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三串”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scuc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板块三串”教学法是近年来颇受好评的一种教学方法,由于其打破原有教学的模块设计,将教学、巩固、反馈三个阶段整合成一个整体,实现无缝对接,从而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而这正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所难以企及的。因此,加强板块三串教学法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针对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弊病与不足,教学法改革蔚然成风,在这其中,板块三串教学法由于在原有教学法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教学、巩固和反馈三大环节融会贯通,将整个教学过程一体化的同时,又能够在保证教学进度的前提下,重点加强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有效教学反馈设计,获得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致好评。因此,研究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应用板块三串教学法,具有积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本文就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运用板块三串教学法化解上述诸项问题进行论证,以供参考。
  一、数学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基础性学科,是学生学习掌握相关理工科知识的基础所在。然而,由于数学教学具有逻辑性强、抽象要求高的特点,学生在学习时难免产生枯燥懈怠的问题,如何化解学生的学习困境,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摆在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这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难以保持长久的注意力
  由于数学学科自身的逻辑性、推理性较强,要求要有严谨的论证步骤,同时各知识点之间的积累传导作用明显,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需要长时间地保持注意力,跟进教师的讲解内容,及时消化,定期巩固。然而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难以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集中听讲,一旦学生学习脱节,则对后续的学习将造成影响。
  2. 学生的学习进度不一
  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各有不同,而数学的知识点又有着相互关联的关系,往往一个知识点掌握不好,将影响接下来的学习质量,从而造成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习进度不一,这就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难题:如果教学进度偏快,则后进生群体跟不上教学进度,学习兴趣随之低落,如果进度偏慢,则影响整体教学。
  3. 传统的教学质量反馈方式存疑
  学生学习掌握情况如何,教师往往是采用课堂提问及定期测试的方式收集反馈信息,然而两种方式各有不足:提问的方式采集的反馈信息量有限,不足以反映整个班级群体的学习情况,而测试虽然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却是一种周期性的方式,不能够即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板块三串教学法的优点与设计应用
  “板块三串教学法”,将教学、巩固、反馈三个阶段整合成一个整体,做到以分解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以适当的课堂学生活动组织形式激活教学氛围、以灵活的反馈方式帮助学生随时答疑解惑,即时消化所学知识。通过这一教学法的实施,能够有效地化解上述教学问题,提升教学质量。
  1. 问题串设计
  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例,过去在讲授这一知识点时往往直接将平等四面形的面积公式直接告诉学生,然而可以尝试在课堂上采用问题串的形式让学生自行推导:
  (1)让学生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形状,自行求面积。(学生有的试图从角度,有的试图用拼接,也有学生量长度,这一步骤用于调动积极性)
  (2)采用多媒体技术,演示变化中的平行四边形,图形一组对边延长,另一组对边和角度不变,让学生自行体会四面形的面积与底有关;然后再演示各边长不变的情况下,两组相邻夹角变化的图形,让学生体会到面积与夹角相关。最后再导出公式。(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整个过程采用问题引导,既吸引学生进行思考,又让学生通过思考自行得出结论,强化记忆,从而能够较好地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最大限度地确保班级学生的学习进度一致。
  2. 巩固串设计
  教学串与巩固串不应泾渭分明,而应当穿插进行,每当教师完成一个知识点教学后,应当立即进入巩固串,如例题、讨论、推导、举例说明等,即活跃课堂氛围,加强师生互动,又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弥补各自的不足之处。巩固串不应单独存在,而应当成为教学与反馈两个阶段的中间环节,起承上启下作用,不必强求形式,但要强调时效,为反馈效果检查与教学改进提供帮助。
  3. 反馈串设计
  前文提到传统的反馈方式各有不足,因此,在板块三串教学设计中,要充分体会“串”字诀,并非将问题、活动和反馈分设为三个阶段,而是通过串联,使其浑然一体。反馈既要注意覆盖面,又要注意即时性,教师可以在活动串过程中,通过小组分设,教师巡回的方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点评指导,这既可扩大面的影响,又可即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小组讨论结束,教师进行总结,并请具有代表性结论的学生上台板书,再次对学生群体进行信息覆盖,并辅以传统的课堂提问和定期测试,确保学生当场听懂、事后记忆、理解到位、应用灵活,从而有效地巩固了学习内容,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其他文献
在传统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遵循着“单词—词组—句型—课文”逐一讲解的教学模式,形式单一、氛围枯燥,很难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不仅无法提高阅读能力,甚至还会讨厌上英语课。怎样改变英语阅读教学的这种困境?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教学气氛,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呢?在教学研究实践中,我尝试将生活化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带入课堂,从教学语言生活化、教学过程生活化、作业生活化三方面把
年轻艺术家李然(1983年生)擅于滔滔不绝的描述自己艺术创作中的每一个方面,这并不令人惊讶——最近两年.李然在视频创作中愈发依赖于语言和文本的对照。他使用建筑语言描述自己的
几何画板是一个功能强大、操作简便的教学软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几何画板,能够有效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交互性,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知能力,使初中数学知识更加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一、巧用几何画板,展现函数知识的直观性  函数的教学如果单纯地采用公式和数字的教学模式,往往难以直观地展现函数知识的本质。所以,在函数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几何画板能够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1. 巧用几何画板,展现函数内涵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间的互动是基于活动方式进行的,如问答活动、小组交流活动、小组活动等。新课程背景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活动教学,以活动为课堂的基本形式,在活动中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互动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其知识构建和技能培养。  一、以情境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以活动式教学组织课堂,通过情境活动来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让学生在
书面表达是独抒性灵、展现自我的过程,书面表达教学的本质,不再是简单地讲授写法,而是对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进行培养,它应该集知识性、人文性、创造性于一体。然而,我们许多教师的书面表达教学方法凝固化、程式化,在教学时,忽视对智能目标、情意目标和价值观的落实,导致学生产生厌烦、压抑、畏难的情绪,于是“摊开稿纸一筹莫展,动起笔来才思枯干,扔出笔去干脆不干”。所以要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在考虑学生的智力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初中数学的教学方法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老师更加注重案例教学与课本上教学内容的结合,案例教学能够直接将数学原理展现给学生,进而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开拓思路,深入认识数学这门学科的本质。所以,在初中数学的具体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在符合教学要求的前提下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案例,将数学知识体系中的重点更高效具体地传授给学生,以便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提高其语言应用能力。这就决定了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农村学校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着的突出问题是许多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不高,有人甚至不愿意学英语,造成学困生的比例很大。学习成绩太差,使得他们没有足够的信心把自己的思想用英语表达出来。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提高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以及开口说英语的能力
“碧山计划”作为一个乡建计划,筹款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我们现有的资源来讲。只好通过艺术活动解决问题。2011年之所以会策划成都双年展,是因为“碧山丰年祭”可以变成展览的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明代学者陈献章认为:“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设疑对于学习是相当重要的。美国教育家斯蒂文斯的研究表明在教学中大约80%的课堂谈话时间用于提问和回答问题,因此,提高课堂提问的质量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成效具有重要意义。那么,语文教学中教师提什么样的问题,用什么样的方式提出问题,才能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一、问题设计要注意的问题  1.围绕教学重点提出问题
探究式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是探究式课堂的主要引领者,教师的探究行为直接作用于探究式课堂的教学效益。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个性差异,采用科学有效的探究式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笔者结合多年苏科版初中数学教学经验,从初中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内涵和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特点着手,对初中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方法做了简单介绍。  一、初中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