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西部风能、太阳能利用发展概况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cejuren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今全球经济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能源的开发利用,作为新型能源亦是清洁能源的风能和太阳,自然引发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各方矛盾凸显多发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环境、经济协调共进的基本目标要求我国必须紧跟国际新能源利用发展的步伐,结合中国客观实际现状,针对西部所特有的地理环境,特别是地处西南和西北的云南、宁夏两个省份,探析其新型能源开发利用概况,提出合理性、可行性意见建议,帮助其风能、太阳能的有效利用与产业开发,进一步提升清洁能源利用率,保护当地环境的同时,带动该地区经济绿色增长。
  关键词 新型能源 清洁能源 风能 太阳能 能源利用发展
  作者简介:孔德钰,云南大学环保法硕士研究生;王喆,云南大学经济法硕士研究生,芒市人民法院院长助理。
  中图分类号:D9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1-093-02
  一、 云南、宁夏两省具有发展风能、太阳能的条件和必要
  (一)云南、宁夏两省具有发展风能、太阳能的基础条件
  风能和太阳能在目前各种可供选择的新型能源和清洁能源中,两者的开发利用在经济及环境上是最具竞争力的,收集利用较为容易,前期所投入的开发设备成本较低,而后期收益明显。我国早已认识到这两种能源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发展风能和太阳能产业。
  云南省地处云贵高原之上,位于我国西部偏南地区。首先,由于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在这一带形成了绵延不绝的山脉,并且海拔普遍较高,全省范围内山区占总面积比重达百分之九十四之多;明显的季风气候和立体气候,使得冬季盛行干燥的大陆季风、夏季盛行湿润的海洋季风,风能资源不分时节,全年分布较为平均。山区遍布和气候独特令云南省大部分地区,尤其是东部、北部以及许多山区春季秋季和冬季都有稳定的强风,大风日数多,且午后风向稳定,可利用时间较长,年平均风速超过三米每秒,具有绝对的利用潜力及优势。再者,由于倚靠横断山脉,平均海波超高三千米的天然山峦屏障,成功阻拦孟加拉湾暖湿气流,形成云南省内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且雨季、旱季分明的气候特征;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地带,北纬二十一度八分到二十九度十五分之间,日照日然条件十分良好。干旱少雨和纬度偏低令“云南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00小时,太阳能年辐射总量为3615.7~6667.1MJ/m2·年;云南94%是高原山区,平均日照时数超过2000小时的县就达94个,占全省总数的74.6%;太阳辐照度大于5000MJ/m2·年的地域占全省面积的90%。”由此可见,云南省属于风能和太阳能丰富区,具有资源利用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可观价值。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西北地区黄土高原之上,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该区域具有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首先,宁夏地处西北内陆中纬度地带,属于甘肃、内蒙、辽宁大风带,风能资源较为丰富,开发潜力大;且大陆性温带季风气候使得省内全年受西风环流影响,部分地区下半年受夏季风环流影响,在每年春季和冬季风力最强,风能资源丰富区域最大风力超过七级。其次,宁夏全区是我国太阳辐射的高能区之一,也高居我国日照资源的榜首地位;且“我区海拔高、晴天日数多、大气透明度好、日照时间长、辐射强度高,年均太阳总辐射量在4950兆焦-6100兆焦/米,年日照时数为2250小时-3100小时,日照百分率50%-69%。”综上所述,宁夏具有利用发展风能、太阳能的良好基础条件。
  (二) 云南、宁夏两省利用发展风能、太阳能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云南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都属于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实力不足、较为落后,生产力发展极其不平衡,科技水平低于国家平均水平,与我国发达地区还有很大差距。一直以来,由于历史和地理因素的制约,无法学习沿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模式,依靠大规模贸易流通和产业构建带动区域经济高速增长。但其自身资源丰富、境内交通运输便利、未利用土地面积广泛,有一定经济基础和潜力。我国有必要针对云南和宁夏两地资源开发现状,在各个方面投入大量资金、技术予以支持和帮助,引领两地解决经济落后、生产力欠佳的问题。同时,国内能源紧缺问题和能源安全挑战也迫切需要两地大力发展风能和太阳能产业,及时投入实际应用,有效缓解我国能源困境,推动社会经济平稳进步。
  二、 云南、宁夏两省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现状
  (一) 云南、宁夏两省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情况简介
  由于云南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均地处我西部高原之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条件决定了两省可以有效进行风能、太阳能的利用发展,并且已经开展相关开发利用工作一定时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风能方面:云南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開始尝试云南风能资源研究工作;二零零五年编制《云南省风能资源评价报告》,对全省风能储备总量作出了合理估计;二零零八年建立云南第一个风电场即大理下关风电场,当年投入使用、进行发电;据统计,至二零一二年底全省共建设投产风电场共三十八个,在全国风力发电产业范围内居于领先地位;二零一三年共计四十八个风电项目进入国家能源局核准计划,风电总发电量约为三十亿千瓦。宁夏风能产业相较云南省起步较晚,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根据宁夏气象局编制完成的《宁夏风能资源评价报告》展开了一系列风电项目的建立完善;已投产使用了石嘴山、贺兰山、青铜峡、太阳山、长山头、红寺堡、宁东等十几家风电场,计划于二零一五年全区风电达到五百万千瓦,二零二零年达到七百万千瓦;同时,风电产业发展带动了装备制造业,“风机制造方面,区内相关企业先后与德国恩德、日本三菱等公司进行技术合作,具备了500台/年的风机生产能力,相关风机零部件配套生产企业达到了8家,年销售收入超过多20亿元,为促进区内风电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设备保障和强大的技术支持。”二零一四年,两省风能项目出现突破性的进展,“云南卓干山风电项目、宁夏麻黄山分散式风电项目分别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卓干山风电项目是国家“十二五”第三批风电核准计划项目,位于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预计风电场年平均上网电量约8301万千瓦时;麻黄山分散式风电项目位于吴忠市盐池县境内,预计年上网电量10251.6万千瓦时,每年可减少污染物排放约1315吨。”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就执行五大体系的建设情况、实证参考、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完善举措建议等方面进行探索,以期抛砖引玉,从理论和实践上构建和完善符合司法实际的执行五大体系。  关键词 执行 五大体系 执行难  作者简介:阮晶晶,乐清市人民法院。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3-265-02  一、执行五大体系的提出  2010年,浙江省综治委制定出台了《
摘 要 随着量刑建议制度在天津市检察机关的全面推行,在实践中出现了采纳率不高、量刑幅度过于宽泛、重视不足等问题,本文基于基层检察机关实践经验,结合量刑指导意见,着重探讨认罪案件的量刑问题,从认罪的概念界定、认罪程度与从宽幅度的关系、从宽量刑建议的采纳、理论与制度发展四个方面层层递进,以优化量刑建议制度,增强该制度的指导意义,以助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的行使,为公诉部门实际工作提供指导,为完善相关法律
摘 要 家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它对青少年的道德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用家庭教育这个视角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当代至关重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当代家庭教育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迫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加强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克服家庭教育的不足,努力改善教育方法,提升教育效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型人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娱乐
摘 要 国际货物买卖中的公法标准问题指的是在国际货物买卖中,由于货物要跨越国境,标的物应符合哪个国家关于产品质量、劳工保护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公法的要求问题。但不同的国家在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不同,各国对同一产品的公法标准也各不相同,本文就是以影响国际货物买卖中的公法标准问题的两个代表案例为例,并结合有影响力的学者对公约的评述,论述公约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和各国实践中的发展。  关键词
摘 要 “收受礼金”入刑的争论,是2014年末刑法界的焦点议题。本文依据刑法谦抑性立法原理的理论逻辑,以刑法手段最后性、克制性的思想理念,首先分析了我国公职人员收受礼金的现状与社会危害性,其次分析“收受礼金入刑”是否具有不可避免性,最后,研究如何通过“收受礼金”入刑构建公职人员腐败行为规制的完整体系,论述“收受礼金”入刑能够处理好自身与“受贿罪”及党政纪律之间的关系,形成一套科学完备的反腐败体系,
摘 要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人事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制度规范,但由于事业单位性质各异,制定配套的法规是应有之义。我国古代行政法在人事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足资借鉴。因此,本文认为《条例》配套法规的制定离不开对我国古代行政法的借鉴和扬弃,而我国古代行政法为《条例》配套法规的制定也提供了应有的路径依赖。  关键词 古代 行政法 条例  基金项目:2015年度河北省人
摘 要 国际上,民间文学艺术(Expressions of Folklore)的概念经过UNESCO和WIPO的多年发展已变得越发成熟。在我国,法律并没有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作出任何定义,仅在《著作权法》第六条中提到“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概念。乌苏里船歌一案,暴露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中出现的法律问题。本文结合案例分析、法律实践与立法现状,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提出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 民
摘 要 分层教育理论是学分制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其核心是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实行“因材施教”,本文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生源、学生文化基础、心理素质、认知能力的巨大差异,根据分层教育理论,在进行学情量化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独立学院法学专业教育培养体系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独立学院 法学专业 分层教学  作者简介:杨静,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研究方向:诉讼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摘 要 伴随着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提出、实施、验证,各部门对高校卓越法律人才的探究的相关论述很多,但针对高校卓越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相关论述比较少。大家针对的是对相关文件的解读,而对如何培养并输送卓越法律人才也值得我们思考与探究。本文从何为卓越法学人才着手,立足教育部下发的文件,探析卓越法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而构建卓越法学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培养出更多的卓越法学人才,进而为我国推进依法治
摘 要 本文在分析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中内容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本学院党员培养教育项目“党员示范岗”多年的工作实践,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创新的四个“相结合”:即队伍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结合,提供党员培养教育的组织保证;传统形式与现代载体相结合,拓展党员培养教育阵地;组织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创新党员培养教育机制;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增强党员培养教育效果。  关键词 大学生党员 党员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