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民营书业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u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你想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出版业,北京京丰宾馆的图书订货会是一定要去的。这个仍然被业界习惯性冠之以“二渠道”的图书订货会肯定是不完整的,甚至为人所不屑,但它的确是一种鲜活的存在,一股力量的昭示,一个让人不得不直面的事实。
  
  乐观●悲观
  
   “不仅仅是平分秋色,我们民营书业在许多方面的市场表现已经超过了主渠道。”一个图书文化公司的老总不无自豪地告诉笔者。你能在与所有的民营书业从业者的交流中体会到这份自豪。的确,有太多记忆值得民营书业骄傲:“总发权”“连锁权”的取得,业外、境外资本的频频接触,一本本民营公司策划的畅销书、获奖书的问世,民营书业似乎真的以自己的力量甩掉了“二渠道”的帽子。穿梭在京丰宾馆熙熙攘攘的人流中,眼前浮掠着五光十色的书影,你不能不产生一种敬畏,敬畏这股从体制的夹缝中生长,喷薄而出的力量。
   出版社现如今也放下了架子,开始频频现身民营图书订货会,许多出版社更是高调参展,展区大、品种多,显然是有备而来。据悉,在有些出版社“二渠道”已经占据了图书批销的一半以上,这还不包括与民营公司合作出版的图书。不仅发行部的人坐不住了,编辑室的编辑们也开始出入在各个展房之间。
   然而,悲观的情绪也正在人流中传递着,变成一种气氛氲罩会场。面对混乱的市场秩序,每一个人都显得那么的无助:今年的会展催着前年的账单。零售商拖欠批发商、批发商拖欠出版商、出版商拖欠作者、印厂和纸厂……没有人知道到底谁在赚钱,也没有人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办?无助的结果便是失望。更有甚者已经完全依靠拖欠占用货款来周转资金,书商们在尝尽拖欠之苦的同时却还在“津津乐道”地交流着如何让占用货款的“心得”。诚然,货款拖欠是存在于所有商品流通领域的“顽疾”,但是当它成为整个书刊发行业的“心腹之患”的时候,我们面临不仅是资金的危机,更是“信用”的危机,是整个市场生态和生存环境的恶化。
   悲观的不仅仅是资金流的“断裂”,在“出版”这个带着浓郁文化气息甚至承担着道德宣化使命的行业,“诚信”似乎比其他行业丧失得更加彻底,表现在流通上是货款的恶意拖欠,表现在图书的选题上是恶意“跟风”。“跟风”的确是消减创意成本、规避创新风险的一条“捷径”,悲观的情绪似乎进一步磨灭了人们“原创”的热情,助长了投机的本能。综观当前民营图书订货会,图书选题的跟风已经到了令人不可容忍的地步。书名的排列组合,书商们乐此不疲地玩着无聊的文字游戏,极尽能事。一边是对原著者劳动的剽窃,另一边是对作者的欺骗诱导。如果说这些“跟风”能真的做好品牌衍生和选题开发也罢,可真实的情况是,读者一次又一次看到的是雷同的内容、随意的拼凑、低劣的编校,令人失望至极。
   “难道真的没人管了吗?”一位民营图书文化公司的老总手中拿着一本畅销书,情绪激动地对笔者说到。这本享誉全球的《财富第五波》来到中国获得畅销的同时,在很短的时间里出现了4种不同的版本,其中有的是直接盗印,有的是连书号都没有的盗版,有的则是正式出版的同名“伪书”。“难道真的没人管了吗?”这声叹息透露出多少出版者受到侵害时的无助、面对现实的无奈。在这样畸形市场环境中,“原创”与“引进”得不到市场法则的奖励,“叫好不叫座”,销蚀的不仅仅是原创的动力、文化的使命,当“优胜劣汰”这个市场进化的“天则”也不再灵验时,这个市场是多么危险。
  
  生存●发展
  
   民营发行业已经进入“微利时代”,这是许多人在会场中能明显感受到的一点共识,实际情况似乎也印证了这个观点。然而,我却愿意相信这只是一个“伪命题”。一个市场进入“微利”的阶段,说明这个市场已经进入了成熟期,也就是说这个市场不能够再容下新的进入者,而剩下的任何人也不可能再赚钱。而我们的书刊发行业呢?恰恰相反,中国的书刊发行业的现状是尚处于市场化的进程中,或者说尚未市场化,“成熟期”更无从谈起。当前的“微利”只是相对于市场化初期短暂的“暴利”而言,“微利时代”为时尚早。
   当前民营书业“无利可图”的根源恰恰在于市场的不成熟。在一个不成熟的市场,一切怪现象都出来了,于是有了如前所述“恶意拖欠”、“恶意跟风”等那些令人沮丧的局面。这就是民营书业很难做大的重要原因。年年去京丰,以老面孔居多,不少鼎鼎有名曾经策划出经典案例的公司依然停留在作坊生产的规模,而跑房间的行商们也依旧是一派小商贩的作风。书业是天生的分散行业,进入所需资金较少,门槛低,因而在书业中确实存在着很多小商贩,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通常小书商寻求的是短期利益,仅为谋求生存。市场化初期新从业者的盲目进入是一个普遍规律,而这也导致了竞争加剧以及各种扰乱市场秩序的短期行为。还有一类人就是“特价书”渠道商,从今年的情况看,特价书的批销商有增无减。“特价书”如同毒瘤一般侵蚀着中国的出版业,它引发的不仅仅是各级图书发行渠道之间的秩序混乱,更是全社会对图书价格的信用危机。当然也有素质高的,尤其是在社科书领域,有一批可以堪称文化精英的人士在开垦和守护着他们的精神家园,也取得了一些不小的成功,但大多因缺乏必要的商业精神而裹足不前。“我们这个行业缺乏榜样。”这是笔者在会场上听到的一句感慨,的确深刻地揭示了民营书业的现状。
   一个和谐有序的市场离不开完善健全的政府产业政策。“入世”解决的只是市场准入的问题,无论是在贷款、融资还是在财税政策上,“公平竞争”这个市场的基本问题尚未解决。中国民营书业基本上是靠自筹资金、滚动发展,但由于资金流和融资渠道的不畅,只靠自有资金发展,严重阻碍了民营书业的发展水平和速度。如果说中国民营书业是在体制的夹缝中生长出的嫩芽,“根不牢、干不壮、叶不茂”,那么政府的政策扶植就必将如同阳光雨露一般,助势中国民营书业的迅猛发展。
其他文献
《全国新书日》2009年3月荐书榜
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情况:向朋友抱怨和伴侣之间的问题,但他们却觉得没什么好担心的?又或者你觉得朋友的新对象完全不适合,但他俩感情却越来越好?   心理学家发现有两种衡量方法会影响我们如何开始及经营一段关系。   一个方法是衡量我们对第一印象和合适度早期信号的重视程度,另一个则评估我们成功处理感情问题的几率有多高,二者都被称为关系中的内隐理论(因为人们不常谈论)。人们潜意识里多多少少都认为自己相信
民国大师侧影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充满着动荡和苦难,也充满着变革和奋争。就思想界、学术界而言,那是一个新学和旧学碰撞,中学和西学融汇的混沌时代,也是一个大师辈出、群星辉耀的璀璨时代。  本刊从近来出版的图书中,锁定的这14位大师,多是就职于校园里的教授,可以说,他们是那个星群里的最闪亮的“明星”。在他们的身上,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传统士人的言行操守,也能迎面感受到现代知识分子的理想信念;他们接续
1980年年初,尚未开春,寒气很重。25岁的青年女工黄晓菊独自来到北京郊区的小汤山疗养院疗养,她的关节炎又犯了。关节炎已折磨她多年,使她步履维艰。这是最为厉害的一次发作,她几乎不能行走,膝盖、踝关节全是肿的,深入骨髓的疼痛令她的心情更为抑郁。  与此同时,21岁的大二学生潘也在苦闷中度日。几个月前,潘喝下浓缩来苏水自杀,被抢救过来,重新回到这“悲惨的世界上”。  1980年,北京各高校学生直接竞选
来自70个国家和地区的摄影师们,将镜头对准海洋、湖泊和河流中的野生动物,让世人看到自然环境下它们的生存状态。  2020年度水下摄影大奖共收到5500多幅水下摄影作品,按照13个类别分组。这些是部分获奖作品。格利格·勒库的这幅作品:“被冰冻的移动家园”使他荣登2020年水下摄影师总冠军宝座。作品显示南极一个冰山下的海豹英国德文郡的尼克·摩尔赢得本年度英国组冠军。他在印度尼西亚拍摄了这幅照片“蓝子鱼
在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成功翱翔太空的两年后,又有两位航天员乘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飞上太空,三年之后又有三位航天员乘神舟七号飞船进入太空并有一人实现太空行走。  本书以我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为主线,全面介绍了相关知识和最新进展。  本文系该书前言。    “神箭”腾飞,“神舟”远航。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从单人升空遨游,到双人五天联袂飞行,再到三人上天一人出舱太空行走,不断取得突
《千古中医故事》是《百家讲坛》于5月中旬推出的大型系列节目。该节目由百家讲坛5位当红主讲人孙立群、王立群、郝万山、纪连海、钱文忠首度联袂推出。节目播出后,观众反响热烈。据《百家讲坛》栏目组的一位编导说:“《千古中医故事》是《百家讲坛》开播以来观众拨打电话最多的节目。”  图书版《千古中医故事》是在《百家讲坛》节目基础上经由各位主讲人再次润笔修订后推出的。孙立群主讲的扁鹊篇详细解说了扁鹊的生平事迹、
一提起《谁动了我的奶酪?》,读者一定都会记得书中那四个可爱的主人公——生活在一个迷宫里的两只小老鼠和两个小矮人——以及它们面对失去奶酷时所呈现出的不同的人生经历。他们中有的勇敢地面对生活的骤变与挑战,有的却无法冲破故有思想的藩篱,彷徨张望、不知所措。“奶酪”自然是个比喻,代表我们生命中的任何最想得到的东西,它可能是一份工作,也可能是金钱、爱情、幸福、健康或心灵的安宁等等。此书出版时恰逢我国如火如荼
《井冈山》一书以恢宏的气势、纵横捭阖的手笔、起伏跌宕的故事情节,艺术、完整地展示了从南昌起义到建立第一个革命根据地这段在中国革命史上光照千秋的历史。  该书在再现80年前那段血与火的斗争时,既真实地反映了历史,又不简单机械地复制历史;既讴歌了共产党人为追求革命理想的献身精神,又不是僵硬的教科书式的说教。它按照历史发展的线索,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通过一个个尖锐矛盾的解决和戏剧冲突的展开,刻画出一群鲜
与近10年前出现的那本与此基调相似的《中国可以说不》相比,《中国不高兴》看上去多了些观点、概念的归纳,也有些思想问题的探讨,甚至多了些文艺评论,而那种愤怒暴躁则依然如故,还有些更上一层楼的味道。  《中国不高兴》,就其思路而言,是要让中国以民族主义为矛,以产业调整为盾,打碎旧秩序,建立中国崛起之后的新世界。将一个国家的发展目标寄希望于“不高兴”后的反弹,是此书用力甚勤之处。然而,积蓄民族主义斗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