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来源 :学习与科普(知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baolan1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学生来说,合理地提问会增强他们的思维能力,强化他们对于学习的认识。而学生的行为表现可以间接体现出学生们内心的真实想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对学生们的问题进行解答。抓住课堂氛围,强调稳扎稳打。具备强烈问题意识的学生才能够更有可能关注知识的细节部分,进行深入的知识学习。学习不只是一味的记忆,还要讲究不同类型的技巧,才能真正将学习融入到生活之中。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融入其他的元素,培养学生们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问题意识;能力训练;小学语文
  现代的教学设备可以带动课堂气氛的增长,让课堂可以真正“活起来”。教师在教学时也可以进行创造式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们要时刻关注课堂的氛围,尽量保持课堂的良好气氛。在回答教师的问题时,学生们也要尽量保持良好的心态,更好地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们好奇的部分入手,开展课堂讨论环节,让学生们可以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适当改变课堂的整体气氛,提高课堂的综合质量。
  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产生提问的想法
  兴趣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如果没有兴趣做铺垫,学生的学习生活将变得枯燥乏味,褪去以往的颜色。教师不仅要控制课堂的气氛,还要把握好课堂的速度,让每个学生都可以跟随教师的脚步去思考问题,及时地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且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意见进行适当的改良。富有吸引性的课堂问题总能让学生们眼前一亮,然后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然后让学生们的精神得到高度的集中,加快课堂的发展进程。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让学生们产生深度思考的想法。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激发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好奇心,然后产生提问的想法。
  例如,在《妈妈睡了》这一部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要及时分析课堂中的内容,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要及时的提出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学生们不要只是死板的听课,要适当的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采用灵活的思维方式。不仅是在语文课堂上,所有的课堂上都是如此,只有从源头探寻到不同之处,学生们才可以找到提升自我的空间。
  二、创造出合适的氛围,方便学生提问
  合適的课堂氛围总能让课程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有时候提升的程度会远远超过教学的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追寻的,无疑就是让学生们可以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在弄清楚课堂知识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开展自己的学习想法。教师要时刻鼓励学生们进行课堂提问,并且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进行实际意义上的解答。学生们要注意自己思考的方面,要尽量避免思维的空洞,要及时为思维赋予实际的内容,让自己的思想得到深化。同事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开设提问环节,方便学生们进行提问。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创设出合适的教学氛围,方便学生们进行提问。
  例如,在《玲玲的画》这一部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要及时反思自己。教师可以在课程的讲解之中尽量将课程讲解得更加细致,让学生们可以对知识有更好的理解。学生们要克服自己对知识的懵懂一面,去探寻文章中的另一世界。课堂氛围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二者缺一不可,只有他们共同参与,才能让课程的主题得到升华,意义也能随之深化。合适的课堂氛围总能让课堂效率得到提升,所以学生们也要抓住重点,提升学习的质量。
  三、教给学生们提问的方法,让学生们掌握提问的精髓
  合适的提问方法能让教师对教学有更进一步的思考。当然,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无论是课堂氛围还是课程的进度,都需要学生去烘托和维护。教师在教授学生们学习方法的同时,要注重思维的启蒙效果,教师们要从根本启发学生们的思维,才能够让学生有自己的思维体系,能够独立地解决问题。这种独立性的培养,才是课堂教学所着力去推动的部分。学生要尽量去探索提问的奥妙,找到课堂提问的语言突破点,让教师可以在解答学生问题的同时可以有机会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教师提前交给学生们提问的方法,让学生们可以掌握提问的要点,然后去探寻提问的精髓部分。
  例如,在《一封信》这一部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要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提问方法,在课下向教师询问提问的不同方法,让学生本身的提问水平能够得到提升。同时,针对班级中的知识参差不齐现象,学生们也可以互相交流,让知识得到更好的传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课外素材,让学生们可以有机会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真正打开自己的视野。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中的具体情况,然后进行思维的训练。教师要尽量鼓励学生们进行课堂提问,让学生们“敢问、会问、善于提问”。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进行深度的思考,让学生们的问题可以得到很好的解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从思维和语言两个方面入手,然后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何莹莹. 探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 作家天地,2020(16):39-40.
  [2]吕翠.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 文学教育(上),2020(01):112-113.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罗阳城郊义和小学 516120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句子,仿说句子,能把意思说完整。  2.能仿写句子,并能给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3.在朗读、感悟中,尝试说话和写话练习,激发说话、写话兴趣。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好,今天张老师带你们去迷宫探险,想去吗?我看你们一个个都急不可待了,但走迷宫可没那么容易,一不小心就迷路了,还会遇到各种挑战。不过,别担心!每到一个地方都有一个可爱的小队长带领我
期刊
摘要: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改不断实施的基础上,加强幼儿教育具有深远意义。课程游戏化是幼儿教育的主要方式,幼儿思维活跃,更喜欢愉快灵活的教学模式。课程游戏化倡导的是游戏精神,帮助幼儿建立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环境。  关键词:幼儿教育;课程实施;课程游戏化;游戏精神  游戏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幼儿教育之父弗罗贝尔强调游戏的价值,大力倡导教师和家长重视儿童游戏。充分发挥儿童
期刊
摘要:分析我国现有教学体系可以得知,为了确保小学生能够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根据实际生活发现写作素材,营造合理的学习氛围,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个性化教学。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有效实行全新的教学策略,合理的选择个性化教学方案,实现语文教学评价。通过学习体系,体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个性化教学策略,分析其发展重要性。目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个性化教学路径与以往相比已经实现全面提升,教师必须根据小学生
期刊
摘要: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和行为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对他们的言行进行良性引导,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引导学生养成正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理念和态度。对此,本文将以高中生的成长为切入从化学课堂设计出发,分析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提升;方法分析  化学本身就是逻辑性和实践性兼具的重点学科,
期刊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一批技术应用型人才,而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范畴之一,教学需要从单纯传授理论知识走出,关注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育,同时能够使其在音乐学习中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引导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提升,这就要求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的音乐教育要在美育的基础上进行。本文拟从音乐学科在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着手,充分结合审美教育重要性,讨论适用于中职音乐教学实践中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研的开展和进步,教育单位更加认识到提升教研水平的必要性。在小学教研中,数学科目的重要性是无可厚非的,从过去的传统教研模式到现如今创新型教研模式,教研工作者们也为此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但就目前的教研形式来看,还有大多数师长在过去的教研模式中停滞不前,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仍不可忽视。只有真正地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升课堂的学习效率。正文就如何提升小学数学教研实践的有
期刊
摘要: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充分发挥文本的载体作用,拓展生本对话的广度,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阅读教学;现状分析;阅读策略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1.教师对阅读能力培养的认识不够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阅读的被动性较强,阅读课堂中教师过分强调文章中字词句的理解,且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围绕应试教育开展,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占据十分被动的地位,师生之间的交流也
期刊
摘要:随着目前国家对各地教育事业的不断关注,尤其是近段时间,我国各地推动英语学习实现均衡发展的基础政策,切实降低城乡差别情况,确保优质的各类教育资源真正为全社会深入共享。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学习;教学环境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目前英语课程变得特别关键。但是相当数量的学生,特别是当地农村初中的广大学生,在英语学习环节通常陷入困境,不能满足基础的教学要求,导致英语老师必须发现有效的解决方法
期刊
【活动目标】  认知与理解:认识到生活中存在许多粮食浪费行为,正确认识节约粮食的方法。  情感与体验:体验粮食的来之不易,学会生活中开展节约粮食的重要方法。  意愿与行动:能在生活中践行光盘行动,对身边的人进行积极引导。  【教师准备】视频拍摄,课前调查和相关图片影视资料。  【學生准备】情景剧,课前收集资料、填写调查。  【活动设计】  环节一、“小浪”现身,知糟糠之奢  1.情景窥世界  吃播
期刊
摘要: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叙述故事与描写环境,形象而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的文学体裁。艺术虚构与创造典型,是小说有别与一般记叙文的根本特点。初中语文教材中收录的小说有60余篇,小说阅读教学在初中阶段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小说阅读的教学,促使学生积淀名著底蕴,养成能够影响其未来人格素养培养的优良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学习;小说阅读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