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回声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liu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必须在琐事中练习
  对生活的热爱
  夜色柔顺
  像是一种抚摸
  如你所見女人依旧
  在男人身上种植寂寞
  直到雨停了
  万物又回到失语的困境
  只有老人在孩子眼里
  看见一种通透,还是日子实在
  读书写字盖房耕地
  都会有收成
其他文献
近年来,乡野处处,香火鼎盛,庵寺一水的簇新,现代气息浓厚,难觅古踪朴影。  普济庵,野花一样寂寞地开,无声地落,保存至今,已然失却初始意,唯有古树几棵,瘦竹几茎,一枕清波,伴日夜晨昏;一路风吟,过春夏秋冬。  去村五六里,普济庵像酣睡的婴儿,在水田的怀抱里,寂寞经年。野旷天低,阡陌纵横,一条常年缓流的小河,一只环飞四周的麻雀,一个比古庵还寂寞的我,三一成线,光影如幻,将普济古庵映照得静谧如初。  
一位旅行家有次受旅游局邀请到法国各大酒庄参观、学习。旅行家十分欣喜,唯担心一点:自己不胜酒力,若品酒时喝一杯两杯就倒,岂不丢人?可他的顾虑完全多余,甚至,他在酒庄品酒时一直创造着“千杯不倒”的奇迹。  原来,在各酒庄,每位调酒师在给旅行家倒酒的同时,也给他递上了一个比酒杯稍大的容器。调酒师指着容器告诉旅行家:“你不用每杯都饮尽,你愿意咽下就咽,不愿意咽下就过一下嘴,不必让酒强留在胃里。而你品尝后吐
米歇尔·魏杜克时常会回忆起63年前那个难忘的情景:魏杜克14岁生日,也是他期中考试得了全班第一的日子,母亲奖励了他10比利时法郎。他拿着钱走进了位于布鲁塞尔老城玛德莱纳街的一家旧书店。这家书店专卖有关家谱、纹章和历史典故的古籍,客人也都来自上流社会。他刚走进书店,经理就迎了上来,亲切地询问:“孩子,你需要哪类书籍?”魏杜克指着橱窗里一套四本带插图的羊皮精装图书说:“我只有10比利时法郎,不知道能不
捷克斯洛伐克籍作家米兰·昆德拉写过一本书,名叫《笑忘录》,书中有几个有意思的情节:  有一对母子,儿子名叫卡莱尔,他们家里有一个果园,里面种了很多梨树。有一年八月,果园里的梨子快要成熟了。母亲事先邀请了一个药剂师朋友,让他过一段时间到果园里采摘梨子。可是突然有一天夜里,周邊大国的坦克侵入了他们的国家。战争是如此令人震惊和恐慌,以至于很多人都顾不上想其他事情。偏偏这个时候,母亲心生抱怨,说药剂师居然
你喜欢拥抱吗?  说不上为什么,我很期待拥抱,尤其是在人们必须时时保持距离的2021年。拥抱既是给予,又是接纳,可以让疙瘩一下子化开,让互动变得更加柔软。  在这不断变化的世界里,又有哪些事、哪些时刻是藏在一个拥抱里的呢?  或许是给闺蜜过生日时,一起催促她许愿,给她拍下美照后一起环绕抱住的笑容;或许是在厨房帮妈妈系围裙时,低头看到她头上的白发时顺手抱住的酸楚;又或许是恋人之间的细水长流,工作后回
1  我刚来新學校时,一切都不太顺利:每晚八点准时锁门的食堂和关闭整改的小吃街,忙碌的我们常常来不及吃饭;冬天,冒着冰雨穿过大半个学校走到澡堂,回宿舍的路上,刚洗好的头发就结了一层薄薄的冰霜;宿舍楼紧紧挨着立交桥,嘈杂声不绝于耳。开学第一天,上铺俏皮地说:“从风水上来讲,大桥压顶,把我们的运势都给压住了。”我们竟都鬼使神差地点了点头;男女混用的洗衣机、价格昂贵的小卖部……习惯了故乡的青山秀水,合肥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作为中国传统的十大名花之一,桂花是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的观赏性和实用性兼备的优良园林树种,桂花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堪称一绝。尤其是仲秋时节,桂丛怒放,夜静月圆之时,家人团聚,把酒赏花,暗香扑鼻,令人神清气爽。  现代人用口香糖保持口气清新,那么古代人口腔清洁不彻底,或者肠胃消化不良,有口气怎么办?对于现代人来说,桂花在很多时候被拿来制作各种糕点,而在中药记载里,它性
卞之琳的小诗《断章》,诗极短,却极蕴藉。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记得在一次语文课上,老师让大家就《断章》一诗展开想象,写一篇文章。当时,我写了亲情的守望,大致是说自己一路走,一路风景,总有亲情在一窗暖光中殷殷地守望;明月千里相照,月光溶溶装饰了你的窗,而你不知多少次入了故乡亲人的梦。至今仍记得语文老师的点评,他显然并不认
满头银发而精神矍铄的王其亨教授坐在办公桌前一言不发,出神地盯着显示屏,眉头拧成了疙瘩。许久,他才将所有的无奈化为一声奋起的叹息,重新埋头整理起研究资料来。原来,在阿塞拜疆第4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韩国新儒学书院”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然而,书院起源于我国唐朝,16世纪才传入朝鲜半岛,韩国书院与中国书院有着密切的渊源,却领先于我们入选。这岂能不让人为此大为恼火?  1964年,王
1890年的一天,62岁的大文豪托尔斯泰参加了一个酒会。期间,一位名叫费特的诗人端着满满一杯酒走到托尔斯泰面前,说:“大家都知道您很能干,写出了《战争与和平》等多部名著,可您除了写小说之外,还能干些什么?比如,您能亲手为我制作一双皮靴吗?如果您答应这件事,就将这杯酒喝下去吧!”  在场者都觉得费特的这一玩笑开得有点儿过头了,纷纷指责他,不该如此无礼。而托尔斯泰却接过了费特的那杯酒一饮而尽,然后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