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板块三串”教学法是近年来颇受好评的一种教学方法,由于其打破原有教学的模块设计,将教学、巩固、反馈三个阶段整合成一个整体,实现无缝对接,从而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而这正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所难以企及的。因此,加强板块三串教学法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针对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弊病与不足,教学法改革蔚然成风,在这其中,板块三串教学法由于在原有教学法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教学、巩固和反馈三大环节融会贯通,将整个教学过程一体化的同时,又能够在保证教学进度的前提下,重点加强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有效教学反馈设计,获得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致好评。因此,研究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应用板块三串教学法,具有积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本文就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运用板块三串教学法化解上述诸项问题进行论证,以供参考。
一、数学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基础性学科,是学生学习掌握相关理工科知识的基础所在。然而,由于数学教学具有逻辑性强、抽象要求高的特点,学生在学习时难免产生枯燥懈怠的问题,如何化解学生的学习困境,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摆在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这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难以保持长久的注意力
由于数学学科自身的逻辑性、推理性较强,要求要有严谨的论证步骤,同时各知识点之间的积累传导作用明显,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需要长时间地保持注意力,跟进教师的讲解内容,及时消化,定期巩固。然而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难以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集中听讲,一旦学生学习脱节,则对后续的学习将造成影响。
2. 学生的学习进度不一
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各有不同,而数学的知识点又有着相互关联的关系,往往一个知识点掌握不好,将影响接下来的学习质量,从而造成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习进度不一,这就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难题:如果教学进度偏快,则后进生群体跟不上教学进度,学习兴趣随之低落,如果进度偏慢,则影响整体教学。
3. 传统的教学质量反馈方式存疑
学生学习掌握情况如何,教师往往是采用课堂提问及定期测试的方式收集反馈信息,然而两种方式各有不足:提问的方式采集的反馈信息量有限,不足以反映整个班级群体的学习情况,而测试虽然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却是一种周期性的方式,不能够即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板块三串教学法的优点与设计应用
“板块三串教学法”,将教学、巩固、反馈三个阶段整合成一个整体,做到以分解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以适当的课堂学生活动组织形式激活教学氛围、以灵活的反馈方式帮助学生随时答疑解惑,即时消化所学知识。通过这一教学法的实施,能够有效地化解上述教学问题,提升教学质量。
1. 问题串设计
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例,过去在讲授这一知识点时往往直接将平等四面形的面积公式直接告诉学生,然而可以尝试在课堂上采用问题串的形式让学生自行推导:
(1)让学生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形状,自行求面积。(学生有的试图从角度,有的试图用拼接,也有学生量长度,这一步骤用于调动积极性)
(2)采用多媒体技术,演示变化中的平行四边形,图形一组对边延长,另一组对边和角度不变,让学生自行体会四面形的面积与底有关;然后再演示各边长不变的情况下,两组相邻夹角变化的图形,让学生体会到面积与夹角相关。最后再导出公式。(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整个过程采用问题引导,既吸引学生进行思考,又让学生通过思考自行得出结论,强化记忆,从而能够较好地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最大限度地确保班级学生的学习进度一致。
2. 巩固串设计
教学串与巩固串不应泾渭分明,而应当穿插进行,每当教师完成一个知识点教学后,应当立即进入巩固串,如例题、讨论、推导、举例说明等,即活跃课堂氛围,加强师生互动,又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弥补各自的不足之处。巩固串不应单独存在,而应当成为教学与反馈两个阶段的中间环节,起承上启下作用,不必强求形式,但要强调时效,为反馈效果检查与教学改进提供帮助。
3. 反馈串设计
前文提到传统的反馈方式各有不足,因此,在板块三串教学设计中,要充分体会“串”字诀,并非将问题、活动和反馈分设为三个阶段,而是通过串联,使其浑然一体。反馈既要注意覆盖面,又要注意即时性,教师可以在活动串过程中,通过小组分设,教师巡回的方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点评指导,这既可扩大面的影响,又可即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小组讨论结束,教师进行总结,并请具有代表性结论的学生上台板书,再次对学生群体进行信息覆盖,并辅以传统的课堂提问和定期测试,确保学生当场听懂、事后记忆、理解到位、应用灵活,从而有效地巩固了学习内容,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近年来,针对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弊病与不足,教学法改革蔚然成风,在这其中,板块三串教学法由于在原有教学法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教学、巩固和反馈三大环节融会贯通,将整个教学过程一体化的同时,又能够在保证教学进度的前提下,重点加强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有效教学反馈设计,获得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致好评。因此,研究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应用板块三串教学法,具有积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本文就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运用板块三串教学法化解上述诸项问题进行论证,以供参考。
一、数学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基础性学科,是学生学习掌握相关理工科知识的基础所在。然而,由于数学教学具有逻辑性强、抽象要求高的特点,学生在学习时难免产生枯燥懈怠的问题,如何化解学生的学习困境,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摆在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这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难以保持长久的注意力
由于数学学科自身的逻辑性、推理性较强,要求要有严谨的论证步骤,同时各知识点之间的积累传导作用明显,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需要长时间地保持注意力,跟进教师的讲解内容,及时消化,定期巩固。然而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难以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集中听讲,一旦学生学习脱节,则对后续的学习将造成影响。
2. 学生的学习进度不一
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各有不同,而数学的知识点又有着相互关联的关系,往往一个知识点掌握不好,将影响接下来的学习质量,从而造成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习进度不一,这就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难题:如果教学进度偏快,则后进生群体跟不上教学进度,学习兴趣随之低落,如果进度偏慢,则影响整体教学。
3. 传统的教学质量反馈方式存疑
学生学习掌握情况如何,教师往往是采用课堂提问及定期测试的方式收集反馈信息,然而两种方式各有不足:提问的方式采集的反馈信息量有限,不足以反映整个班级群体的学习情况,而测试虽然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却是一种周期性的方式,不能够即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板块三串教学法的优点与设计应用
“板块三串教学法”,将教学、巩固、反馈三个阶段整合成一个整体,做到以分解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以适当的课堂学生活动组织形式激活教学氛围、以灵活的反馈方式帮助学生随时答疑解惑,即时消化所学知识。通过这一教学法的实施,能够有效地化解上述教学问题,提升教学质量。
1. 问题串设计
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例,过去在讲授这一知识点时往往直接将平等四面形的面积公式直接告诉学生,然而可以尝试在课堂上采用问题串的形式让学生自行推导:
(1)让学生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形状,自行求面积。(学生有的试图从角度,有的试图用拼接,也有学生量长度,这一步骤用于调动积极性)
(2)采用多媒体技术,演示变化中的平行四边形,图形一组对边延长,另一组对边和角度不变,让学生自行体会四面形的面积与底有关;然后再演示各边长不变的情况下,两组相邻夹角变化的图形,让学生体会到面积与夹角相关。最后再导出公式。(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整个过程采用问题引导,既吸引学生进行思考,又让学生通过思考自行得出结论,强化记忆,从而能够较好地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最大限度地确保班级学生的学习进度一致。
2. 巩固串设计
教学串与巩固串不应泾渭分明,而应当穿插进行,每当教师完成一个知识点教学后,应当立即进入巩固串,如例题、讨论、推导、举例说明等,即活跃课堂氛围,加强师生互动,又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弥补各自的不足之处。巩固串不应单独存在,而应当成为教学与反馈两个阶段的中间环节,起承上启下作用,不必强求形式,但要强调时效,为反馈效果检查与教学改进提供帮助。
3. 反馈串设计
前文提到传统的反馈方式各有不足,因此,在板块三串教学设计中,要充分体会“串”字诀,并非将问题、活动和反馈分设为三个阶段,而是通过串联,使其浑然一体。反馈既要注意覆盖面,又要注意即时性,教师可以在活动串过程中,通过小组分设,教师巡回的方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点评指导,这既可扩大面的影响,又可即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小组讨论结束,教师进行总结,并请具有代表性结论的学生上台板书,再次对学生群体进行信息覆盖,并辅以传统的课堂提问和定期测试,确保学生当场听懂、事后记忆、理解到位、应用灵活,从而有效地巩固了学习内容,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