的前提下,要加快阅读速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无声地直接理解文字符号,一定不要一个词一个词地出声朗读;按意群阅读,一定不要一个词一个词地咬读;扩大视幅,争取眼睛的覆盖率同时看见七至八个单词;减少回视,不要反反复复地看同样几个单词;边阅读边理解、边猜测不认识的单词;限时阅读,并记录阅读的时间和阅读的字数,以便计算自己的阅读速度;阅读时尽量少查字典,坚决不要一遇到生词就查,只有当这篇文章阅读完之后,再去查找出现频率高的生词,以及一些直接涉及问题答案的单词,这样,阅读速度就有了保障。
我在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运用这些阅读方法对学生进行帮助、诱导,并用实例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渐渐地我发现很多学生已取得了很明显的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并非所有的学生都有这样明显的效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非一日之功能奏效。因此,在探索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吸收英语教学理论,钻研教材,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改进和完善阅读课教学,并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阅读实践中去,使学生获得独立的阅读能力,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相信坚持就是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