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物理习题解答中的问题及矫正方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3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学生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学生物理知识的学习,阻碍着学生物理解题能力的发展,使学习效率大大降低。学习物理变成了学生学习中的包袱,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物理的情绪,以至于对物理的学习失去了兴趣。正确认识习题解答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各自情况改善和矫正学习方法,将大大增强学习效果,从而使学习物理变得轻松而有趣。下面我谈谈物理习题解答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矫正方法。
  一、存在的问题
  1.解题目的和方向不明确,顺序混乱。
  在当前物理学习中学生对于习题训练的目的认识模糊,解题程序比较混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明确为什么需要解题,解这道题的目的是什么;有些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不留心解题的过程,不去弄懂为什么这样解,而是一看题目就着手解题,希望能快点解出答案来,这些学生没有在应有的解题程序上分析所解的习题和解题的方向,好像解题只是为了得到答案,做习题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一看到习题,就先做做试试,当第一种尝试被证实是错误的时候,马上就做第二种尝试,又错了,接着进行第三种、第四种尝试,就这样一直到放弃所有的尝试,或者是偶然地碰到一种正确的解法为止,这样就浪费了大量的時间。
  2.对物理习题“做得多,想得少”。
  有些学生只是仿照在课堂上学过的例题来解答习题,所以一遇到类型不熟的习题时,就埋怨这样的题没解过、没学过,好像非得把所有的题都学过、预先把所有类型的题目都逐个解过不可。这种现象说明有些学生学得过于死板,不能灵活运用知识。究其原因,就是平时做题时想得太少,思考得不够,往往结果出来后就认为任务完成了。这样习题虽然做得多,却思考得少,总结得少。
  3.对物理习题“粗做多,精做少”。
  在物理习题的练习中,有一些同学贪多图快,不注意分析物理过程,不注意解题过程,做多少算多少,结果做出来的东西只有自己能看懂;有些同学的解题只是一大堆公式,既没有物理情景分析,又没有必要的文字说明,过程之间的联系不作交代,只是粗线条式地解了题,算是对老师和自己有了交代。
  4.做题目时盲目套用公式,分析少。
  在物理习题的练习过程中,很多同学解题就是在一大堆公式中碰来碰去,运气好时,恰巧给他碰到了一个合适的公式,解题能顺利地进行下去;运气不好时,公式套来套去就是无法套到合适的,结果解题过程只能被迫停下来。这种碰运气,套公式的解题方法永远也不可能学好物理。有些同学在解题过程中没有养成作图的习惯,整张物理试卷中没有一幅受力分析图,也没有一幅情景分析图,可以说就是整篇的数学公式。
  5.不注意解题后的知识反馈,不喜欢动手运算。
  有些同学解题只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作业,作业发下来后,有的根本不看一眼就放进抽屉里;还有些同学只是看一下有没有错误,没有错误就万事大吉,若有错误也只是粗略地看一下,根本不去深究为什么会错,错在哪里,以后遇到了同样的或相似的题目还是会错,解题的目的根本无法达到;有很多同学平时作业时不喜欢动手运算,即使是很简单的运算也要借助于计算器,到考试时遇到稍难一点的计算就感到烦,从而错误百出,丢掉了许多不应该丢的分数。
  二、纠正的措施
  要克服物理解题中存在的不良问题,必须端正学习态度,纠正不良的学习方法,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明确目的,规范解题步骤。
  每个同学都应明确,习题是一种为了掌握知识、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而提供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我们要用十二年的时间掌握进一步学习和工作的技能,因而我们只能借助于习题所提供的虚拟情景进行最有效的训练,以利于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知识,发展智能。为了提高自己思维的有序化程度,也为了使考试中不失去由于步骤不规范所造成的失分,解题必须做到规范,统一用物理符号,做到先分析物理过程,再列出必要的方程,最后联立方程求解。千万不要遇到任何情况都设x,用数学符号代替物理量,把物理数学化,也不要列一个等式,就代入数据解一下,从而造成解题步骤混乱,影响卷面的整洁,干扰思维深入,造成失分。
  2.注重分析推理的严密性。
  解题像破案一样,分析推理要步步为营,要以最基本的知识、规律作为推理的依据,千万不能想当然。一般情况下可以从以下几种方法入手进行分析。
  (1)从初始条件出发进行分析。
  我们可以根据题目所给的已知条件,根据力和运动关系,分析出物体的运动状况,然后根据动力学规律列方程求解。
  例:如图所示,一个劈形物体M,各面均光滑,放在固定的斜面上,上表面水平,在上表面放一光滑的小球m,劈形物体从静止开始释放,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摇 ?摇)
  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摇 B.无规则曲线
  C.竖直向下的直线?摇 D.抛物线
  分析与解:劈形物体在斜面上从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加速下滑的过程中,在其光滑水平面的小球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在水平方向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由于小球原来是静止的,故小球在水平方向上不会运动,只能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因此小球在碰到斜面之前做竖直向下的直线运动。故选A。
  (2)抓住临界状态进行分析
  所谓临界状态是指在一种运动形式转变为另一种运动形式的过程中,存在的一种特殊状态,它既是前一种运动形式的结束,又是后一种运动的开始。因此抓住临界状态进行分析,容易抓住物理本质,便于物理过程的展开,使解题达到相应的深度。
  3.重视解题后的反馈信息,细致地做好“病历”记录工作。
  习题的作用一方面是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为了检查自己所学的知识有没有漏洞,因而作业和单元练习中的错误就是知识和技能有漏洞的反映,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对作业中的错误,我认为不但要改正,而且要把错的习题、错误的解法、错误的思维方法,以及正确的思维方法记下来,以便以后利用饭后、就寝前等零星时间复习巩固,避免犯过的错再犯,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物理概念教学中,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 新课程 中学物理概念教学 创新意识 实践能力  中学物理教学中,概念教学的地位十分突出,因为物理概念不仅是物理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构成物理规律、建立物理公式和完善物理理论的基础和前提。概念是整个物理知识体系的支撑点,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
当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充分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暴露出自身的局限性,逐渐落后于教育改革的步伐,因此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深入理解、实施探究式学习方式尤为紧迫。下面就当前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种常见形式谈谈我们的具体做法。  1.演示实验  探究式演示实验主要有以下特点。  (1)归纳式的呈现方式  归纳式探究是指从个别或某类具体事例中得出一般结论的探究,在演示过程中教师提出一些有关的问题
摘 要: 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并针对地理课的特点不断地探索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还要结合本地区的地理特点加以探究,使学生有亲切感,激发求知欲望,使地理课生动活泼,更加有效。  关键词: 地理课堂教学 乡土地理 有效教学 教学模式  一  近年来,随着我省“五严”禁令的实行,高中地理科目面临着时间紧
空肠弯曲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是全球范围内感染性腹泻常见的病原菌之一,同时也多种动物的共生菌。人类感染空肠弯曲菌的主要来源为被污染的水和动物性食品,如乳
初中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主的学科,做好物理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极为重要。实验教学既是物理知识教学的基础,又是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主要渠道和有效手段。如何做好初中物理實验教学呢?下面以个人教学经验浅谈一二。  1.物理实验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人认识活动行为的重要动机。在课堂上如果学生怀有兴趣,便会抱着积极
摘 要: 本文简要分析了中职物理的电磁感应教学的现状及其相关的特点,并且重点分析了如何进行电磁感应的教学探究,从多个方面详细分析了进行中职物理电磁感应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物理电磁感应课程 教学探究 改进方法  1.前言  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物理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在物理课程中,电磁感应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因此需要花费较大精力准备电磁感应的教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