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你会写作吗?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fqxx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说以前的一个同事在外开了个写作辅导班,不禁大吃一惊。有一次看他写的教学总结,感觉思维紊乱有拼凑之嫌,言之无味且语言呆滞。再联想到他平日的作文教学,无外乎就是讲些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点题诸如此类写作技巧的东西,通堂“现代八股文”写作教学课。没想到他居然敢办写作辅导班,只能佩服他的“敢唱就会红”的精神。
  说实话,一个语文教师不会写文章是件可怕的事,就好像数学教师不会解数学题一样可怕。写文章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如果一个语文教师没有一支灵动的笔,在教学上就是用一只脚走路,肯定教不出语文素养高的学生来。学生跟一个不会写文章的语文教师能学好作文吗?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可现实是语文教师的写作能力已经低到让人忧心的地步,不少语文教师只会用粉笔板书,用钢笔抄教案,用电脑笔下载论文。一些语文教师坦言:教了几年书,自己变得眼高手低了,写作水平还不如一些学生。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太久没写了。久而久之,思想迟钝了,思维堵塞了,情感麻木了,表达艰难了,语言无味了,写作能力自然退化了。要改变这一状况,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上级主管部门对语文教师的考评要把写作能力当做一项考核标准
  例如各地区举办的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就可以把写作纳入比赛环节,可很多地方未能如此做。2008年我区的语文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方案:初赛是提供一篇(段)文章,在120分钟内按要求命若干道题,提供参考答案及简单命题说明。复赛是课堂教学比赛(上一节汇报课)。偏偏少了一个重要的单项:对作文能力的考查。可不能认为上面的初赛复赛也有考查作文能力。其实那只是涉及作文能力而已,并不是真正的作文能力考查。可喜的是不少地方已认识到这个问题,并在做出改革。例如2008年12月江西省吉安市就举办过语文教师素质大赛。大赛内容包括以“我与语文教学教研”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字以上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作文分值占了比赛总分的50%,这样的比拼才能比出语文教师的真正水平。这种做法值得各地教研室借鉴,值得推广。这就明白无误地告诉语文教师这样的信息:作文水平是语文教师素质里极其重要的一个指标,平时要加强作文能力的训练。这是一个风向标。
  二、学校要把语文教师的阅读与写作当做重要的校本教研来抓
  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阅读是吸收,写作是释放。吸收得越多,越有利于释放。要提高语文教师的写作能力,其前提是加强阅读,让教师踏上书的阶梯,感悟书中的真善美,启迪教师的知觉行。如今不少教师打着这样的旗号:没时间读书,阅读无用论。语文教师不读书的怪状愈演愈烈。有报道说中国人阅读量日渐萎缩,1999年的调查数据为60.4%,2003年的调查数据为51.7%,2005年的调查数据为48.7%。据统计文献显示,美国人均年购书9本,中国人均年购书2.4本,差4倍;日本人均年购买杂志20—30本,欧美人均年购买杂志10本,中国人均年购买杂志2本。在购买量上,兼括书籍和杂志,他们是我们的4—5倍。可最为大众忽视,也最为致命的原因是实施学校阅读教育的语文教师阅读量急剧减少。语文教师尚且如此,何谈国人?应试教育为备考而阅读,不少语文教师只喜欢读《读者》《青年文摘》甚至是作文宝典之类的书籍,因为里面的文章对指导中考高考立竿见影,好像很有成效。而对于一些纯文学刊物《当代》《收获》之类甚至都不知晓。其实教师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其作文的深度和广度,也自然决定了学生作文的深度和广度。当前学生最不缺乏的就是诸如应付考试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功利明显的所谓写作秘诀,最缺少的恰恰是思想的深度和广度,素材的积累与分析,而这些恰恰又是平常不阅读的语文教师最棘手的。有专家认为,语文教师课上得不好,主要原因并不都在于缺乏技巧,而在于阅读量少,知识面窄,上课只会照本宣科,没有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人与文本之间思想碰撞的火花。因此,学校可以以创办“学习型学校”为契机,加强校本教研的力度,大力推动语文教师多读书,写读书笔记,写教学札记,写读后感。学校可以创设平台,经常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征文活动。开始可能少不了学校的“强制”,阅读与写作习惯一旦形成,教师必然就会被习惯推着走。
  三、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必须写下水作文
  刘国正先生说:“你要教会学生写文章,自己要先乐于和善于写文章,教起来才能左右逢源。”上海师资培训中心陆襄老师对语文教师写作能力的现状颇感忧虑,他说:“教体育的教师肯定会打篮球,教音乐的教师肯定会唱歌,但教语文的教师未必会写作。”陆襄老师认为有的语文教师存在一种错误的意识:教师能改作文就行,会不会写无所谓。其实这种想法极端错误:教师本身的作文水平不高,肯定限制了他们的批阅能力,学生的作文水平自然难有大进步。我了解到,为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水平,有些地方做出了规定:任教七至九年级的语文教师,每学年阅读量不少于120万字,记诵量不少于5000字,写作量不少于1万字。尤其是写作量的明文规定有效地促进了语文教师多写。我从事语文教学15年来,一贯重视自身写作能力的培养。我觉得教育是靠耳濡目染的,是靠潜移默化的。我写过若干下水作文,并有不少如《工棚里的笛声》、《他乡明月》、《选择远方》、《记忆深处》、《家的变迁》、《两盒子人参蜂王浆的故事》、《过节印象》等发表在《汕头特区晚报》《广东地产经济报》等报刊上。我尤其重视不同文体的写作指导,在这些关键时刻下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游记类《龙虎山中好泛舟》,演讲类《向毒品宣战》,诗歌类《献给红头船的故乡》,等等,且都有发表。另外,我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征文比赛,至今已有18篇获得国、市、区级的奖励。如2008年的母亲节,我的《姆妈,姆妈》获区妇联征文二等奖。学生在此感染下,在“温馨五月,感恩母亲”的话题作文中,写得意趣盎然,感人至深,写出了不少好文章。
  农民用锄头辛勤地耕耘,秋天收获累累硕果;愿语文教师用笔头,写出精彩的人生。
其他文献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以因特网为核心内容的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发展和普及,给曾经沉闷的教学拓展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过程包括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几个重要环节,而整个认识过程有一定的规律——由开始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最后的理性认识。作为认识的高级阶段——思维,它实现着从现象到本质、从直观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化,也就是说,提高学生的
成语是汉语言所独有的一种文学现象,是中华母语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凝结而成的最富魅力的瑰宝。随着时代的发展,成语越来越显现出它绚丽多姿的色彩。现在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都十分重视成语教学,特别是苏教版语文教材尤其关注成语的积累和运用。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都把成语教学放在一个很重要的地位,但事实上多数是一种缺少文化、缺乏生动的简单抄写记忆,教学效果欠佳。怎样提高成语教学效率,使小学生多、快、好、省
阅读是一个人从外部世界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强化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教学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活动和重点内容,占据师生大量的课堂学习时间,但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问题来推动教学进程向纵深发展的。当下阅读教学效率并不高,主要原因是碎问碎答,老师用来推进阅读向前迈进的问题过
目的讨论复杂的斜视和复视患者多学科联合诊疗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复杂的斜视和复视患者共103例。经多学科专家联合会诊,统一制定诊疗方案,治疗后随访1~12个月。结果本组患者包括先天及后天麻痹性斜视52例,共同性斜视15例,肌性视疲劳所致复视7例,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所致的限制性斜视6例,继发性斜视3例,重症肌无力3例,眶壁骨折所致限制性斜视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评改一直是教师的一大困扰。作文评改形式应多元化,即互评、师评、自评。以学生为主体,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换,由面到点,由分散到集中。再由教师主要依据学生互评情况汇总表,由点回到面进行深度点评,主要是结合学生几篇具有代表性的作文,印证他们的感悟和评改的正确性,使他们产生成功的愉悦感,在成功中培养语言感悟能力,激发写作兴趣。评改依据应具体化,即借助语感,也可依据自己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