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f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来源于生活,所以我们的物理教学就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物理,并在情境中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笔者从情境创设需注意的几点事项及情境创设的方法和途径进行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物理;情境
  中国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47 -02
  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物理情境……”既然物理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物理教学就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一、情境创设需注意以下几点
  1.目的性强
  一个好的教学情境是为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在设置情境时,必须始终围绕着该目标进行,所选材料要恰当,既能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又能配合教材,体现教材,同时也要有足够的物理信息,要能够使学生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发现其中所蕴含的物理信息,进而提出相关的物理问题。
  2.趣味性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情境的创设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将物理问题融于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之中,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3.源于生活
  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情境的创设要注意结合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教师要将教材上的内容通过生活中熟悉的事例,以情境的方式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以此拉近物理和生活的距离,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二、情境创设的方法和途径
  我认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和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故事与物理
  中学生都爱听有趣的故事,在讲授过程中,适当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历史故事,可以帮助学生思考问题,丰富联想,可使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如:在讲“机械运动”一节时,我用了一个故事开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飞行员以为是一只小昆虫,将将它一把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故事讲到这里,学生就会被深深吸引住。学生在这种心态下学习,能较好地突破“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这一难点。需要指出的是,故事的作用在于使问题更接近学生的心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运用这一方法创设情境时,不能片面地追求问题表征的新颖、别致,关键在于抓住物理问题的本质。
  2.实验活动与物理
  实验是物理的基础,是生活的再现,所以利用实验来创设问题情境,是提高学生物理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想象力的很好途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就应尽可能地创设各种动手操作的情境,优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的手、眼、脑、口、耳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知识的内化过程,如:在讲惯性现象时,先做惯性球实验,将球放在竹片上,用力拨动弹簧片,放手后弹簧片打击竹片,这时让学生猜测:弹簧片打击竹片时,你将看到什么现象?竹片被打出去了吗?小球被打出去了吗?实验的结果有的和学生猜测的不一样,有的完全出乎学生意料,这样就自然而然对惯性现象有进一步学习探究的欲望。然后联系生活,解释为什么跳远时,要跑一段距离起跳才能跳得远;衣服上有灰尘时只要将衣服抖几下,就能抖掉灰尘。学生在惊诧中感受到实验的神奇,迫切希望找到问题的答案,带着问题进行新知识的探究。这样获得的知识印象深刻、长久不忘。
  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具有一定趣味性的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还能够使抽象的物理概念、规律直观化和具体化。通过实验,学生就容易理解物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道理。
  3.生活实际与物理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之一。我们的生活中有丰富的物理素材。我们从生活、生产中熟悉的实例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就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物理知识在生活中处处有应用。例如:例如学习了热学知识后,提出这样的问题:
  (1)烧水的铝壶壶底有凸凹不平的同心圆,这些同心圆圈起什么作用?
  (2)油炸食品时,油锅中滴入水滴会发生爆裂,并把热油溅起;沸水中滴入油滴却没有类似的现象。这是为什么?
  
  4.游戏与物理
  初中学生生性好玩,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让学生参与、引起认知冲突的活动,创设问题情景,会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冲动和欲望。例如在学习《滑轮组》一节知识时,用两根较光滑的木棍,将一根稍长的绳子系在一根木棍上,另一根木棍相距适当距离,然后用绳子在木棍上绕5~6圈,两个男生相距1米左右站稳,分别向两边拉木棍,绳子的另一端让一个女生拉,女生稍用力,力气较大的男同学,竟然被力气小的女同学拉向中间。这个意外的结局,使学生惊讶,“为什么”的念头油然而生。学生的思维、激情被调动起来了,急切想知道其中的道理,这时进入滑轮组知识的学习,效果一定很好。
  5.书上的插图与物理
  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每一章都精心设计了一些具有导学作用的插图,有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则采用“以图代言”的方式,将一些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图表法。有的章节利用幽默的插图,采用夸张的手法,使得所学知识趣味化。这些插图贴近学生的年龄特征,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便于刺激学生的思维。
  充满情境的教学不再是枯燥、抽象的“死知识”,而是生动的、具体形象的“活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创设物理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使他们在快快乐乐中学到知识、培养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光中.试论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中国教育创新,2010(8).
  [2]杭冬生.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习兴趣[J].中学课程辅导
其他文献
摘 要:生成性教学是过程性思维方式在教学论中的体现,强调偶发事件对教学进程的调节作用,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学习和个性化意义建构。只有在尊重学生自由参与权利、平等互重、宽容妥协、对话协作及采取多元化激励评价的课堂生态中,才能实现真正的生成性教学。  关键词:课堂;生成性;动态;策略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06 -02   生成性动态课堂
有位患了眼病的老太婆,请一位医生给她治病,并谈定了治疗费。那医生每次来给她上药治疗时,总是乘她闭着眼睛,顺手牵羊地偷走一些家具。老太婆的病终于治愈了,可她家里的东西几乎被偷光了。医生便向老太婆要商定好的治疗费,老太婆不肯付钱,便被带到法官那里。她说她许诺过要付给医生治疗费,条件是把她的眼病治好,可是经过医治后,她的眼睛卻比以前更糟了。她说:“以前我还能看见家里的所有物品,现在却都看不见了。”  
富蘭克林小时候,有天在家门口遇到一个扛着一把斧头的男人,男人停下来后和气地说:“小家伙,你好,请问家里有磨刀石吗?”富兰克林回答说有后,男人接着说道:“你真是个善良的孩子,那我可以借你家的磨刀石来磨磨这把斧头吗?”   听了这番赞语,富兰克林说:“当然没问题了。”说完立刻扭转身从家里拿来了磨刀石。   “一看就知道你是个聪明仁义的好孩子,我走一路累得够呛,你能帮我把斧头磨上几分钟吗?”  
(盐城市第一中学 江苏 盐城 224000)    所谓“真情实感”,就是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自然地表达内心对社会、人生、生活的真实感受,使感情的流露给人以真实感、真诚感,而不是附加感、装饰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字的力量来自我们的思想和感情。真情是文章的灵魂,抒写真情实感是一篇作文自成高格的关键因素。但是,综观学生的作文,在抒情方面确实问题不少。或虚情假意,矫揉造作,或机械模仿,情感失真,
构建“生态课堂”是新课程标准下我们追寻的理想的现代课堂。  生态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是生态课堂主体——学生学习、成长生态的建立。为此,激发学生生命活力成为打造新课程标准下的生态课堂的重要课题。    一、使学生成为充满活力的生命有机体,而不是机械的接受容器    生态课堂教学的模式追求的就是这样一种课堂教学环境,即让生命实体在良好的条件下自然地和谐自由地生长发展。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尊重规律,
去年的空中课堂,我宅在家里,结识了一位新伙伴——小斑鸠。   初识初见小斑鸠是一顿午饭时,它来到了我家的空調外机上歇脚。当时,我见它可爱,就喂了它一把米。没想到,这聪慧的小生灵,竟知道天天来我家吃这“免费的午餐”,我也有机会好好观察它。   小斑鸠通体棕灰色,长长的身子呈流线型。尖尖的嘴,小小的头,如黑豆似的眼睛,厚厚的羽毛下还有一双火红的小爪子。小斑鸠的脖子上有一圈棕白色的围脖,煞是好看。后
铁,是一种容易生锈的金属。博物馆里陈列的古代铁器,几乎没有一个不是铁锈斑斑的;切菜刀几个月不用,就会满身是锈。每年,世界上有几千万吨的钢铁变成了铁锈。   铁容易生锈,除了由于它的化学性质活泼以外,同时与外界条件也极有关系。水分是使铁生锈的条件之一。化学家们证明铁放在绝对无水的空气中,几年也不生锈。然而,光有水也不会使铁生锈。如果把一块铁放在煮沸的、密闭的蒸馏水瓶里,铁也不会生锈。原来,只有当氧
阅读是主动、积极地获取信息的创造行为,是培养学生通过视觉感知书面文字符号并获取信息能力的途径。更是提高听、说、写能力的有力杠杆,它在英语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近几年的高考英语试卷中,阅读的分值(阅读理解、完形填空、任务型阅读)占了整个试卷分值的一半。高考英语试卷阅读理解的篇幅在增长,难度也有所加大。因此,在中学阶段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阅读教学方面,笔者进行了若干尝试和研究,认为在
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  【注释】  1.治气:掌握军队士气的方法。 2.哗:躁动喧哗。  【译文】  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懂得避开敌人锐气旺盛的时候,在敌人懈怠时再去进攻,这就是掌握军队士气的方法。用严整的法规去抵抗敌人的混乱,用冷静的态度去抵抗敌人的喧哗,这是懂得掌握敌人心理的方法。  春秋时期,实力强大的齐国攻打弱小的鲁国。  两军在长勺相遇
情感教育,指教师按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活动,促使学生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生的情感比作土地,把学生的智力比作种籽,他说:“只关心种籽而忘了耕地等于撒下种籽喂麻雀”。重视情感在人的成长与发展中的作用,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物理教师更应结合课堂教学,将情感教育不断地渗透到教学中去。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开展情感教育?我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热