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专业课中“示范法”的研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zheng_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赣榆县职业教育中心 江苏 赣榆 222100)
  
  美术课中的示范是教师面向学生配合讲解以直观性地“作画、制作表演、或将模型、实物、范画等教具展示给学生看,使学生通过直观形象获得知识和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美术教师示范历来是美术学科教学的主要特点,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而在如今的美术课堂里,我们已很少看到或听到有关美术老师自身基本功的展示:如漂亮整洁的板书、教师示范作画、教师作品欣赏等。老师们总是要避开美术的技法、技能而畅谈,美其名曰为新课程改革,并且认为谈技法、技能、示范作画等传统教法,应该全盘摒弃。
  美术课课堂教学示范不同于其它学科,它注重实践,要求教师有扎实的基本功。在平时的课堂教学示范中,教师首先要熟悉教材,吃透教学内容。其次,认真备好课,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示范“成竹在胸”。在进行教学时,对不同学生的智力水平、认知能力也应有一定了解,并注意讲解的速度、方法等,才能使课堂教学示范“因材施教”。教师示范时要注意准确、规范,并使全班同学看清楚演示的对象,要做好示范,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和审美能力。最后,过早过多的示范却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降低教学效果。教学上提倡“精讲多练”,示范也要做到精讲演、多练习。
  
  一、 示范的内涵
  
  “示范”包括两个概念,一是“示意”,二是“示范”。“示意”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知识往往是抽象的,它需要有简明的视觉图像来吃不开现知识或说明知识,它的表现形式并非是一幅完整的作品,而是示意图,画“人物”,老师需要手绘出人物动态变化的规律。 “示范”在教学中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属于“生成性”教学方法。因为,一堂课里是否需要示范由教师自己掌握,示范什么?什么时候示范?示范到什到程度?均由教师掌控。由此可见“示范”是动态的,是因教师而异的。
  
  二、 示范的方法
  
  (一)要按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按部就班,正确示范。如以画轮廓线为例:一幅画开始画,画准轮廓是关键,是最基本的知识。但要画好却不容易,即使在这方面有一定专业经验的人,也往往会出差错。作为高中美术班学生,美术基础知识还不扎实,要画准轮廓线很不容易。不作示范或少作示范,学生便会乱画一通,达不到教学要求;即使教师讲得最多,效果也不理想。尽管教师绘有步骤图,但学生实践经验少,没有亲眼看到教师是如何画出来的,感觉会很陌生。要靠学生自己去摸索,费时且效果差。而教师示范,每一步都讲解清楚,示范正确,学生易懂易学会。
  (二)学生掌握技能较难,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突破技能教学的难点,在技能获得的重要环节抓紧抓好示范辅导,应重视练习时间的个别辅导,尽可能使每一次作业达到练习要求,以提高技能辅导的效率推动作业质量的提高,我认为一次作业至少要进行二次面向全体学生的巡视辅导。(1)整体示范辅导,作业开始的3~5分钟内。每次作业总有学生在构思构图等问题上做得不妥,这类学生的练习若不予以及时纠正,则后面的大量练习时间即便很认真也是失败成定局。作业开始,教师快速巡视一遍,画面布局不当之类的问题及时纠正掉,为全体学生的作业可能达到成功创设一个好起点。(2)局部示范辅导,续第一次后至完成的较长时间内,主要是观察分析学生对教学重点难点的掌握运用情况,以及个性创造性能力的发挥情况,据学生的知识能力起点予以不同辅导,使教学内容中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在这一时间内予以落实。
  (三)各种示范方法交替使用。示范是美术专业中的重要一环,做好示范,事半功倍。例如针对个别同学的个别辅导示范法;针对难点问题的探究式示范,与学生一起研究,突破难点;优化细节的局部示范法,层层深入,突出表现细部结构;在绘画初期和末期较多进行的整体示范比较法,都取得较好效果。
  示范作为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美术知识技能教学的基本手段,它集审美性、直观性、趣味性、创造性和实践性等多项功能于一体。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直观教材和直观手段进行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得到充分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都具有很大意义。作为美术教师,不应遗忘这一极具实效又乐于为学生接受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应予以大力提倡,不断探讨示范教学的各种形式,积极发挥示范教学的价值。
其他文献
富蘭克林小时候,有天在家门口遇到一个扛着一把斧头的男人,男人停下来后和气地说:“小家伙,你好,请问家里有磨刀石吗?”富兰克林回答说有后,男人接着说道:“你真是个善良的孩子,那我可以借你家的磨刀石来磨磨这把斧头吗?”   听了这番赞语,富兰克林说:“当然没问题了。”说完立刻扭转身从家里拿来了磨刀石。   “一看就知道你是个聪明仁义的好孩子,我走一路累得够呛,你能帮我把斧头磨上几分钟吗?”  
(盐城市第一中学 江苏 盐城 224000)    所谓“真情实感”,就是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自然地表达内心对社会、人生、生活的真实感受,使感情的流露给人以真实感、真诚感,而不是附加感、装饰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字的力量来自我们的思想和感情。真情是文章的灵魂,抒写真情实感是一篇作文自成高格的关键因素。但是,综观学生的作文,在抒情方面确实问题不少。或虚情假意,矫揉造作,或机械模仿,情感失真,
构建“生态课堂”是新课程标准下我们追寻的理想的现代课堂。  生态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是生态课堂主体——学生学习、成长生态的建立。为此,激发学生生命活力成为打造新课程标准下的生态课堂的重要课题。    一、使学生成为充满活力的生命有机体,而不是机械的接受容器    生态课堂教学的模式追求的就是这样一种课堂教学环境,即让生命实体在良好的条件下自然地和谐自由地生长发展。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尊重规律,
去年的空中课堂,我宅在家里,结识了一位新伙伴——小斑鸠。   初识初见小斑鸠是一顿午饭时,它来到了我家的空調外机上歇脚。当时,我见它可爱,就喂了它一把米。没想到,这聪慧的小生灵,竟知道天天来我家吃这“免费的午餐”,我也有机会好好观察它。   小斑鸠通体棕灰色,长长的身子呈流线型。尖尖的嘴,小小的头,如黑豆似的眼睛,厚厚的羽毛下还有一双火红的小爪子。小斑鸠的脖子上有一圈棕白色的围脖,煞是好看。后
铁,是一种容易生锈的金属。博物馆里陈列的古代铁器,几乎没有一个不是铁锈斑斑的;切菜刀几个月不用,就会满身是锈。每年,世界上有几千万吨的钢铁变成了铁锈。   铁容易生锈,除了由于它的化学性质活泼以外,同时与外界条件也极有关系。水分是使铁生锈的条件之一。化学家们证明铁放在绝对无水的空气中,几年也不生锈。然而,光有水也不会使铁生锈。如果把一块铁放在煮沸的、密闭的蒸馏水瓶里,铁也不会生锈。原来,只有当氧
阅读是主动、积极地获取信息的创造行为,是培养学生通过视觉感知书面文字符号并获取信息能力的途径。更是提高听、说、写能力的有力杠杆,它在英语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近几年的高考英语试卷中,阅读的分值(阅读理解、完形填空、任务型阅读)占了整个试卷分值的一半。高考英语试卷阅读理解的篇幅在增长,难度也有所加大。因此,在中学阶段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阅读教学方面,笔者进行了若干尝试和研究,认为在
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  【注释】  1.治气:掌握军队士气的方法。 2.哗:躁动喧哗。  【译文】  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懂得避开敌人锐气旺盛的时候,在敌人懈怠时再去进攻,这就是掌握军队士气的方法。用严整的法规去抵抗敌人的混乱,用冷静的态度去抵抗敌人的喧哗,这是懂得掌握敌人心理的方法。  春秋时期,实力强大的齐国攻打弱小的鲁国。  两军在长勺相遇
情感教育,指教师按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活动,促使学生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生的情感比作土地,把学生的智力比作种籽,他说:“只关心种籽而忘了耕地等于撒下种籽喂麻雀”。重视情感在人的成长与发展中的作用,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物理教师更应结合课堂教学,将情感教育不断地渗透到教学中去。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开展情感教育?我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热
摘 要:物理来源于生活,所以我们的物理教学就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物理,并在情境中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笔者从情境创设需注意的几点事项及情境创设的方法和途径进行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物理;情境  中国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47 -02  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
共青团中央曾进行一项名为《全国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系列社会调查》的研究,设定了下列三个指标进行测定:A、探究能力。测题为:“你是否喜欢甚至习惯于寻找事物的起因?”B、想象力。测题为:“你是否喜欢联想?头脑中是否有新想法涌现?”C、搜集信息。测题为:“你是否可以从众多信息源中,迅速选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调查结果,对上述三题均持肯定态度者只有4%,创新能力不容乐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已成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