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论语文实践活动与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课外语文·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YY7896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课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作文教学一直都是重点内容。但是从现阶段语文作文教学发展情况来看,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的农村小学。基于此,文章主要對语文实践活动与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
  【关键词】语文;实践活动;小学生;写作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由于长时间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有贫困地区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包括写作主题单一,内容缺乏真实性、思维固定化等。基于此情况,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进行培养。语文教师有效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不仅是课程教学改革的现实需求,同时也是当前提升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主要途径。
  一、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形式各异的语文实践活动
  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安插一些实践活动,如:辩论赛、表演等,依据剧本内容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工。通过有效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的同时,进一步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与此同时,教师需要侧重引导学生对自然界中较为熟悉的动植物进行观察,并及时传授一些观察技巧。如:依据自然生长规律进行观察,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将需要观察的事物进行有效区分,充分把握事物独有特征;运用对比法进行观察,以事物自身存在的差异性特点为视角,进行全面分析。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引导鼓励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对生活及相关事物进行观察,感悟其内在规律,只有深入到社会实践中,才可以收集到真实性写作素材,并以自我独立的观察视角进行分析,最终写作出具备自我特色的作文。
  二、引导学生借助多种渠道获取写作素材
  其一,创造条件,增大学生的阅读量。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开展作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对中外名著进行文学审美赏析,此类文学作品可以使学生有效连接实际生活,不断强化其写作兴趣。通过有效进行阅读,帮助学生不断积累写作素材,引导其自主将所学习到的阅读内容有效融入至作文写作中。强化写作能力的同时,进一步熏陶学生的学习情感。其二,侧重关注信息媒体的教学作用。教师在实际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关注媒体信息的兴趣。如:每天清晨固定时间进行阅读相关报纸、收听新闻或电台广播等,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摘录有价值的信息,有效强化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其三,侧重日常学习积累。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要求学生将自己认为比较优秀的名句进行抄录在素材本中,并定期对此类名句进行解析,以此来有效积累学生的写作素材。
  三、以多元化活动为切入点,全面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实际开展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充分构建一部分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贴合的实践活动,注重其内容新颖性。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以从不同视角展开语言思维,学生比较愿意进行作文创作,且写作出来的作文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贴合。当前阶段,对于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的构思,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如:开放型作文、实践操作型作文、情趣型作文、调研型作文、体验型作文和综合型作文。小学语文教师则需要依据现实情况,进行实际运用。如,本次作文创设视角是关于家乡的环境保护。教师可以事先让学生将自己经历过的破坏社会环境的现象进行汇总,并在课堂中进行展示,使学生对社会环境的破坏性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认知,并围绕模仿型作文框架,引导学生将自己幻想成为树木、溪流以及公园等,以第一人称将自己的经历进行讲述,学生在思索后很快进行书写。如:小树的眼泪、公园的自述、小溪的控诉等具备个性化的作文,将社会中一些不文明的破坏环境行为,运用风趣幽默的写作手法全面揭露。此举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四、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生活中亲身经历的事情进行记录,尽可能多鼓励学生对周围生活进行观察,构思写作素材,侧重将自己的真实经历进行文字叙述。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设计“我最……”作文时,可以将此作文写作范围进行适当扩大,如可以设计成为“我最想完成的一件事”“我最想要买的一本书”“我最享受的假期时光”等。借助以上题目,可以使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感悟充分表述,学生比较乐于进行书写,也有大量的写作素材可供参考,自然就会将真情实感进行表露。在实际教学作文写作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充分融入其他学科的知识,如在实践活动中借助美术绘画及语言的描绘对其写作素材进行艺术填充,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实践活动,从学生个体差异性入手,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晓玲.论语文实践活动与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2]黄倩.语文实践活动与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4(13):79-80.
  作者简介:周德良,1970年生,四川省泸州市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清代《云南通志》中有:“茈碧花产浪穹县(今洱源县)宁湖中,似莲而小,叶如荷钱,茎长六七丈,气清芬,采而烹之,味美于尊菜(莼莱)。八月花开满湖,湖名茈碧以此。”据此段文字记载我国云南省洱
目的:阑尾炎腹腔镜结合超声刀手术与开腹手术疗效比较。方法:随机选取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昆山市中医院接受阑尾炎手术治疗的138例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等随机分为2组,每
怎样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尤其是结合新课程标准和学科的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与方法,是一个值得反复玩味和咀嚼的课题。
目的:探讨不同检测方法在细菌性阴道病(BV)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妇科门诊就诊且初步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患者250例,对患者阴道分泌物行传统Amsel检测法和BV快速检测,比
在HZSM-5分子筛上,考察了温度,原料配比,催化剂的装填量,空速及不同硅铝比等对苯酚与异丙醇烷基化反应的影响。在适宜的条件下:T=280℃,WHSV=3.0h^-1,Catalyst Loading=0.5g,n(TPA)/n(Pheno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已经逐渐加强了对中小学的建设力度.其中,中小学的实验室建设管理以及实验室中教学设备的充分利用已经成为教育界非常关注的一个
摘 要:本文围绕课堂式和课题式“二式”并举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展开论述,首先论述课堂式和课题式的教学模式,继而讲述了实施效果,最后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关键词: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问题;模式  生物课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社会生活和学科领域中选择和确定专题或问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既包括作为一门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又包括作为一种学习方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von Richthofen)在他所写的《中国》一书中,首次把汉代中国和中亚南部、西部以及印度之间的丝绸贸易为主的交通路线,称作“丝绸之路”(德文作Seid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