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及其在乳腺癌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癌症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lia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腺癌占全部女性癌症的17.1%,位于中国女性癌症发病率首位.尽管目前根据乳腺癌分子分型采用的个体化治疗策略使乳腺癌治疗取得了阶段性突破,但是肿瘤异质性、耐药、转移等问题依然阻碍我们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是一项能在单细胞水平上进行无偏倚、高通量、高分辨率全转录组学分析的新技术.该技术能以单细胞分辨率分析肿瘤内部基因表达特征,对认识乳腺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单细胞测序技术在肿瘤异质性、肿瘤微环境、转移、耐药等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更加深刻地了解该技术并为乳腺癌研究提供全新思路.
其他文献
调查肿瘤科医生对临终患者实施姑息性镇静治疗的态度.通过便利抽样法,对某地区4所三甲医院210名肿瘤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74.6%的医生倾向使用姑息性镇静,79.6%和73.3%的调查对象曾被患者或家属问及姑息性镇静治疗,68.4%的医生在过去一年中曾开过姑息性镇静治疗处方,苯二氮卓类(41.2%)和巴比妥类(29.6%)被认为是姑息性镇静治疗最常见的处方药.医生工作年限对姑息性镇静治疗实施态度、心理痛苦程度有影响,高年资医生在实施姑息性镇静治疗时其痛苦程度更低、态度更积极.为推进姑息性镇静治疗实践,应加强
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工程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以“985工程”“211工程”和“双一流”工程为研究对象,以工程的地区分布和学科评估结果为分析变量,着重分析建设工程范围内高校与学科分布及变化情况,以及省际、区域之间的差异表现;分析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工程与学科评估结果的相关性,以及学科评估结果对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工程成效的反观性.在此基础上,尝试从持续优化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工程结构、正视地区差异、鼓励高等教育适度自由发展等方面提出思考和建议.
由于宋代帝王对医学重视和宋代儒学对医学包容,士人群体中兴起尚医观念.其尚医观念既有对前人的继承和发展,如推广和深化“知医为孝”“习医养生”的观念;又有颇具时代特色的创新,如以儒家理念重新阐释和建构医学,视医为实践仁爱和兼济天下之理想的方式、博学穷理和格物致知的内容.宋代士人尚医影响深远:提高了医学的社会地位;激励更多士人习医从医;促进医学理论的探讨,开金元医学争鸣之先河;推动医学知识的广泛传播,改变医学的传承方式.这种具有浓厚儒家色彩的尚医观念,有力地推动了医学的发展.
通过对20名孤独症患儿家长的深度访谈,探讨孤独症患儿家庭抗逆力的生成过程.研究发现,孤独症患儿家庭抗逆力的生成包含了培育积极的家庭信念、促进家庭内部的联结、拓展外部的资源以及不断地改善沟通过程四个层面的叙事.家庭抗逆力的生成体现出孤独症患儿家长在结构和文化等因素制约下努力应对困境、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并与环境积极互动的结果.对于孤独症患儿家庭抗逆力的研究有助于为社会工作服务的开展提供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