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ek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实际上是每个学生都具有的一种能力,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挖掘和发展这种能力。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能促进大脑左右半球和谐发展与协同活动,使学生容易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容易产生智慧的火花,容易发挥其创新潜能。
  关键词:一题多解;创新潜能联系生活实际;教育技术
  数学是学生感兴趣的一门学科,也是很重要的一门学科,因为它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有一定的应用性。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创新”实际上是每个学生都具有的一种能力,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挖掘和发展这种能力。下面谈谈本人在教学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一、数学创新思维的含义
  思维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思考,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最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它的产生是多因素,都由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我们所提出的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这里的创新,一般是指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践、探索,再创造,有时候这种思维结果通常并不是首次发现或前所未有的,但一定要有自身的思考。创新思维就是不受现成的常规的思路的约束,创新思维的实质就是求异,要有不同的见解。创新思维主要是创新、求变等特征,创新思维经过培养练习,学生们是可以掌握具备的。
  二、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的方法
  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关键在于解决方法是否新颖。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同是画一个苹果,成人来画,一般是红苹果,幼儿园小朋友来画,可能会有红苹果,绿苹果,五颜六色的苹果,这是因为幼儿园小朋友们的思维没有局限。所以创新思维培养过程中首要的便是观念的创新,要用创新精神去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
  1、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手段。任何一个富有创造性活动的全过程,要经过集中、发散、再集中、再发散多次循环才能完成,在数学教学中忽视任何一种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是错误的。一题多解教学是拓宽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一题多解,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要经常练习,反复练习,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随着问题的不断变换,不断解决而得到不断提高,有效地增强思维的敏捷性和应变性,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和发展。
  2、 加强操作,挖掘学生创新潜能。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能促进大脑左右半球和谐发展与协同活动,使学生容易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容易产生智慧的火花,容易发挥其创新潜能。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些实物、模型、教具、教学软件等丰富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对具体事物进行操作,使他们获得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具体经验。如在讲“有理数的乘方”时,学生对乘方的概念比较陌生,并且不容易理解,于是我就从实际操作入手,让学生们准备一张普通的纸(这张纸的厚度为0.15mm),对折一次,纸的厚度变为0.15×2mm,对折二次呢?厚度变为0.15×2×2mm,对折10次呢?对折20次呢?大部分同学算起来就非常困难了,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计算和表达呢?学生们心中会有这样的疑问和解决问题的欲望,此时,再引入“乘方”的概念,用乘方表示算式比用20个连乘简洁明了得多。在这样一个操作过程中,学生边操作边思考,其创新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极大地促进了智力的开发。
  3、善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乐于创新。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及大地提高并丰富了当今人类获取、传递、再生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和手段,改变了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方式。尤其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作用日趋重要。信息技术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进入中学课堂,显示了它明显的优势。
  4、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想创新。数学是是一门从生活实践中产生的学科。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才能,不但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现实生活实际。例如:我在上数学课时就让学生解决这样一个生活问題。你和爸爸妈妈准备在国庆节外出旅游,快乐时光旅行社的收费标准为:大人全价,小孩半价;而华夏旅行社不管大人小孩,一律八折。这两家旅行社的基本价一样,你认为应该去哪家呢?如果你能计算正确出结果,你就可以为家里节省开支,成为父母的小帮手。
  总之,数学教学广阔而美丽的天空,天高任鸟飞,只要我们在紧抓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让学生有个充分发挥创造思维的舞台,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能得到强化和提高,创造性思维就会得到发展,创新能力就会逐步形成,也就能够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曹一鸣.当代数学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1.(11).?
  [2]???徐晶晶.有效教学让数学课堂灵动起来[J];教育教学论坛;2011.16.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心理惯性。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无疑是我们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语文;学习;习惯;培养  小学阶段是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有利于学习井井有条的进行,有利于知识的获取,有利于小学生养成很好的学习独立性。  一、语文学习应着力培养的学习习惯  1、提前预习的习惯。小学生学习课程知识,课前预习,既
摘要: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其教学内容的设计与选择十分重要,而信息时代的降临,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普遍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继而也影响到了小学语文教学,改变了与语文学科密切相关的一系列活动,如阅读方式、写作方式等,针对这一系列的转变,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我们只有不断拓展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才能使其更适应社会和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时代;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拓展
摘要:叶圣陶先曾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要使学生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机制,可以以导学案为依托引导学生在独学、对学、群学的过程中关注习惯的养成,做到有法可循,有法可依。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评价  要使学生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机制,可以以导学案为依托引导学生在独学、对学、群学的过程中关注习惯的养成,做到有法可循,有法可依。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分析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已经逐步融入到了学科当中,特别是多媒体与初中地理学科的融合,助推了地理教学实效,让学生的学习空间变广,活跃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了学生的地理素养。恰当运用多媒体,充分发挥它的辅助作用,让课堂变得生动形象、丰富多彩,从而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是应当注意的是,多媒体在地理学科中要合理使用,力求不在多而在于精。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地理;教学;应用  
摘要:英语早读课对学生学习英语非常重要,不仅能对日常的英语教学起到补充和延伸的作用,还能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一堂高效的英语早读课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只要持之以恒有目的、有计划地上早读课,让学生对早读的态度从被动转化为主动,提高早读课的学习效率,学生学习英语的综合水平一定能得到提高。  关键词:如何;提高;英语;早读;效率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一种交际工具,
摘要: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阶梯,它能让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水平,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目前,越来越多的初中数学教师开始关注教学反思,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教学反思当成日常工作。但是,由于缺乏对教学反思的深入了解,缺乏专家学者的有效引领,教学反思经常流于形式,并不能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功效。所以,教师应不断学习,不断增强问题意识和反思意识,养成自觉反思的好习惯,真正使教学反思起到
摘要: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素质教育更为人们所青睐,人们对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转变观念、角色及授课方式,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高效课堂;打造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行,人们对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转变观念、角色及授课方式,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教师应注重打造高效课堂,引导学生深入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与写作有着密切的关系。阅读是语文写作的积淀之源,为写作提供着丰富的营养;而写作又是对语文阅读的检验、学习的延伸和知识学习的内化的过程。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培养  多年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对学生的语文阅读方法与写作能力培养,立足于使我的学生们有幸与语文阅读结下不解之缘,在语文阅读中获得不同文化的熏陶,是学生们在写作中获得一种充实的、快乐的学习过程的
有效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培养质疑能力和探索能力,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