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能这样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287315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子
  先引安徽省2013年高考作文材料:“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我却梦想一些从未有过的事情,然后追問:‘为什么不能这样?’——萧伯纳”,以此作为我们此命题讨论的引子。
  此则材料可理解为人们对现实世界存在探索精神,年轻人更应有梦想和希望,生活的意义在于为目标而奋斗、为梦想全力以赴。作文的写作,如果仅仅从“中国梦”的角度出发,很难写出高水平的文章,不仅要抓住原材料,还要抓住材料中后一句“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才是立意之根本。即:我们不但对现实的世界要具备探索精神,更应该有梦想和希望,并为之而奋斗。在当下社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年轻人比较容易迷茫和困惑,这个作文题目“鼓励年轻人要有梦想,并为梦想而奋斗”,现实意义较强。
  二、反思
  接受大众评判之后的2013年高考作文逐渐淡出人们视线,却不能为语文教师所忘记,它激起的浪花颗颗溅入我们的视线,供我们在此后时间里思考、研究。
  (一)匠心独运的命题思想
  从高考作文考题命制来看,专家们匠心独运的命题思想已成为大众评审及语文专业教师们的共识。
  1.传递时代精神
  “文以载道”,考场写作主动承担起一份社会责任。比如,安徽卷“为什么能或不能这样”的拟制就与时俱进,暗扣社会热点,毫不回避2013年的主流思想“梦想”;山东卷没有回避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都给考生创造了一个真实表达与倾诉的机会,显示鲜明的时代与现实特色,以此成为考卷亮点之一。
  2.体现创新理念
  创新是作文命制的主调,也是高质量、高档次试卷的体现。所选材料是萧伯纳的名言,承袭了往年作文题目开放、灵活的考查要求,注重文化,注重创新,与“弯道超越”和《吴兴杂诗》一样具有个性特点,不给学生重复之感。学生可以依据材料、自身的阅历和思考选取角度,可激发他们创造性和写作灵感。
  3.考查辩证思维
  “为什么能或不能这样”两个追问,方向不同,内涵不同,指向却都是千变万化的创造和探求的结果。辽宁卷“沙子和珍珠”、陕西卷“经验与勇气”可以说材料为考生提供了多角度解读、思考和表达的广阔空间,很好地体现了试题的开放性、思辨性。因此,此则材料即考查考生的审题能力又考查其辩证思维能力。
  (二)质疑:
  在众人的赞歌声中,作者也有几个问题,就教于各位专家,恳请给予指导。
  1.为什么不能不被大众口舌胁迫?
  语文考试之后,不论是家长、老师、媒体朋友,还是社会各界关心或不关心高考者,想见第一句话都是“今年作文题是什么”,随之而来的便是对高考作文题的评头论足。我们说,对孩子溺爱,会使孩子偏离正常的成长轨道,而大众对高考作文题的过度关注,也会使其迷失正常发展的方向。估计即使是那些命制试卷专家们也不可能不顾及大众尖刻刁钻的口舌和犀利无情的目光,于是乎高考作文题出得越来越奇偏怪难。似乎若是走了寻常路,拟制了平实质朴的作文题会遭国人耻笑诟骂,这种心理使有些考题越来越离奇,越来越怪异,越来越难以在有限时间内理解透彻。
  2.为什么不能接点地气、贴近生活?
  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它的外延是生活。离开生活的语文有多少生命力?不且实际、漫天想象的作文设计,违背语文教学的初衷,也违背了高考选拔的目的。语言是用来表达情感、表达思想的。学生用语言写所见所闻所感,当然不会排斥天马行空式的想象类作文,但若是在严肃的国考中做漫天想象,则显儿戏化,比如2013年北京卷“爱迪生怎样看手机”,这种穿越令人啼笑皆非。当然,有专家会反驳说,国外某高考就拟制过类似的考题,我们为什么不可尝试?勇于尝试是好事,尝试可以带来创新,而不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邯郸学步则是倒退。
  心灵鸡汤式的命题偏离生活,流于清谈。这样的作文题设计易引导学生作无病呻吟状,只关注一己之情,强化人性中的狭隘自私。高中生生活阅历不深,情感生活有限,因此,让他们煲出醇厚的心灵鸡汤来,好像有点强人所难。
  高校选拔什么样的人才,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决定了我们拟制什么样的题目。目前我国青年人以独生子女居多,家庭政治经济条件好的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各方面的“特殊待遇”,有少数人的思想和行为在社会上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动用高考指挥棒,开展对人生价值观的积极讨论,不失是一次范围广泛的人生教育。因此,我们的作文拟制要多关注青年人的心理,关注青年人的思想,关注青年人对人生、对未来、对社会的思考。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引导学生表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表现正能量。
  3.为什么不能平实质朴,亲切温和?
  人们不是靠吃盛宴度日的,平平淡淡才是真。高考虽是一场全国学子共赴的盛宴,但在提倡勤俭节约的时风之下,我们说,还是物尽其用好,作文题亦如此,易审易写,让学生有一吐为快的感觉最好。2013年上海卷的“更重要的事”充分体现了审题门槛降低的命题思想,易审易写易表达思想,学生想跑题都难。2013年台湾高考的“远方”也很平实,学生在审题上没有恐惧。有专家评价:“学生有话可说,无论你来自城市还是农村,接触的是古典传统文化还是西方教育理念,都不会把你距于千里之外。提示语也很活泼,提供的写作方向是发散的,考生可迅速破题进入写作阶段。”
  高考作文,不一定非要以可憎严肃惊悚的面目示人,我们期望亲切温和平实质朴的考题。
  4.为什么不能体现大家之气?
  既然是国考,那么,考题就要从国家发展需要的人才角度出发,考题要大气,即阳刚之气,浩然之气,大方之气。出题角度虽然要小,但不能钻到牛角尖里。如2012年安徽的“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激发想象的空间小,容易使学生看到材料后发懵,思维停滞。如果说“梯子”的设计只是遮掩庐山真面目的雾霭的话,那么,这一层雾不免有点厚重。   5.为什么不能将逻辑思辨与文学结合?
  眾议中,有专家盛赞今年考题的亮点之一在于思辨性。我们认为思辨固然重要,而将思辨性与文学性结合起来才会更理想。高中生经过三年训练,辩证思维能力已具雏形,但我们说他们只是具备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还不能上升到真正地逻辑层面,若是以后的考题加大这一因素的分量,而忽视文学性,则违背语文学科的特点及母语的特点。高中语文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文学素养,高中阶段学生接触较多的是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他们已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所以,对他们文学素养的考查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6.为什么不能让学生考出自信?
  满分150的考卷,连高考状元也只考110多分,这说明了什么?全省高考作文平均不到40分,这又说明了什么?全省语文写作教学的失败,抑或是全省学子母语表达能力弱?我们说:皆不是!为了选拔,就一定要把高考试题命制的很难?为了选拔,就一定要出偏招、怪招、奇招?我们说:否。
  不要让孩子们再说“栽在作文上了”,不要让孩子们因怕思考、怕表达而失去想象能力、创造能力,不要让考生因一次次的挫败而无法爱上母语了。
  给人自信,也给自己自信吧!
  三、启示
  1.教师因时而化,改变教学思想。因循守旧、循规蹈矩、闭门造车、抱残守缺的教学思想已经无法跟上时代步伐,所以,我们要多研究新课改思想,并将新课改思想用于教学;多读书看报,了解新事物新思想;多思考多研究,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
  2.教师因时而化,改变教学策略。倡导开放的课堂,将生活的新鲜源泉引入课堂,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组织研究性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改变学习方式,改变教学方式,积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观察、思考、交流、鉴赏和能力。
  对高考作文进行评判的大众已无意再提起它,而我们还需要对其进行辩证地理性地分析,惟其如此,才可以很好地思考来年的高中写作教学,惟其如此,才可最大限度地实现多方共赢。
  返璞归真,为什么不能这样?完全可以这样,因为我们心怀梦想。正如习近平所说,每个人都要“有梦想”“有奋斗”,这样才“有机会”,“这样的人生才出彩”。作为教师,我们也有“语文教学梦”,我们的未来才出彩,语文的未来才出彩。
  现实不可弃,梦想不可无。有梦想,一切皆有可能!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其他文献
高考作文在高考语文试卷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文得分的高低不仅影响着语文成绩,而且直接关乎学生的命运。因此,作文时讲求技巧,争取多得分、得高分是每一位高考学子追求的终极目标。本文拟从硬件与软件两方面加以阐述。  一、硬件方面  硬件方面,这是指考生稍加注意即可人人掌握,且能在考场上先声夺人、博师好感的、几乎与认知程度和能力水平无关的技巧。  1.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这要求考生作文时要字迹端正,文
【内容摘要】课堂教学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实践活动,需要综合考虑教学目标、学习要求、教学步骤、学习对象等多方面因素。本文作者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接地气”,实事求是,贴近实际这一角度,对课堂教学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 接地气  课堂教学作为一门实践“艺术”,应对教学目标、学习要求、教学步骤、学习对象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统筹考量。众所周知,课堂教学不是脱离现实、脱离生活的
【内容摘要】乡土史是历史教学的重要补充,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引导学生认识本地历史,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本文联系教学实践,浅谈在教学中引用乡土史的作用。  【关键词】乡土史 兴趣 能力  乡土历史是祖国历史组成的一个细胞,是祖国历史长河的一条支流,更是祖国历史的缩影,与祖国历史血脉相连。乡土史带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和乡土气息,学生对此有亲切感、认同感,对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让学生变得鲜活,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必然要采用一些教学技巧。其中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使用“加减乘除”法,会让这堂课增色不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容易激
“推手”本是一种太极拳的基本功练习方法,而且是一种灵活的基础基本功,后来被引申为泛指事情发展背后的助推者。不讳直言,有许多老师在文言文教学中仍像中国足球一样缺乏有力的“临门一脚”,如果有“推手”助其一臂之力的话,教学效果将大大提升。  近日,听了一堂高一语文课,老师上的是高一上(必修)一篇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该老师整个教学分作四个版块:  第一版块:诵读。先是老师范读,然后是学生自读,稍作字音
他叫随军,外来务工子女,一看就知其野性十足:长长的头发,恶狠狠的眼神,大摇大摆的走路姿势;座位总要占很宽,一只脚习惯性地踩在同桌的凳子上;总喜欢用左手梳理那斜分的油头发,有时还酷酷地甩一甩;平时和同学在一起总是满嘴的脏话,解决问题大多靠恐吓和拳头;刚进校的两周里就因课上纪律不好、作业不认真、和同学打架、恐吓敲诈等问题进行了多次“面谈”;家里租住的地方离学校较远,骑车得花半个小时。  第三周他家长多
苏教版新版音乐教材九年级上的第一单元,选用了伟大钢琴作曲家肖邦的《c小调练习曲》,让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第一次细致地聆听一首钢琴独奏曲,那么引导学生走进作曲家的心理世界,能与之对话、心灵碰撞,成为音乐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钢琴演奏是对作曲家创作的诠释与传递,它能宣泄人的情绪,表达人的情感。肖邦的作品自然会将个人的风格特征溶于整个时代背景的风格中来,创作风格与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对他所学的学科越有兴趣,就会主动地去接受学习,越学越爱学,学习就会取得成功。目前,不少学生厌倦英语学习,英语科教学质量令人担忧。造成这一不良后果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是英语课堂教学满足于一支粉笔,一本书,老师讲学生听,课堂沉闷,学生上英语课觉得单调、枯燥,学习英语的兴趣荡然无存。要改变这种现状,调动学习积极性,增强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是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现代高中体育模块选项教学的全面分析,结合教学情况,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针对高中体育模块选项教学的发展完善提出参考意见。  【关键词】高中体育 模块选项教学 问题 对策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模块选项教学的运用,突破了传统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高中体育模块选项教学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是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学生的发展
【内容摘要】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指明生活与教育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强调了我们的教育教学应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归宿。这个教学理念为我在高中阶段的英语口语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启发,在如下的教学探索中,我将就此谈谈自己的教学经验,希望能够为我们的口语教学带来生活的暖意与活力。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理论 高中英语 口语教学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理论的核心,今天我想同大家谈谈的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