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风与班风的良性互动关系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q_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班风的塑造渗透于各种属于班级的标志物中,而家风则可以通过分享会、比赛等形式化为有形的载体,由学校对优秀的家风进行宣传、整合、引导,推动学生的优秀品质的形成,并为良好班风的形成奠定基础。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联系,促进班风与家风的结合,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最终为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手段。
  一、家风与班风的建设有利于家校合力的形成
  1. 班风的建设推动班级的稳定。班风发端于舆论的形成,一个班级体的舆论持久地发挥作用,就会形成这个班的班风。因此,在学校的传统教育中,班主任十分重视班风的建设,并且班级通常以班主任为核心去影响班风的导向。
  2. 家风的建设推动班级的和谐。学生的价值观念、行为举止的养成,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其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与家长的价值取向有关,更与家庭的家风有关。而在目前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家风的构建仍处于不自觉的阶段,家长着重于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优秀品质,但是尚未有意识地将之提炼为家风或家训。
  3. 家风与班风的结合推动更深层次的家校互动。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中,家校沟通仍处于较为表面的层次,教师也尚未意识到家风与班风之间存在的良性互动关系,两个概念仍处于较为孤立的状态。而通过对班风与家风的关系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在原有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共融的基础上,进一步针对无形的家风进行深入挖掘,发扬优秀家风在学生品格形成中的积极作用,使优秀家风成为班级良好班风的坚实基础。学校对家风梳理要有引导,有效果,家校合作方能形成教育的合力,形成良好班风。
  二、家风与班风存在着良性互动关系
  1. 家风的宣扬促进班风的融合。通过一系列学校活动,加强学生对家风内涵的理解,激发学生挖掘家庭内部文化的积极性,深化学生对自己家庭的强烈的认同感,无形中使亲情的纽带更加坚固。同时,学生通过一系列的班级活动进行家风的收集、整理与分享,而在此过程中学生增强了班级凝聚力。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为班风的快速建设搭建平台,积极利用优秀家风带动良好班风的形成和巩固。
  2. 班风作为载体促进家风的梳理。各班开设活动,把自己的家风家训与同学交流分享,从而使学生们进一步铭记家风,为树立良好班风奠定基础。同时,良好的家风给予了孩子健康的家庭生活氛围,在此渗透浸染下成长的孩子,总会接受良好家风的熏陶,其个性品质、学业成绩也呈现出普遍优秀的状况,为良好的班风形成树立了优秀的榜样。
  3. 良好的家风与班风之间的良性循环。良好的家风与班风之间存在着良性互动关系,每个学生通过把自身的优秀家风带到班级里,从而形成一种属于班级自身的良好风气,而在学校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带到家庭里,便形成了家风与班风之间的良性循环。在此过程中,对学生的性格品质的培养是交流的重点。其外在形式是在班级里举行有关于家风交流的集体活动,如故事会、辩论赛等,从而在举行集体活动的过程中达到凝聚班集体,深化良好班风的效果。其内在形式则是形成一种完整的教育体系,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从而达到培养孩子优秀性格品质的目标。
  三、促进班风与家风的良性循环
  1. 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构建优良班风。班风目标的实现,不能单靠一味的说教,班主任应起好班级的核心作用,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生动有趣的内容、形式和途径,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2. 有效指导和梳理家风,发挥家庭教育的效用。首先,可以对学生进行关于家风的调查,促进学生了解家风、弘扬优良家风,唤醒学生对这种无声的教育的重视和自豪。其次,各班可以开设班级活动以提供整理家风的契机,如“家风展示卡”设计比赛,或者把自己的家风家训,在班级活动中和文化墙上与同学交流分享,从而使学生们进一步知晓自己的家风家训,铭记家风,为树立良好班风奠定基础。
  3. 进行及时的家校互动,形成教育合力。家风的宣传与培养是培育优良班风的重要支撑,最终能形成良性循环,让孩子在优良班风中形成自我的优秀品德。一是开办家长学校,使家长明了树立优良家风的意义。二是建立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学校可以用建立家庭教育委员会来替代原先的家长委员会,以家长本身的资源以及经验达到相互交流的目的。三是召开家长会。家长会是学校与家长协调,共同教育学生的主要途径之一。四是家庭访问。老师与家长能根据孩子的表现及个性特点共同制定树立家风的方式及教育孩子的技巧。
  责任编辑 黄日暖
其他文献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教小学数学多年,我深深体会到: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强烈的学习欲望,促使他们主动地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大多数学生对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兴趣较高,并能自觉地学习,这是因为人类对韵律美、节奏美、语言美的感受是与生俱来的;而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常常让学生难以理解,所以学生对数学学习往往提不起兴趣。在《数学课程标准》理念的引领下,应该怎样培养学
天府路小学是新办学校,相较于其他周边学校,大课间活动起步较晚。怎样才能找到适合学校并能体现学校特色的大课间活动成了最为重要的问题。为此,学校在推行大课间活动期间,积极学习同区已经开展大课间活动的学校的宝贵经验。通过一段时间的大课间实践,发现学校的大课间活动对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精神健康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的学生,健康的标准不仅是生理健康,还包括健康的心理和
在实施 "熔化与凝固" 的教学中, 重点是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知道晶体熔化与凝固的条件. 情感目标是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 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
“你把解放军总医院的好技术、好作风留在了西藏。你为藏家儿女带来了吉祥,我们永远感谢你。”在西藏军区总医院欢送代职医生座谈会上,有“门巴(藏语:医生)将军”之称的李素芝紧握
她反对单纯将X线征象“对号入座”的诊断方法,要求医生熟悉各种x线表现所反映的基本病理变化,再结合临床资料综合诊断。其言传身教再次提醒医学基础的重要性。
笔者发现学生在小数除法计算中常常出错、正确率很低,基于此产生了研究如何提高小学生小数除法计算正确率的想法,希望可以通过研究,总结出一些规律与方法,希望帮助一线教师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转变对学生错误的观念,帮助学生走出小数除法的困境,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在与同科组老师深入讨论之后,笔者最终确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1. 小学生小数除法计算出现的错误有哪些特点?  2. 在小数除法计算中,出现
9月中旬,由于右后边牙齿疼痛难忍,托熟人找了一名专家帮忙检查。检查完后,专家干脆地说道:“4颗智齿都要拔掉!”“医生,我就是右边的牙痛,怎么4颗都要拔?”“你看左边这两颗都长歪了
目前课堂教学仍是主要教学方法,对教师课堂授课质量进行评价是教学管理主要内容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督导制度建立以来,哈尔滨医科大学(以下简称哈医大)公共卫生学院非常注重开展
心理暗示是指在受暗示者无对抗、无批判、无抵制的基础上,通过议论、表情、手势、服饰、环境等有利条件,从侧面间接地刺激暗示者的潜意识,从而对受暗示者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通过平日的教学体验和学习归纳,在语文学科中我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运用心理暗示的:体态暗示,团体参照,反向诱导,角色参与。而且借助班主任工作的有利条件从侧面间接地对学生施加心理影响,不仅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心理潜能,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