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剪纸教学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策略

来源 :文理导航·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pe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才智反映在他的手指尖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指出我们教育的目标之一是“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能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而在幼儿剪纸活动中,吸取了我国民间剪纸的传统方法,从幼儿思维的发展规律出发,从简、从易,将剪纸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运用到幼兒的创造性游戏中,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我们进行剪纸活动的实践,让幼儿逐步了解民间剪纸艺术的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并进行综合应用,培养孩子的独创性,从而促进孩子整体审美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剪纸 幼儿创造力 策略
  一、剪纸活动中培养幼儿实践操作性
  1、在欣赏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剪纸是渊源于民间的美术活动,它具有特殊的审美情趣和魅力,能充分表现当地独特民俗文化风貌。在剪纸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的:
  ⑴收集活动——练就捕捉美的能力。由于剪纸有较强的地域性和民族特色,于是收集有关剪纸的书籍,甚至抓住外出游玩的机会,一发现剪纸作品就及时将内容拍下来,回来后让幼儿欣赏观看,我们还常常发动家长、幼儿收集相关的照片、实物、图片等,并布置相应的活动区,让幼儿展开深入的讨论,使孩子们对富有创意的剪纸作品充满好奇。
  ⑵环境布置——提高感受美的能力。为了让幼儿感受、理解剪纸作品中的美,我们为幼儿营造了浓郁的艺术氛围,加强幼儿美的视觉感受,培养幼儿对美的事物的敏感性,引发幼儿对美的向往。
  ⑶教学活动——培养发现美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积极参与感受,发现剪纸作品中的形式美和内容美。
  2、在表现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⑴引导幼儿创造性的学习剪纸的技能。在活动中,我们发现光靠幼儿欣赏,自由剪还不行,一些基本的必要的剪纸技能还是非常需要的。因此制订每学期的剪纸计划时,都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出发,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目的、有系统、循序渐进地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使幼儿逐渐提高剪纸技能和审美观。
  ⑵引导幼儿进行趣味性剪纸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创设优化教室环境和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的生活内容是十分重要的。在剪纸活动中,我们注意剪纸作品在幼儿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在趣味操作中发展幼儿的思维,启迪幼儿智慧。
  3、在创作剪纸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幼儿的创作题材来源于生活经验和意象的积累,因此我们一般选择生活中幼儿熟悉的内容,进行创作剪纸,如装饰蛋糕盒,平时幼儿已接触到各种图案花纹,已具有一定的感性经验,然后教师提供一只白色的蛋糕盒,让幼儿运用剪纸的方法进行装饰,每位幼儿都积极动手,剪出了各种图案、花纹,有规则的和不规则的,如可爱的小鱼、美丽的小花等,都让孩子进行大胆装饰。
  二、剪纸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实践效果
  1、进一步丰富了幼儿的审美情感。首先提高了幼儿欣赏美的能力。我们让幼儿欣赏各地独特名俗文化风貌的普遍艺术形式。如:每次剪纸活动前,总是收集拿一些成品让幼儿逐个欣赏,让幼儿初步了解并比较陕北与我们扬州一带剪纸作品的特点。其次去表现美的剪纸作品,如:让孩子在感受《十二生肖》的基础上,让幼儿去动手操作剪,挑自己喜爱的动物剪,剪出的作品布置在活动室,也可吊饰悬挂来美化环境。最后,通过各种剪纸技能及方法创作美。通过这三步对美的感受、体验、表现,可看出剪纸活动对幼儿美育的教育作用。
  2、增强了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俗话说:“心灵手巧”,实质上手巧则心灵。孩子们在剪纸活动中需要注意力集中,手眼协调,不断调整剪刀的运行方向及力度,灵活地剪出物体形象来。
  3、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在剪纸活动中,很少有幼儿不喜爱剪剪贴贴。由于工具和材料的便利,使孩子们在稍具操作能力后,便可以在自己能控制的范围内,依据个人的造型能力,剪贴出许多颇具个人审美意趣的图象来。因此,剪纸便成了孩子们表意、抒情的重要方式。
  三、剪纸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认识
  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小结,我们发现幼儿期的儿童开始出现了独立的思维,所表现的创造力又是十分巨大的,而剪纸作为一种艺术创作活动,不仅能增强孩子对剪纸这一民族文化的了解,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动手美化生活的创造能力。因此剪纸活动也是实施创造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开发和培养幼儿创造力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培养幼儿创造力要注重剪纸活动的过程。在实践中,我们发觉注重创造力的发展,就不能太在意幼儿创造的结果,固定的目标会给幼儿的创作带来心理压力。在刚开展创作剪纸活动时,最容易出现幼儿不知剪什么?不知该从哪里下手?结果一张好好的纸头被剪得支离破碎?教师在遇到这类情况下更应该让幼儿选用费旧的纸让幼儿大胆尝试,大胆动手创作剪,把要求降低到只要敢动手,敢尝试就好。至于作品的好坏,幼儿在尝试之后,感受之后自然会得出结果。这个提高的过程可能是长时期的,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注重创作的结果,尽量用一种倾听、微笑、接纳的态度去鼓励幼儿积极地表现自己的创意,允许孩子的行为超出标准,对幼儿的创新更要给予鼓励、支持。
  2、培养幼儿创造力要了解并重视幼儿所处的发展阶段。在剪纸活动中,不论幼儿想剪什么,要剪什么,教师都要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们获得成功,多创造一些适宜的环境,使幼儿的行为趋向积极的情感体验而回避消极的情感体验,重视幼儿对剪纸活动的兴趣。允许个别孩子等有兴趣时再剪。特别在评价幼儿的剪纸作品时,应充分了解全班幼儿能力的差异及每个阶段对剪纸活动的兴趣,才能准确地找到它不同于同龄幼儿作品的独特创意。
  3、培养幼儿创造力要允许并鼓励幼儿进行自我评价。幼儿的创作是极富个性的,有的作品只有他自己才看得懂,说得清。让幼儿评价自己的艺术创作,还能给幼儿提供一次情感宣泄的机会。记得在讲评《海底世界》的剪纸作品中,我请孩子们剪你知道的海底生物,孩子们都纷纷讲了自己所知道的海底动植物,但其中一个胆子较小的孩子却轻轻地说:“老师,大海里还有海绵宝宝呢,我们可以剪一个正方形,掏去两个圆洞作它的眼睛。”由此我们可看出,每个孩子都有不同于他人的个性和表述方式,只有我们充分尊重幼儿的作品,对以后幼儿的创作活动起着十分大的作用。
  幼儿期在人的一生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幼儿对民间剪纸活动的实践,还是创造力培养都应把握这一时机,并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发挥它们更大的作用。幼儿的创造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需要在各项活动中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更需要成人不断的启发、引导和渐进深入。
其他文献
一、美术是一种语言  我们熟悉的语言是由词汇构成。通过写于说,告诉别人我们思想和感觉。然而,我们还有为其它的服务语言,象数学、音乐和美术。美术的语言由线条、形状、颜色、纹理、图案和形式构成。它们像词汇一样共同工作,造出形象的“句子”。在日常生活的语言中,我们懂得从许多词汇中选出我们想说的那些词汇。对待视觉语言。也应如此。  我们看到某种东西,就会想到我们要怎样评论它。换而言之,就是我们必须选出使我
期刊
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师爱是历史上最真挚、最无私、最崇高的一种道德情感;师爱是人间任何一种爱都无法比拟的,因为它是一种不计回报、广泛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良好的道德感化和心灵熏陶,也是一种鞭策和激励。为此,我们幼儿教师怀抱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的伟大师爱情怀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幼儿教育。  幼儿园里,师爱不单单是教师对孩子全身心无私的爱,而且
期刊
《纲要》健康领域指出,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要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好动、好奇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性又是幼儿
期刊
在幼儿园要面对流行音乐,是常有的事。幼儿音乐教育应如何对待流行音乐?笔者从自身幼儿音乐教育的体验和同业老师的实践有以下的思考。  一、流行音乐贴近幼儿具有客观性  幼儿对音乐有本能的兴趣。早在婴儿阶段,他们躺在摇窝里,受到外界的音乐刺激,往往都会手舞足蹈。在幼儿时期,他们受外界音乐的反复刺激,会逐渐形成“动机呼唤”,上升到自觉的兴趣。幼儿不会孤立地生活,都活动在人群之中。流行音乐对幼儿的影响是顺乎
期刊
〔摘 要〕当今的幼儿教育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社会化的趋势,幼儿教育不仅仅是幼儿园围墙中的教育,本论文从开发园本课程资源的理论和需要、从“以幼儿为本”的理念、促进幼儿多元发展和园本特色形成三方面出发阐述了古镇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必要性。从鄞江本地的丰富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出发,充分挖掘古镇特有的历史遗迹(古桥、古寺、古村、古宅)、民俗风情(庙会、传统民活、民俗游戏)、语言文学(民谣谚语),民间艺术(泥雕
期刊
〔摘 要〕创造力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也是21世纪人类竞争的关键能力。创造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指能创造性地完成一定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即个人的感觉、知觉、意志、记忆、思维、情感、性格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总和。在《纲要》中明确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期刊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好英语的基础。著名的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Wilkins,1983)认为:“没有语法,人们不能表达很多东西;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东西。”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扩大词汇量是他们英语学习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教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学生的词汇量越大,对语言输入内容的理解能力就越
期刊
创新是民族之魂。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也深知创新精神是未来人才最重要的素质之一,而这种素质必须从小培养。幼儿期是最富有创造力的时期,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幼儿期这种可贵的创造性思维萌芽,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结合幼儿思维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实施正确的教育,使这种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展,为其未来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在幼儿园见习期间,我发现,幼儿园组织的晨间活动中,对活动设计缺乏计划性和目的性,教师
期刊
《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规定“幼儿园必须切实做好幼儿心理和心理卫生保健工作”,第一次明确而具体的地把“心理卫生保健”与心理卫生保健相提并论。其目的在于提醒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重视和切实做好幼儿的心理卫生保健工作,因为这方面的工作常常是大家容易忽视的。据笔者了解,我国绝大多数幼教工作者对“心理卫生“这个术语和心理卫生保健工作这个提法还比较生疏。  那么,什么是心理卫生?心理卫生又名“精神卫生”或“精
期刊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中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中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