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lahad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是一门通晓古今,纵横中外,包罗万象的综合性学科,尤其是与语文、等学科联系密切。如果能有机地将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方法恰当地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去,既能活跃课堂气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思维空间,提高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文章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点在历史教学中渗透语文学科的教学方法。
  一、讲述历史小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知识涉及到许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也涉及到许多历史人物的故事。讲课时可在适当时给学生讲述一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学习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时,首先提问:“你知道今天的这个世界是怎样产生的?人类是怎样起源的?”早在远古以前,就有人思考这样的问题,留下了许多优美的神话传说,在中国有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的传说,西方也有亚当和夏娃的传说。教师通过讲述这些优美的神话传说,激发了学生对宇宙产生和人类起源的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这样有机引入到下面的学习之中,激发了学生探究真实历史的兴趣。
  二、在诗歌中感悟历史
  诗为心声,歌以咏志。诗歌是来自人的心灵深处的声音,是人类感情的自然流露。吟诵诗歌好象是语文教学中的专利。而诗,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任何时侯都与教育同在。在历史教学中,如果以诗歌为媒介,能使学生和古人产生思想上的强烈共鸣。
  如在介绍红军长征的壮举时,引用毛泽东《七律·长征》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山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诗中不但形象地概括了长征的经过:翻过五岭,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的重围;强渡大渡河,飞夺卢定桥,爬过高耸入云的雪山,走过杳无人烟的草地,最后到达陕北,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这些诗歌,如缕缕轻风,吹进学生的心扉,潜移默化地作用于他们的灵魂塑造和社会行为。吟诵诗歌使历史教学处于和谐之中,给学生以艺术享受,并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
  三、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功,而在历史教学中,这些同样重要。一些历史时间、地点等必须死记硬背,但学习历史并非单纯记忆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分析归纳历史事件的能力。授人以鱼,不若授之以渔。如:怎样分析、概括、评价历史事件?这是学生必须学会和掌握的能力。在讲到“隋朝大运河”时,教师先提出问题: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概况怎样?有何影响?在讲目的时,有学生提出隋炀帝为了到扬州看琼花而开通了大运河。通过分析就自然得到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再举唐朝诗人皮日休《汴河怀古》的诗句:“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它反映了大运河开通的功利,突出了它的积极影响。而另一位唐诗人李敬方又出一论:“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汴河直进船》),认为开河之功与过相抵。师生通过对这三种观点的比较分析,得出了一致的结论:这三个观点都对;但前两种都不够全面,后一种则比较客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正确的评价应为大运河的开通有利有弊,总体上讲应是利大于弊,它弊在一时,功在千秋万代。这样,不仅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能力,更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四、用文学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讲授历史
  教师传道受业解惑的主要途径是“言传身教”。历史课堂中教师语言要求“准”“精”,然而这并不是说历史课堂语言不需要文采,相反,准确而生动的语言使人产生美感,它是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火种。我们听优秀教师讲课,有人简练有力,有人委婉动情,有人幽默风趣……腔调虽然各不相同,特点虽然各有所长,而表情达意都有一套功夫,可以说,历史课堂语言的表达艺术往往是一位历史教师是否优秀的首要标志,反过来说,有的教师学问虽渊博,满腹经纶,学贯中西,由于语言表达能力不高明,课堂上词不达意,言不传情,因而教学效果不好,大有人在。
  所以,作为优秀的历史教师,我们不防用富于文学感染力的语言来讲课,根据内容的不同而随时调节,不断变化,务使声音跌宕起伏,疾徐有间,语调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当我们讲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革命斗争,不妨激昂慷慨,铿锵有力;讲奸佞当道,百姓受苦,不妨音律低沉凝重,如闻唏嘘之声;叙述一段生动曲折的过程,要打出节拍来,主音、重音、符号、休止符号要巧做安排,至于重要的概念,千古警句的介绍,可以一字一句地吐出来。总之,用富有文学感染力的语言讲授历史会别有洞天。
  五、历史课堂要有一定的情感色彩
  不妨让我们的历史课堂饱含激情,让我们可以听得见几千年前陈胜在大泽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振臂高呼;看得见万里之外法国马赛人民高唱着进行曲开赴前线的壮丽画面;而历史上一些优秀人物的嘉言懿行,革命志士的思想品德更需要通过教师富有感情的语言来触动心弦,感染学生,从而不仅让学生从理智上,而且从感情上分清敌友,学会爱与恨,这样历史课才能真正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所以,历史课堂上的情感色彩是很值得我们重视的。
  每一个事件并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与其他事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历史学科也不是孤立地存在,它与其他学科有着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加强历史同语文之间的横向联系,使知识互相迁移,适当渗透,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有利于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和巩固语文学科的知识、技能。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范水镇中心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三角变换方法灵活,造成学生掌握困难,本文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变换方法.三角式结构一般是由角、三角函数名以及运算组成,在化简、求值、证明过程中实质就是从一种结构
摘 要:教学管理是高中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中工作,要真正做好高中教学工作,就要高度重视高中教学管理。教学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为教学提供了服务和后勤的保障,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水平发挥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教学管理直接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因此,教学管理要真正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对整个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管理制度  教学管理主要是围绕教学这个中心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在
十年前在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以后 ,我们党把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最终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从而结束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模糊性。今天之所以重新提出社会
多媒体技术的优越性已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来,它能够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但是,我们在教学中大力推行多媒体的同时,应充分认识到它在整个教学中的辅助地位。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传统教学领域中的辅助教学更加具体和完善,它在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在《机械基础》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更显示出了它在辅助教学上的优越性。  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传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对“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江泽民进行了深入思考和不懈探索,先后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科学论断,进一步丰富和发
摘 要:随着人类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教育事业也倍受人们的关注。如何让我们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紧跟时代的步伐,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引领学生实现积极向上、轻松愉悦、富于激情的数学课堂学习,让高中数学课堂真正的活跃起来,从而来提高课堂效率呢?我们教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课堂学习氛围;精心做好教学设计,让教材回归现实生活;适时、科学的利用评价手
在高中物理中有许多模型,平抛运动与斜面结合便是一个重要的二类典型模型.求解此类问题的关键是:一要利用矢量分解的知识把末速度与位移正交分解,从而建立起各个物理量之间的
摘 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工作就在计划经济年代的企业管理体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上世纪末至今,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企业所处经营环境的变化,使得企业经营管理等诸多环节产生了一定的改革与调整,作为提高企业干部职工凝聚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是如此,在全新的市场环境下不断调整与改革。笔者在大型能源企业政工岗位就职多年,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就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不足之处
英语语言能力主要包括听、说、读、写、译五项能力。其中阅读能力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从《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可以看到,它把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最重要的能力,同时指出,“在目前情况下,阅读能力仍然是大部分大学生今后工作所需的主要技能,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始终注意阅读能力的培养。”同时,从各种英语考试的题型上来看,阅读理解题型所占的分值比例也是最高。因此,在现今乃至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的英语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