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域下在教学实践中体验数学价值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hl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角色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了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从新课标的确立到教材的改编,无论怎么改,目的只有一个——我们的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未来成长的需要。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数学课堂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教师应转变旧的教学观念。变革教学行为
  
  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老师转变旧的观念是体现数学价值的核心问题。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无论从理念到方法都是全新的,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的方式行为等方面都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每位教师必须要改过去的满堂灌、师讲生听、师问生答等形式单一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独立思考、实践操作、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等学习方式,选些教学行为都要运用得恰到好处,正确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系。才能体验数学的价值。促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人人体验成功的喜悦,感悟学习数学的乐趣。然而,对于传统教育教学,我们不应彻底抛弃,而是要扬弃,要发展。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务必根据教学对象及文本内容的需要。优化组合这些方式上好每节课。
  
  二、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1 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每位小朋友都有好奇的天性。悬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已经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加上巧妙地创设教学、思维情境。使学生觉得特别、新奇,从而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如,我在教学一年级第一册“统计”时提出:怎样统计出每一小组喜欢吃水果的人数?先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教师再加以引导,加深了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这样,同学们经过充分讨论后一致认为,由组长提问。其余成员统计。
  
  2 研究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结合数学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以及根据小学生好胜的心理特征,不失时机地诱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如,我在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时,假如只顾着讲解新概念,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因此,我们要设计准备题作为铺垫,让学生能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把前面练习的“求多几”的问题改为“求少几”的问题作为尝试题,通过引导学生比较这两种题,引导他们学习课本上的例题,然后激发、鼓励他们试着解答,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趣。虽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正确解答。会出现很多不同的解法。这时,教师应作适当的引导、点拨。让他们小组进行讨论,大胆发表自己不同的解法,最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解题的思路方法。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感到有自豪感,体验到获取知识的快乐感。就起到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的作用。
  
  3 进行动手实践。激发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去动口数、动口说、动手摆、动脑想,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变枯燥被动为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激趣乐学。如,在上“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时,我让孩子带来了许多物体和图形,先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然后让他们用不同的物体拼出自己最满意的图形,有的孩子拼出房子。有的孩子拼出机器人。还有的拼出各种动物……最后我请孩子们带着自己的作品和全班孩子一起数数每种物体各用了几个。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完成数学抽象,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所认识与提高。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
  
  4 开展学习竞赛,激发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我面向大多数学生,为学生创设一个竞争的机会,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从而消除课堂中常有的枯燥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口算竞赛,我常常以“开火车”“接龙比赛”“争冠军”等方式的比赛练习。做得好的同学立即给予表扬。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消除学生学习的疲劳。一举两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且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充分钻研教材,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乐中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课堂中的数学在自己的生活中有何价值。如教学“分类”时,教师充分利用校内课程资源,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扩大取材范围,增加了学生熟悉的玩具、书、衣物等,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思考空间,同时向学生展示“有大堆零乱物品”的场景,使学生自觉产生要收拾、整理的愿望。从而引出课题。渗透分类思想。然后以评选“最佳小能手”作为奖励机制,让学生共同把教室里的杂物,接品种进行分类。每组选取一样后。让每组学生把小组内的物品按照一定的标准,再一次进行分类,让物品摆放得有序、整齐和美观。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存在分类,明白学习分类的必要性,使学生对学习分类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课堂上,再通过大家齐动手整理教室,自己动手整理书包。使学生非常容易地掌握了“分类”方法,也养成了整洁爱美的良好习惯。
  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现象,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背景出发,使学生看到所学的数学知识就是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样能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兴趣。
  总之,教师要用一颗智慧的心,从数学学习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生和教师最大的优势,把自己的优秀理念融合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实践出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上出自己的特点。上出自己的风格。
其他文献
在粮改饲技术创新与推广现场会暨全国畜牧站长工作会议上,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马有祥做了重要讲话。马司长的讲话政策性强、思想性强、指导性强,帮助我们理思路、把方向,明任务、
近年来,“瘦肉精”、替代肉、兽药残留、饲料质量问题等事件的发生,加重了人们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担忧。因此,在畜禽养殖或生产过程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提高畜产品监督检测能力,使
详细介绍了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铁厂2#烧结机PLC控制系统的优化改造。改造后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可操作性得到了极大提高,并为以后系统I/O设备改造预留出升级空间。
我们在撰写文章时。经常会产生“满脑子的好想法却无从写起”的苦恼。在理清写作思路并且准备好写作素材之后,如何用合适的语言将之表达出来就成了写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如何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认知活动中思维占相当重要的地位,发展思维。培养能力是数学教学中永恒的主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思维因素。激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展智慧增长知识。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谈几点体会。    1 创设情境。激发思维    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
随着来华留学生类别的增多,不同的母语背景和文化背景已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高校对外汉语教学普遍采用分级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容易产生理解
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再被动地成为知识的接受者,每名学生都是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教师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亲自探索,操作实践,与同学交流和分享探索的结果及成功的快乐,从而真正实现数学学习方式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探究性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这是我们应该关注和研究的课题,如何让探究性学习走进课堂呢?     一、激发学习兴趣是探
企业的创新之路就是企业的发展之路。这意味着企业需要研发新的产品,建设新的厂房,购置建造新的设备,改造更新老旧设备,实施新的IT项目。这些都是需要企业不断的投入资本的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