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高校体育的教学改革,对比赛教学法在羽毛球教学中的主要作用,运用方法、时机及应遵循的原则進行了全面的分析,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实践依据。
【关键词】羽毛球教学比赛教学法以赛促教技能
【Abstract】In view of university sports educational reform,Of the teaching in the badminton competition in the main role of teaching, the use of methods, timing, and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s of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for the college to provide a practical basis.
【Keywords】badminton game teaching pedagogy to teach skills to promote competition
1前言
伴随着羽毛球技术的不断发展,羽毛球教学也由单一的训练为主向多元比赛促练的方向转变,比赛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实践证明,在羽毛球理论课、技术课以及技能培养中,教师只有科学地运用比赛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才能适应羽毛球运动日新月异的发展才能推进羽毛球运动的普及、提高、发展。
2比赛教学法在理论教学中的科学运用
羽毛球基础理论教学内容在整个羽毛球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这部分内容又是极其枯燥乏味的:从多年教学训练来看,通过以往的黑板讲授,一直是取得教学效果不明显的部分,尤其裁判法,竞赛的组织、编排、绘表等是理论教学的难点。但将比赛法同裁判法、竞赛的组织、编排相结合,以理为主、以赛为辅,讲练结合,则能收到良好地教学效果。
比赛教学法在理论教学中科学运用的基本要求:
(1)比赛和理论内容相结合,进行针对性教学,此种比赛也是为理论内容教学服务的。要做到通过比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比赛中遇到赛前编排,赛中的组织与裁判,赛后的组织与评分、统计等具体情况,要针对具体内容进行讲解。如在教学当中编排8名种子选手的定位,即使是黑板讲解、画图说明学生也只能掌握极少部分。而在比赛中进行针对性实践操作学生很快就掌握了编排的方法。如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可用观看比赛教学法,通过观看中国乒乓健儿在奥运会、世乒赛、亚运会等比赛中挥汗如水、顽强拼搏、相互协助、团结一致、为国争光的表现来增强学生的爱国热忱,坚定爱国意志,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可以收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
(2)要做到“以理为主、以赛为辅”,教学比赛是为掌握理论知识服务的。在理论教学中也决不能一概而论地通过比赛教学法进行理论教学,要针对具体内容,恰当地运用比赛法来提高教学效果,决不能将理论课转变为技术课或比赛课。要做到以理论教学为主,以比赛为辅,针对理论知识与比赛相融合的部分,通过比赛进行讲解、示范,突出理论的主要内容。
(3)要做到依照学生技术水平而采用比赛教学法。比赛教学法的运用要根据学生现有技术水平以及通过逐步学习达到的技术水平程度来确定比赛法适用的方式。比赛教学法根据学生掌握的技术水平程度不同具体应做到:
①在学生没有掌握羽毛球技术或还没有接触过羽毛球的初学者,决不能组织他们在训练课上进行羽毛球的任何比赛。可行的方式,只能是同水平的学生在一起进行练习,加强基本功技术,打好羽毛球基本基础。
②对于具备一定技术水平的学生,比赛可占20%,对于相对来说较高的学生比赛可占50%。随着以后水平逐步提高,比例可以适当加大。
3比赛教学法在技术、战术教学中的科学运用
羽毛球技术、战术的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基础,它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它包括从握拍方法、站位、步法、发球、接发球等基本部分到拉弧圈球、扣杀、台内挑摆,从近台、中台、远台及对攻、双打到战术的合理运用、配备。这些技术环节只有通过以赛代讲,以赛促练的方法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更快的掌握羽毛球技术、战术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技、战术水平。
比赛教学法在技术、战术教学中科学运用的基本要求:
(1)赛中育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及其后继者都通过体育和文化及教育的结合,使人们获得身心和谐的发展,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维护人的尊严的社会服务。育人是体育产生和发展的目的,比赛则是育人的手段。主修、普修、训练课的育人问题一直是极难解决的问题,其原因在于它的知识内容和育人的内容联系甚少。如果单从技术教技术,则失去了教育的首要目的——育人。在赛中育人可以较好地调整这一关系,创造育人环境。在赛中集体主义的培养,通过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安排双打、团体,以主修训练年级和班级之间的比赛。在比赛中进行思想教育。不同年级、主修的、训练的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更能增加学生集体荣誉感。中国羽毛球队在国际乒坛之所以几十年长胜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凭着顽强拼搏、意志培养、友爱团结、工具改革,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冠军:同时,也验证了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在赛中的重要作用。
(2)以赛代讲、以赛促练。中国的CCTV爱立信羽毛球擂台赛之所以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变换地点的循环比赛,除了促进羽毛球运动普及和发展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发挥以赛促练的作用,使运动员适应各种环境,提高技、战术水平:再如美国的NBA篮球赛,德国、英格兰等甲级足球联赛,都是一个赛期近半年,每场比赛后,期间为针对性训练期,也可以证明比赛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科学安排比赛,可以调动学生掌握技、战术的积极性,尤其是战术教法,必须通过比赛才能收到良好的技术效果。快攻、弧圈球、削球等打法的战术只有学生在具体比赛中才能掌握运用的时机及方法。
4比赛教学法在技能教学中的运用
技能部分是羽毛球教学的一个关键内容。技术、战术都是为技能形成而准备的,如果不依照比赛技能教学法教授学生技能,往往会走弯路,甚至会背道而驰。羽毛球技能教学内容包括竞赛组织编排、裁判能力以及技、战术的掌握。有的学生即将成为体育教师,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技术,而且要具备技、战术的示范和操作能力才能在授课的讲解、示范以及训练中得心应手,才能担当教学、组织羽毛球比赛裁判工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通过比赛法创造比赛情境,通过指导比赛来提高学生的技战术水平,让学生自己动手组织比赛来掌握竞赛的组织、编排、记分、绘表。经过比赛的实际操作才能胜任教师这一工作。
5 结论
综上所述,由单一的以训练为主的教学,正在向以教学和比赛相结的方法——教学比赛法转变,这也是当今羽毛球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广大的羽毛球教师,只有科学地运用比赛教学法才能为羽毛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注入新的契机与活力。
6建议
6.1遵循体育教学原则:
6.1.1循序渐进原则;
6.1.2区别对待原则;
6.1.3合理负荷原则。
6.2合理运用分组比赛:
6.2.1技术水平相差不打的在一起,共同提高快;
6.2.2男女生搭配比赛。
6.3运用激励机制:运用开始负分比赛。
6.4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多观摩各种比赛录像。
6.5请进来,走出去。请外单位的运动员来比赛和去外单位比赛。
【关键词】羽毛球教学比赛教学法以赛促教技能
【Abstract】In view of university sports educational reform,Of the teaching in the badminton competition in the main role of teaching, the use of methods, timing, and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s of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for the college to provide a practical basis.
【Keywords】badminton game teaching pedagogy to teach skills to promote competition
1前言
伴随着羽毛球技术的不断发展,羽毛球教学也由单一的训练为主向多元比赛促练的方向转变,比赛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实践证明,在羽毛球理论课、技术课以及技能培养中,教师只有科学地运用比赛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才能适应羽毛球运动日新月异的发展才能推进羽毛球运动的普及、提高、发展。
2比赛教学法在理论教学中的科学运用
羽毛球基础理论教学内容在整个羽毛球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这部分内容又是极其枯燥乏味的:从多年教学训练来看,通过以往的黑板讲授,一直是取得教学效果不明显的部分,尤其裁判法,竞赛的组织、编排、绘表等是理论教学的难点。但将比赛法同裁判法、竞赛的组织、编排相结合,以理为主、以赛为辅,讲练结合,则能收到良好地教学效果。
比赛教学法在理论教学中科学运用的基本要求:
(1)比赛和理论内容相结合,进行针对性教学,此种比赛也是为理论内容教学服务的。要做到通过比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比赛中遇到赛前编排,赛中的组织与裁判,赛后的组织与评分、统计等具体情况,要针对具体内容进行讲解。如在教学当中编排8名种子选手的定位,即使是黑板讲解、画图说明学生也只能掌握极少部分。而在比赛中进行针对性实践操作学生很快就掌握了编排的方法。如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可用观看比赛教学法,通过观看中国乒乓健儿在奥运会、世乒赛、亚运会等比赛中挥汗如水、顽强拼搏、相互协助、团结一致、为国争光的表现来增强学生的爱国热忱,坚定爱国意志,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可以收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
(2)要做到“以理为主、以赛为辅”,教学比赛是为掌握理论知识服务的。在理论教学中也决不能一概而论地通过比赛教学法进行理论教学,要针对具体内容,恰当地运用比赛法来提高教学效果,决不能将理论课转变为技术课或比赛课。要做到以理论教学为主,以比赛为辅,针对理论知识与比赛相融合的部分,通过比赛进行讲解、示范,突出理论的主要内容。
(3)要做到依照学生技术水平而采用比赛教学法。比赛教学法的运用要根据学生现有技术水平以及通过逐步学习达到的技术水平程度来确定比赛法适用的方式。比赛教学法根据学生掌握的技术水平程度不同具体应做到:
①在学生没有掌握羽毛球技术或还没有接触过羽毛球的初学者,决不能组织他们在训练课上进行羽毛球的任何比赛。可行的方式,只能是同水平的学生在一起进行练习,加强基本功技术,打好羽毛球基本基础。
②对于具备一定技术水平的学生,比赛可占20%,对于相对来说较高的学生比赛可占50%。随着以后水平逐步提高,比例可以适当加大。
3比赛教学法在技术、战术教学中的科学运用
羽毛球技术、战术的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基础,它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它包括从握拍方法、站位、步法、发球、接发球等基本部分到拉弧圈球、扣杀、台内挑摆,从近台、中台、远台及对攻、双打到战术的合理运用、配备。这些技术环节只有通过以赛代讲,以赛促练的方法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更快的掌握羽毛球技术、战术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技、战术水平。
比赛教学法在技术、战术教学中科学运用的基本要求:
(1)赛中育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及其后继者都通过体育和文化及教育的结合,使人们获得身心和谐的发展,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维护人的尊严的社会服务。育人是体育产生和发展的目的,比赛则是育人的手段。主修、普修、训练课的育人问题一直是极难解决的问题,其原因在于它的知识内容和育人的内容联系甚少。如果单从技术教技术,则失去了教育的首要目的——育人。在赛中育人可以较好地调整这一关系,创造育人环境。在赛中集体主义的培养,通过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安排双打、团体,以主修训练年级和班级之间的比赛。在比赛中进行思想教育。不同年级、主修的、训练的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更能增加学生集体荣誉感。中国羽毛球队在国际乒坛之所以几十年长胜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凭着顽强拼搏、意志培养、友爱团结、工具改革,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冠军:同时,也验证了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在赛中的重要作用。
(2)以赛代讲、以赛促练。中国的CCTV爱立信羽毛球擂台赛之所以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变换地点的循环比赛,除了促进羽毛球运动普及和发展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发挥以赛促练的作用,使运动员适应各种环境,提高技、战术水平:再如美国的NBA篮球赛,德国、英格兰等甲级足球联赛,都是一个赛期近半年,每场比赛后,期间为针对性训练期,也可以证明比赛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科学安排比赛,可以调动学生掌握技、战术的积极性,尤其是战术教法,必须通过比赛才能收到良好的技术效果。快攻、弧圈球、削球等打法的战术只有学生在具体比赛中才能掌握运用的时机及方法。
4比赛教学法在技能教学中的运用
技能部分是羽毛球教学的一个关键内容。技术、战术都是为技能形成而准备的,如果不依照比赛技能教学法教授学生技能,往往会走弯路,甚至会背道而驰。羽毛球技能教学内容包括竞赛组织编排、裁判能力以及技、战术的掌握。有的学生即将成为体育教师,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技术,而且要具备技、战术的示范和操作能力才能在授课的讲解、示范以及训练中得心应手,才能担当教学、组织羽毛球比赛裁判工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通过比赛法创造比赛情境,通过指导比赛来提高学生的技战术水平,让学生自己动手组织比赛来掌握竞赛的组织、编排、记分、绘表。经过比赛的实际操作才能胜任教师这一工作。
5 结论
综上所述,由单一的以训练为主的教学,正在向以教学和比赛相结的方法——教学比赛法转变,这也是当今羽毛球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广大的羽毛球教师,只有科学地运用比赛教学法才能为羽毛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注入新的契机与活力。
6建议
6.1遵循体育教学原则:
6.1.1循序渐进原则;
6.1.2区别对待原则;
6.1.3合理负荷原则。
6.2合理运用分组比赛:
6.2.1技术水平相差不打的在一起,共同提高快;
6.2.2男女生搭配比赛。
6.3运用激励机制:运用开始负分比赛。
6.4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多观摩各种比赛录像。
6.5请进来,走出去。请外单位的运动员来比赛和去外单位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